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依族文化浅议

2015-05-30刘鹏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布依族

刘鹏

摘 要:布依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历史发展的主要文献载体就是《摩经》,反映了布依先民对河流山川、先祖神明、道德教育及宗族等的看法与观点,传承了布依族的历史与文化,不仅具有宗教学意义,在历史、民俗、语言学等方面也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布依族 摩经 布摩

我国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州、黔南州、安顺市等地,总人口约300万人,其中贵州占布依族总人数的95%以上。氏族聚居是布依族的一个特点,很多寨子的村民都是同宗同姓。由于贵州山区众多,交通不便,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相对较少,正是这种半封闭的状态才将布依族文化完好的保存下来。

一、《摩经》概述

《摩经》布依语称为“selmol”,是布依族传统的宗教经典,因分布范围仅局限在贵州的部分地区,缺乏足够的汉语译本,其丰富内容尚处于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现有的部分研究也未能触及到《摩经》深层次的精神层面,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待于开发。《摩经》是记录原有布依族传统宗教的《经词》,是在汉族文化影响下,运用汉字音韵和偏旁部首创作出来的布依文记载。从唐朝开始,《摩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布摩”先生的传唱中,布依族文化薪火相传,并夹杂有佛、道等宗教的成分,其是对布依族文化研究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09年《摩经》被列入“国家珍贵典籍文献目录”,逐渐引起了学界关注。《摩经》在贵州布依族民间尚存很多,但不少均已破损,加之贵州气候潮湿,亟待进行抢救性翻译、整理及数字化工作。

二、《摩经》简介

《摩经》描述了布依族从远古的蛮荒时期到封建社会的漫长演变历程,有生产、生活方式的记载;有茶文化、纺织、铜鼓等的记载;有家庭、伦理道德的说教;有对母爱的歌颂;对自由、光明的向往等等组合记述而成。《摩经》祭祀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丧葬超度仪式经典类,如《殡亡经》等;祈福、驱邪类,如《解邦经》等。其极富民族色彩,并有很高的文学性、艺术性,通过《摩经》的诵读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美好丰富。布依人热情好客、勤劳智慧大都是长期受《摩经》文化熏陶和教育的结果。

从宗教学角度来看,《摩经·祭山经》记载了上古之时,人类遭受了灭顶洪灾,只剩下“燕子王兄妹”二人,二人没被困难所吓倒,受命于“天王神”而成婚并繁衍人类的神话。不难看出,该神话反映了上古洪灾及族内通婚的最早血缘婚阶段。《史记·殷本纪》有“三人行浴,见元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的记载。“元鸟”即“玄鸟”、“燕鸟”。《楚辞》也有“玄鸟,燕也”的记载。从历史文献及其他考古实物佐证,“燕鸟”是殷商、东夷族祖先图腾无疑。从《摩经·祭山经》对“燕王”是人类的始祖神记载来看,其认为“苗族”、“百越族”、“汉族”等都是“燕王”后裔。从故事内容来看,是对洪水破坏力的描述,但主要歌颂了人类与洪水斗争中的顽强与智慧,淡化了神明的力量,突出了人类的自我价值。

《摩经·山经》认为山神是各种自然灾害的主宰者,如不祭祀供奉,则带来无穷的灾害,祭祀则祈求神灵的恩惠与庇佑。这是布依族先民在万物有灵宗教观中,相信山岳能孕育万物,则是有意志的,也是万物的主宰。很多布依族聚居区仍然保留着“三月三”祭山神的传统,准备鸡、猪、花米饭、香烛等物,由“布摩”主持祭祀,诵念《祭山经》,杀牲供奉。

除宗教祭祀外,《造棉造布歌》描述了布依先民发现棉花,并用其纺织的情景,反映了布依族悠久的纺织历史。《招魂经》则是关于民间丧葬的记载,《亨闷经》反映了远古建房及游牧生活的场景等等,布依族的起源及日常生活、民俗都能在《摩经》中找到影子,可以说《摩经》就是布依族历史的活化石。

三、《摩经》传承与发展

随着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文明不断冲击着布依族沿袭千年的生活传统,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深山,在经济收入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与想法,《摩经》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随着熟知《摩经》的人渐渐老去,年轻人大都没有兴趣研读传承。《摩经》多由白棉纸线装而成,加之贵州气候潮湿,若不加以抢救性保护,就有消亡的危机。由于《摩经》多在祭祀时由“布摩”诵唱,由于思想观念的变化,对祭祀仪轨不在重视,其生存土壤有了巨变,相关仪式也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鉴于此,相关《摩经》及布依族文化亟待加强整理,成立相关研究机构及博物馆,积极开展相关数字化工作,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学者参与到《摩经》的研究之中。建立布依族文化风情园,完好的保存下布依族《摩经》文化及其他民俗传统,让更多的游人对其有更深的认知。在布依族群众中做好相关宣传,不要使其认为《摩经》是封建迷信,要认同《摩经》是布依族文化的标志并认可、接受《摩经》中的优秀文化传统。《摩经》不可避免的有局限性,但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不能苛责古人,应加以鉴别,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更好地传承布依族文化。

四、结 语

《摩经》是布依族文化最古老最全面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布依族自我教育的“教科书”,是布依先民因共同信仰而流传数千年的民族民间叙事长诗,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布依族节日祭祀、祈福、丧葬、驱邪等场所都是必不可少的仪轨,除反映布依族人民历史变迁的过程外,也表达了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 伍文义.布依族《摩经》语言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 韦兴儒,周国茂,伍文义.布依族摩经文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中共望谟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布依族
贵阳贵安布依族服饰的保护与开发策略探析
认同、想象与记忆
——布依族古歌的民族想象和叙事认同
关于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论述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乡村振兴、社会变迁与民族文化——以淇江河畔布依族村寨为例
布依族古歌整理与研究简述
布依族武术与跆拳道的关联研究①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
布依族验方“神阙散”的早期安全性评价研究
布依族经典古籍《布依嘱咐经》古文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