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在大学生资助中的融入策略探讨

2015-05-30郑若冉

求知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融入策略人文关怀

郑若冉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实现跨越,目前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数量不少,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迫切需要人文关怀的注入。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分析了目前贫困大学生的一般和特殊个性特质,梳理了目前贫困大学生资助中人文关怀的不足,最后总结了人文关怀在大学生资助中的融入策略。

关键词:人文关怀;大学生资助;融入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实现跨越,每年有数百万的学子走进大学校园,我们在为高等教育事业欢欣鼓舞的同时更应该看到,随着社会贫富分化,很多大学生因为家庭支撑不足,导致在求学路上充满各种尴尬不幸,在交友、娱乐、时间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导致价值观偏颇、心理情绪失衡、社会参与萎缩等情况。为了更好地辅助大学生完成学业,为了充分体现人道关怀,国家出台了很多的资助政策来关怀大学生的成长,实践证明,这些策略都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学习就业的信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但国家资助大学生完成学业不应只依靠相应的物质策略,更应该增加更多的更深层次的辅助,因为大学生的成长问题不是简单的物质帮助就能够解决的,因此,在大学生资助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策略,才能使资助更为行之有效。

一、贫困大学生的一般和特殊个性特质

在当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失衡和社会贫富分化日趋加剧,目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也在大幅增加,贫困生日益增加,目前国家针对这类学生的帮扶策略主要是提供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勤工助学、发放奖学金,或者通过社会渠道号召支援大学生上学。贫困大学生群体更多的来自农村或者偏远地区,因为生活经历的差异、目标追求的差异以及时代环境的变化, 他们身上既有一般的“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质,同时还有其他大学生所不具备的人格特质。他们身上的“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质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叛逆、反传统、讲究自由、向往城市而不愿意付出,加上这些大学生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构建的阶段,在人生道路上更需要有良好的引导,显然传统的管理引导策略已经显得不合时宜,教师如果整天板着脸、严肃训斥,不去学会和大学生们做朋友,显然教育策略就会收效很低。

当然贫困家庭出生的大学生还会出现其他的心理、情感、生命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分化或者双重人格特征比较明显,很多贫困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加上生活经历相对丰富,更加勇于挑战困难,学习认真,热爱生活。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条件的差异,加上转型期价值观的影响,这些大学生又容易对城市产生疏离和向往的矛盾心理,在同其他大学生的交往中产生不稳定、抑郁、敏感、自闭的心理,而且长时间的过重的心理负担容易使其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致使其学业难以为继,甚至少数学生走向极端。其次,从情感特征上看,大部分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往往有着较为稳定的家庭或者成长伦理关系,尽管生活艰难,但是总体上能够保持着积极热情真挚的心态。可是到了大学之后,因为生活关系网的变化,淳朴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能发生变化,一时间难以适应,表现为不善于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无法真诚地打开心扉,变得人情冷漠。最后,从生命特征上看,很多贫困大学生会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度过大学时光,无法有效地体会生命的快乐,暗淡无光的日子容易产生忧郁症。但是也有的大学生以顽强的生命力积极生活,表现出了乐观抗争的精神,使自己的生活非常精彩。

二、人文关怀融入贫困大学生资助的现状

所谓的人文关怀主要是来源于十四世纪西方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全面的发展,关注人的精神、品格、信念,关注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不仅关注物质财富的创造,更关注创造物质财富的人,体现为一种终极的价值追求。在大学生的资助育人中融入人文关怀就是要切实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肯定大学生的人性价值,维护他们的个人尊严,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用充满热情的心态去憧憬未来,创造美好生活,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中,很多教育主体忽视了人文关怀的融入。

1.教育主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在大学中实施大学生资助的教育主体,主要包括学校的行政部门、团委和其他的学院管理教师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教育主体过于僵化,认为学校帮助学生给予各种的资助已经是类似于恩赐的东西,因而缺乏比较细致的规划,往往只是给予学生经济上的援助,认为关注了这方面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学业、能力等其他方面,缺乏深层次的关怀意识。最后,学校在实施这项有意义的活动的时候,很多的实施人员往往没有意识到其中可能蕴含的人文关怀教育的价值,一些实施人员甚至自己本身就缺乏人文关怀,利用各种的便利条件克扣学生的补贴等,让学生感受不到学校的关怀,甚至一些实施人员态度傲慢、管理方法单一、措施片面等,缺乏对学生服务的理念,自然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2.教育方法上人文关怀的缺失

从育人方法上看,基本上很单调,有的行政人员为了分配名额,让学生之间互相竞争,虽然有助于学习,但是很多时候导致大学生群体之间充满敌意,缺乏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资助中伴随着生硬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同念课文一样,没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渴望,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即使接收到了一些相应的资助,但是或者是不满意,或者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其人文意识还没有被激发出来,也不会充满感恩心态。我们说学校资助育人还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人文关怀,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能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空间,因为学生的贫困是一时的,以后可能改变现状,一旦激发了学生自身的人文关怀意识,也会转而将自己的体验转移到他人身上,帮助关怀其他的贫困大学生,达到育人目标。

3.资助内容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从目前大学生的资助内容来看,更多的是和学校内的勤工助学以及各种奖励等有关系,缺乏和社会之外的联系。很多学校的大学生资助都是关注大学生本身的资助,却忽视了大學生背后的家庭以及亲人的帮扶,如果能够帮助家庭解决一些困难,可能要比聘请专家到学校开展心理讲座和心理辅导要有用得多。另外从校内的实践来看,只注重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却忽略回报社会将关爱进行下去的目的,学生自己接受了帮助,但是仍然无法有效融入社会,悲观厌世,独来独往,人情冷漠,无法去关怀他人的生命和存在。还有一些大学生参与活动只是为了获得利益,获得资助,不懂得自力更生,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关怀,与资助育人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人文关怀在大学生资助中的融入策略

1.在资助明确人文关怀目标

大学生的资助需要明确硬性指标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添加一些人文关怀的目标元素,作为行动准则。首先要保证对物质的超脱感,贫困大学生接受资助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诚然贫困大学生不能离开吃、穿、住、行,这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如果过分依赖于物质就会丧失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资助中一定要让贫困大学生生活上知足常乐,进而能够把注意力和兴趣转向更高层次的追求上。其次要着重培养面对困难的轻松感,贫困大学生无论是处境还是身份都与其他的学生不同,但是困难却提供了难能可贵的锻炼机会,我们在大学生资助中应该教育大学生一定要放松调整自己,把困难看作一种磨炼,而不是被困难吓倒,人文关怀需要让大学生看到生命中的真善美,把困难看作是走向成功的动力。再次,一定要激活大学生关爱他人的快乐感,关爱他人的过程中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显示出自己的尊严,被资助的大学生不能够总是被动地接受帮助,还要积极奉献,培养他们助人的成就感,积极地將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最后,培养融入集体的成就感,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人都会希望为某一群体所容纳,希望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会产生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情感,在人文关怀融入大学生资助中一定要尽可能地培养贫困生融入集体的成就感,逐渐形成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2.在资助中拓展人文关怀的渠道

在平常的资助育人教育中,除了要形成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还应该积极拓展各种有效渠道。在帮助学生的同时,我们还悄悄开通了“爱心热线”,让大学生自己通过电话的方式申请资助,也可以是同学推荐的方式,这样避免了一些自尊心强的同学被别的同学知道。学校还积极在社会上设置“捐资设岗”热线电话,为贫困生捐资设岗,有一次笔者所在学校联合敬老院设立了一些公益性服务岗位,有一位老人和一位同学聊得特别好,为学生提供了全额的学费,而学生觉得老人倍感亲切,一来一往双方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学生在城市也有了家的感觉。为了宣扬在资助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事迹,学生们还组织了一些文艺节目,让大家充分意识到了资助育人的美好品德。

3.在资助中关怀接受主体的心理

任何的资助活动都必须作用于人这个主体,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能够发现,很多接受资助的大学生无论是接受资助前还是后都可能会存在着心理问题,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的资助中缺乏人文维度关怀,不能够有效地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之中。在资助大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实施心理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沉重的心理负荷容易催患多种多样的心理疾病,应该建立专门的咨询机构,针对贫困心理常见问题进行专门的课程指导,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贫困大学生害怕持久的同情,一些资助的渠道和方式反而使痛苦和不幸定格,觉得自己的弱势地位由于别人的关注而更加泛化。所以应该尽可能地维护着受资助者的自尊。

总之,目前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数量不少,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迫切需要人文关怀的注入。而人文关怀在大学生资助中不仅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应该超越物质,从不同的渠道融入更多的关怀元素,真正服务于贫困大学生群体。

参考文献:

[1]贾 翔.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3.

[2]段 铸,程颖慧.大学生资助制度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学刊,2011(01):194—197.

[3]刘利华.关于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的若干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02):121—123.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融入策略人文关怀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理念的融入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营养健康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
浅析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论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思结合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