APP下载

会同村发展市民农园的可行性研究

2015-05-30李敏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农园会同市民

李敏

摘 要: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和台湾市民农园发展和经营模式的研究综述,调研珠海市会同村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优势,结合农民及附近高校用户的需求,研究会同村发展市民农园的可行性。

关键词:会同村 市民农园

一、市民农园的概念

市民农园是将城市或近郊区用地规划成小块土地出租给市民,承租者可以在农地上种植花草、树木、蔬菜、瓜果或庭院式经营、体验农业耕作、田园生活以及接近大自然的乐趣。[1] 美国市民农园协会(American Community Gardening Association)对市民农园的定义是“由一群人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社区园艺活动的场所”。市民农园的承租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家庭或团体,不受年龄、身份、地位等的限制,土地的来源可以是政府提供的公共土地,也可以是私人提供的土地。市民农园与私人园圃(Private garden)的区别在使用、管理和准入等方面都表现出“公园”的公共特性[2] 。

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市民农园的研究,市民农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益处:

1.鼓励社区的组织和发展,促进群里交流,加强社区群体的归属感。

2.市民农园可以增强社区的安全性。

3.市民农园可以作为教育和实践基地,提供给青少年认识植物、学习耕种管理蔬果等农业知识的机会,使青少年更贴近自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加强了和同龄伙伴之间的沟通交流。

4.市民农园可以提供给社区健康、安心的蔬菜水果等食物。

5.市民农园可以增强人们的身体体质,参与园艺活动使人身心更健康。

6.市民农园可以美化、绿化社区环境。

7.市民农园可以提供中老年人、退休人员最佳的消磨时间的地方。

(一)市民农园在各国的发展概述

德国是市民农园的发源地,150年前,市民农园(Klein garten)在德国兴起,又称施雷贝尔花园(Schrebergarten),市民为了亲自享受栽培作物的乐趣,在自家庭院里划出一块土地作为园艺用地。19世纪后半叶,德国正式建立了“市民农园”机制,其主旨是从建立健康社会的理念出发,让居住空间狭小的城市居民也能得到充足的营养。1919年,德国最早制定了市民农园法,确立了市民农园的经营模式,1983年,德国又对该法做了修订,增加了社区发展的概念,当前德国市民农园的做法与宗旨主要为农业耕作体验与休闲。[3]德国的市民农园类型多样,除了种植蔬菜、果树外,还可以养殖鱼类及做艺术庭院使用。

美国的市民农园从一战时开始发展,作为供应前线的粮食蔬菜生产基地。目前美国市民农园发展蓬勃。在专业协会、学校、媒体的共同推动下,发展快速,类型多样,有市民农园、儿童农园、疗养农园、拓展农园等;参与者有非营利组织、学校、教会、政府机关、企业、家庭、个人、环保主义者等。[2]

在美国,市民农园的土地可以是被废弃的公共空置地块、私人庭院、农民提供的田地、甚至是屋顶。有些农园是每个人一起种植,有些则被分为清晰的小块田地,每块由不同的团体或家庭来管理。被分割成小块的田地并不存在标准的尺寸,田地的分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园艺用途、需求量、承租人的物质和时间上的限制等因素。在美国的市民农园6mX6m是一个常见的尺寸,其他的尺寸有3mX3m或3mX4.5m,一般位于城市内。

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市民农园受德国市民农园的影响,发展也比较完善。日本的市民农园种类较多,根据农园与租种者居住地之间的距离远近程度可分为不同类型,农园也不限于生产型菜园,经营更灵活;台湾的市民农园土地基本来源于农民,在台北直接由农民租地给承租者,台湾中南部地区的市民农园则由农会或由承租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来管理。[4][5]

(二)市民农园经营模式的对比

对比德国、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市民农园的经营模式,从经营规模上来讲,德国的市民农园每个单元的分割块面积较大,有400㎡,出租年限最长,为50年,相较之下,日本的市民农园由于地狭人多的原因,出租年限短,为1-5年。德国的市民农园种植类型不限于蔬菜果树等,更有鱼塘或艺术庭院,而台湾的市民农园基本以种植蔬菜为主,很少种花;美国的市民农园最为灵活,农园的位置不限于农地,城市的公共废地、社区街角甚至屋顶等都可以成为市民农园开展场地;参与人群最丰富,除了政府的组织帮助外,更有非营利组织、学校、教会、企业、家庭、个人、环保主义者等;日本的市民农园中,距离承租人较远的(2-3小时车程)滞在型市民农园,相关住宿及务农配套设施最完备,可以供承租人做休闲度假用地。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市民农园都有政府的组织或参与,台湾的市民农园有些是农民自己管理,有些由农会管理。纵观以上国家和地区市民农园的经营模式,有很多可供参考借鉴之处。图为参考国内学者对各国市民农园的研究后,作者自绘的市民农园经营模式对比图。

二、背景介绍

(一)会同村

会同村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金鼎镇,地处凤凰山脉北部,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后于清同治、光绪年间,由当时的海外富裕宗亲投资,全村统一规划重建,1922年就因使用发电设备,而被喻为“民国第一村”。会同村村内自然环境优越,清一色岭南民居,家家都是灰瓦、青砖、飞檐,建筑布局整齐,外形色调一致,嵌填在?“三街八巷”“棋盘式”方格网形成的整齐的宅基地中。会同村占地近1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2座碉楼、3座祠堂和40多座民居,会同村园林式的村落,整齐的民居,融汇中西文化建筑群,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会同古村被颁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会同村是买办的故乡,原鲍、谭、莫三大姓氏买办的后裔已遍布海外,如今村中以莫姓居多,全村人口139人,现有土地465亩,其中有农田150亩、果园270亩、苗圃45亩。

(二)存在问题

据调研,会同村本村人口139人,长期住在本村的只有40-5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大约为25%,中年人(40岁~60岁)占40 %, 青年(18岁~40岁)占10%,婴幼儿占25%。其余村民大都去了珠海市区工作或打工,平时基本很少回村。

会同村的老屋中,85%~90%为空置房屋,现在居住户数10多户,其中只有2~3户为本村村民,其余人口为外来打工者、做生意者或艺术家。

目前村子里的果园是本村村民种植,但聘请外村人管理,其他农作物属外来人员承包土地种植。

村子里的公共生活基本只有打麻将、串门聊天等。

通过以上数据和现象,不难看出会同常住人口减少、居民年龄结构失衡、公共生活没落、村落建筑日益衰败的严峻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乡村经济类型单一,农民收入低,就业机会匮乏、教育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大规模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了会同村的日益衰落。会同村的村民需要更多的经济收入,更多的交流机会和休闲生活。

三、会同村发展市民农园的条件

(一)自然生态优势

会同村所在的珠海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对植物生长非常有利。加上村子所在的区位远离市区,周围森林、优质水资源丰富,空气质量常年优良,为种植蔬菜提供了天然的优质生态环境。

(二)地理优势

会同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其优越性,其东北部为金鼎镇,东部邻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东南部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会同村与这些高校及城镇的距离均在4公里以内。

2012年10月22日,珠海市政府与UIC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在社会管理、公务员培训、横琴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协议规定UIC参与珠海市的“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屋)改造,利用自身发展的机遇,积极参与会同村及周边村落改造成大学小镇的规划建设。目前,会同村旁的UIC大学小镇已初见规模。附近的大学发展使会同具有很大的地理优势。

(三)需求优势

1.会同村民有增加经济收入、寻求新型产业领域的需求,如有项目可以参与的话,倾向以集体的方式参与经营,这样个人承担的风险就相对较少,并希望项目的前期投资低或是有保障的项目。

2.会同附近的教师团体对健康安全、价格合理、品种丰富的蔬菜水果的需求。

笔者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师公寓分布在京师家园小区和粤华苑住宅区,这两个住宅区内分别有两所小型超市,但供应的蔬菜等必需食材种类单一,且价格较市镇昂贵,这给教师们及其家庭带来很多不便,很多教师或家属不得不每周几次去附近4公里的金鼎镇上,购买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必需品。

3.教师团体亲自体验农耕及寻找社群归属感的需求。

据笔者调查,大部分教师及家属有亲自体验农耕、亲手收获健康蔬菜的需求,通过这种日常的健康锻炼,来获得身心的健康,与此同时,教师们可以在有相同种菜兴趣的人群中寻找社群归属感,需要互相交流和被关注。

由于北师大珠海分校、北理工珠海学院、UIC等几所大学距离珠海市区大约13公里,除最近距离4公里的金鼎镇外,并无其他商业娱乐休闲等场所,很多教师及家属课余酷爱种菜,在北师大珠海分校及北理工珠海学院教师住区的附近,都有被教师或家属自发开发的空置荒地,但毕竟荒地有限,很多教师业余种菜休闲的愿望得不到实现,而学校对这种开发荒地种菜的行为既不阻止也不鼓励,目前尚未出现一种合理的、可以满足教师团体这种耕种需求的解决途径。

四、会同村发展市民农园的做法建议

1.由会同附近的高校组织,向会同村民租地,再分成单元小块租给高校教师。

2.每个单元小块面积建议为5㎡~35㎡,租金根据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价格不等。满足不同的个体或家庭的需求。承租户依照组织方的公告条件申请,可以按照先后顺序或通过摇号审核。

3.承租人与组织方签订1~5年的租赁契约,契约满后可续约或不再续租。由高校组织成市民农园管理委员会,负责农园内的管理事宜。

4.承租人可以在自己的地块内可以种蔬菜、果树、花卉、养殖家禽等,但所生产的农产品禁止出售,可以分给他人或互相交换食材。

5.会同市民农园须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工具房、厕所、休息凉棚、座椅、透风篱墙、可回收垃圾箱等。园内须提供水,但不供电,不允许承租户搭建房屋,夜晚不能住宿。

6.平时无暇耕种的承租人可以雇佣村民来管理,

7.组织方可以定期举办园艺或有机种植讲座或交流会。

五、结 语

通过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市民农园的发展和经营模式,以及对会同村的现状、存在问题的调研,结合村民及附近高校教师和居民的需求,分析会同村存在的优势,总结出会同村发展市民农园有很强的可行性。不但可使部分传统耕地转型为新的发展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同时可满足附近教师和居民对安全蔬菜、健康农耕的需求,更利于促进乡村与高校之间的交流,构建健康和谐、互助共生的社群关系。

参考文献:

[1] 陈芳,冯革群.德国市民农园的历史发展及现代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08(02)

[2] 李良涛,王文惠,Lorraine Weller,宇振荣.美国市民农园的发展、功能及建设模式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1(33):306-313

[3] 范子文.德国的市民农园[J].世界农业,1998(07)

[4] 周玉新.日本市民农园的经营模式研究[J].世界农业,2007(11)

[5] 王中军,张国兵.论市民农园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J].现代农业科技,2008(06)?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猜你喜欢

农园会同市民
城市娃娃农园开发运营现状及策略研究
石头山变身“花果山”怒江峡谷打造智慧农园样本
艺术节播下的种子正发芽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依托“学农园”,创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历史之外遇见会同
寄情山水 超然物外
还原儿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