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研究视角下人类的合作和道德的起源

2015-05-30秦敏辉周卓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个体主义解读集体主义

秦敏辉 周卓钊

摘 要:《人类合作与道德起源》一文载自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作者Michael Tomasello 和Amrisha Vaish,通过与动物比较,分析了人类合作的道德起源问题。通过解读,发现该文中个体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研究取向体现较为明显,现试图通过两种视角下的剖析,还原作者的研究思想,也寻找心理学科研的取向。

关键词:解读 研究取向 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 道德的起源 合作的成因

一、引言

合作的道德起源问题自古希腊文明以来,得到了伦理学、政治学、哲学上的充分地思辨讨论。心理学上对于该问题的研究还不成熟。目前,心理学对于该问题研究采用最多的思路是通过实证实验,与动物的差异比较,进化生物学的传统思想进行。随着当前心理学科中不同学派的冲撞,该问题的研究思路也在不断地创新,尤其是随着达尔文进化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批判和发展后,心理学中类似的问题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道德的起源的经典实验源于“五个猴子摘香蕉”。该实验结果表明:道德源于群体的压力,受制于群体的规范力,每名成员务必遵守群体的规范。不管该实验的解释力,我们能够得到启发:凡是与道德相关的行为是一种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前提下产生并且随着互动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认为群体中形成并影响个人道德成长的研究取向是集体主义取向,而认为是个体与他人互动而产生和发展的研究便是个体主义取向。心理学当中关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研究取向的论证并不多,但是,任何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当中都会透露出两种研究取向的形态。个体主义取向最极端的要属哈耶克,他在《科学的反革命》当中,曾经大篇幅地批判了集体主义的研究方案,他认为所谓的“整体”“集体”不过是人们自认为的人群关系当中一部分相似的东西,并不客观,所以根本不能称其为科学。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哈耶克是经济学家,他的论述的背景是相对于凯恩斯的集体选择经济学,他推崇自由主义经济,反对政府的干预,从这个角度看,他的个体主义观点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

二、前人的视角

(一)动物界的合作与道德的起源

文章中指出,动物没有所谓的规范可言,而是通过个体身体大小占优势来夺得领导地位。但是,类人猿等高等动物确实存在利他行为。研究人员甚至还发现,即使以牺牲自我的利益而出现的利他行为在大猩猩等物种身上也会出现。比如,求偶的雄性会主动给予异性食物;哺育的雌性猩猩会主动给予食物给幼崽。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情况之外比如非求偶期或者在平常的食物获得中,这些物种不会有利他行为,而是会通过打斗获取。所以,研究人员提出假设:动物界中的利他行为是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之上的,简单理解是,只有对于之前有过帮助的同类表示出利他的行为。研究人员进而指出这样的互惠行为就是一种态度互惠:我会因为依赖于你而感到你有亲和力,同时产生共享和帮助的交换作用,可以远离伤害。进一步举例说明,大猩猩在实验中一旦被剥离了互惠情境,那么它们的利他行为就会消失,再结合大自然中,大猩猩族群之间为了食物、生存空间相互争斗的场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猩猩等高等动物的道德是在互惠情境下发生的,而一旦失去这种情境,就不会有所谓的道德行为,不过,研究人员通过实证发现,大猩猩等高级动物都不会有尊重和自尊的意识,比如它们会排斥表现差劲的同类,但是并不会对之产生厌恶等情绪。据此,研究人员推论,人类的道德也是在类似的情境下发生,只不过人类道德比这些物种要高级些。

(二)人类的合作两阶段理论

这部分,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人类是通过互动和组织的方式存在,而动物仅有社会关系。作者进而举例说明,指出人类在财产、亲社会行为、孩子抚养和教育、教育和交流以及政策等方面有别于动物。尤其是孩子的教育和政策和规范这一块。文中指出,大猩猩或者类人猿对于下一代的教育仅仅通过简单的限制其行为而达到模仿教育的目的,人类会通过解释为什么某些行为不能行使,语言的分化是根本的原因;同样,动物没有对规范或者制度有相关的意识,而人类的道德发展到第二步的时候,就是对规范这种永恒性概念产生了意识,并且选择服从,意识的产生是与动物区别的根本原因。

作者进而通过对人类道德形成的两个阶段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刻的论证。

两阶段理论是由Tomasello最早提出的,简单理解是人类的合作通过两种进化阶段实现。初始阶段是因为帮助他人有利于自我发展的互惠行为。第二个阶段就是群体的规范的服从,这包括内群体和外群体两种不同的意识的产生。这就包括违反群体规范后人们的愧疚以及自责心态。这种绝对服从的方式,称之为“自治规范”。但是正如作者指出的,当前的反对者提出疑问:为什么人类在祖先期间都没有那么合作精神,但是现在的人类会遵从法律和信仰?

(三)人类道德的起源

文中列举了卢梭、霍布斯的自私论,皮亚杰的道德规范论,旨在说明人类道德的本质。但是,作者对皮亚杰的观点表示怀疑,并认为,人类道德并不是在婴幼儿时期就会形成规范意识的。而是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他人的反应的反应,第二阶段才是依照规范和要求行事。也只有到了第二个阶段,才称之为成熟的道德行为。进而,文章围绕幼儿的同情心是否是依赖于奖惩环境而产生进行讨论,结论同情是一种依赖并且多重反应的决定。经过讨论,作者提出了如下几个结论:

1.人类早期的亲社会行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因为建立在对他人的关注,主观的感受,对环境的建构,与他人的互动和依赖于他评,受到合作的促进综合元素。

2.3岁左右的幼儿会依据之前与之分享过玩具的幼儿分享自己的玩具,可能是由于一种敏感的互惠意识已经在发展。

3.合作情境又会提高幼儿对公平的理解力。公平的意识发源于婴儿期,尤其在早期合作的情境中,这种意识表现最为明显。

4.幼儿评价他人是在自己的角度上,这是人类道德第一步,但不是成人世界的道德。但是,成人的遵循规范、价值客观中立的成熟的道德水平逐渐发展起来。

5.到了上学年龄的儿童,会真正意义上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虽然还需要不断发展成熟,但是他们不再会依照自己内心想法做事情,而是具有社会期许效应地完成自己行动,同时还遵守社会规范。他们还会对他人的违规的行为作出相关的负性的判断和阻拦。

6.5岁的幼儿会通过合作的意向与他人互动。他们在群体中,会依据社会期许效应,就是别人期望他应该做的行为而表现出相关的行为。

三、研究的视角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婴幼儿的道德形成过程中确实存在对群体规范的屈从现象。群体的讨论,偏向于社会学,心理学当中采取内群体、外群体概念并不常见。乐国安曾经就集体行动进行过专门的论述,提到“工具理性”一词。结合当前国内外关于群体研究的成果,普遍形成的观点是群体是一群人具有共同意识、信念而形成的团体,并不一定局限于形式上的人流聚集,还包括看不见的,比如国家、政府、民族等名词。可以看到,不同的种族,国家,地区的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心理都是千差万别的。当下兴起的跨文化心理学专门就不同地域的文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这种视角,就是一种集体主义取向的研究视角,通过群体文化对个体的影响来实现个体的转化。集体主义的研究取向逐渐为国内心理学、社会学家所采纳。台湾的杨国枢等人专门就中国的集体主义心理学集成专著,取名为华人本土心理学。书中专门就中国本土才有的面子、人情等文化心理现象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关一系列的研究维度和研究方法。可以看到,心理学中也逐渐接受吸收非主流心理学、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比如质化的研究方法、现象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法等。这些方法的兼用,体现出了当前心理学发展的新局面。有学者指出,心理学应该兼容并蓄,广为吸收自然、社科、非科学心理学等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形成一门与人学相通的学科发展体系。只有如此,才能较为全面、连续、动态、发展地为心理学工作打开局面。

通讯作者:周卓钊,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理论心理学博士生。

参考文献:

[1] 叶航.利他行为经济学解释[J].经济学家,2010(09)

[2] 扬中芳.本土心理学的构建[J].台湾大学学报,2006(09)

[3] 葛鲁嘉.心理成长论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秦敏辉,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在读。

周卓钊,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理论心理学博士生。

猜你喜欢

个体主义解读集体主义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个体主义情境下中国传统友善观的特质及再造
亲属立法的人性基础
解读日本摄影家植田正治的摆拍写实现象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
国际贸易磋商中的面子维护策略
当代集体主义的现实困境及其主体性重塑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