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方式探析

2015-05-30刘蓼李晓红

2015年29期
关键词:社会治理新媒体

刘蓼 李晓红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社会治理的方式迎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有效运用新媒体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成为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的需要。本文对新媒体和社会治理概念进行诠释,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运用新媒体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建议,以期为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建言献策。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治理;治理方式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们日常生活,改变了社会治理方式,如何面对新媒体,把握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引导新媒体发展,使之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和有效平台,是目前政府、社会、公民应该关注和思考的命题。

一、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一)新媒体

1、概念:

关于“新媒体”当前少有权威的定义,因为“新传媒”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媒体形式。笔者采用的新媒体定义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①

2、特征:

(1)互动性。新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受众可以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进行各种形式,与信息传播者之间进行广泛的互动,使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2)开放性。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各种各样,任何通讯终端的使用者都能通过不同的平台进行交流,这使得平台中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传播信息,同时在这种传播状态下传播内容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3)多元性。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者所分享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各类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内容,几乎展现了目前人类的所有的文化形态。

(4)便捷性。新媒体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发送信息,新媒体已经将全球变成一个统一的信息网络,新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尽显。

(二)社会治理

1、社会治理理论

社会治理的内涵是,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们生活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②

2、社会治理提出体现执政理念的转变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决定》中阐述了一个新的执政理念——社会治理。在这之前经常用“社会管理”这一表述,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的转变。(1)社会治理更加强调“过程”,注重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和跟踪调整。(2)社会治理更加倡导“自我”,在社会治理中要充分调动社会本身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纠错、自我修复的能力。(3)社会治理更加兼顾“多元”,社会治理更加重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兼顾各方利益,让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分享发展成果。(4)社会治理更加注重“制度”,在“两个一百年”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奋斗目标下,针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整套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框架和社会机制。

二、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社会矛盾复杂多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个阶层的利益通过新媒体的各个平台互相发声,互相交织碰撞引发各种社会矛盾。部分群体除了表达经济利益诉求外,一些权利方面的诉求也被激活,呈现出物质利益诉求与权利诉求相互交织的态势。利益诉求主要表现为利益受损群体追求基本的民生保障、拆迁补偿款、拖欠工资等要求。权利诉求是指公众在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例如选举权、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公平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等。③近年来,我国各地不断反复上演的群体性事件,其背后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就是民众高涨的参与热情与政府决策封闭化之间的矛盾。

(二)新媒体的发展挑战传统社会管理模式

2014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2.1%,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人,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新媒体的运用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1、新媒体激发了公众的参与意识。新媒体特有的互动性、开放性、多元性、便捷性,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发布与传播的垄断,使个人信息的即时发布和自由传播成为可能,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都能够自由表达意见,并将信息广泛传播到社会各个层面。新媒体形成的虚拟空间能迅速形成一种广阔的、影响力巨大的公共舆论场,这将大大提升公众表达的意愿和政治参与的方式。

2、新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广度、角度和路径,形成以信息传播者为结点相互交融互动的全方位无限传播,并可以随时改变社会生活事件的发展轨迹。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呈现裂变式的传播模式,传统的依赖信息控制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失效。

3、新媒体为社会成员集聚提供便捷。新媒体具有高效的信息传播、信息分享等特点,在虚拟场景中聚集的人群更易被说服,而且带有强烈的情绪性。在发生社会热点事件后,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公众很容易的发表各自的观点,并与传统媒体相互借力,形成线上和线下共振的格局。

(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价值观的偏差

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凝聚剂,对社会稳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多元化经济和社会结构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也是必然的。但是,由于新媒体发布信息的不可控制性,其中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传播,产生的负面效应很容易造成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发生偏离,出现物欲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现象。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公共政策制定、实施正面临着如何在众声喧哗、焦虑弥漫的舆论中来认识自身和梳理各种群体之间的利益的难题。

三、运用新媒体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一)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为引领,运用新媒体更新社会治理理念

社会治理涉及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等,各个方面都是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展开的,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运用新媒体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只要对社会发展有益的相关者都应该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参与决策,分享成果。政府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思路,真正把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确保社会的公平法制,满足现代社会不同群体的多层次需求。新媒体的拓展应用要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根主线,特别是开展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支持。

(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运用新媒体构建社会治理协同体系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概念风起云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人类生产生活的转变和社会治理的变革。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云技术,整合各部门分立的信息系统,为上下级之间的垂直指挥和部门间的横向沟通,形成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构建社会治理协同体系。

(三)以公民参与为突破口,运用新媒体建立地方政府社会治理的民主协商机制

目前,中国的公民参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必须通过拓展新媒体开展公民参与的渠道。政府要把新媒体中的公民参与上升到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来认识。新媒体时代,政府要善于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兴的媒体拓展公众参与的渠道,增强运用新媒体与公众沟通、对话和协调的能力,进而凝聚共识,实现目标。加快建立政务微博、微信发布平台,并逐步建立“市民服务”功能,实现交互服务与信息推送并重,使政府信息发布更加全面、服务民众更加到位、回应社会关切更加精准。

(四)以改变干部的思维方式为切入点,运用新媒体创新社会治理的手段和方式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在运用新媒体的过程中,政府要建立源头治理、动态治理、依法治理的思维方式,切实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和手段。

1、动态治理的思维方式。动态治理是系统性的治理过程,它是指政府秉持开放和包容的理念并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不断调整决策与执行的过程,以持续回应公众的需求。政府要破除刚性的稳定观,坚决摒弃“稳定压倒一切”,“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币解决”的错误思维,树立动态稳定思维,通过政策调整、心理疏导、社会调解等多元化手段动态治理社会矛盾,为公民的利益表达,不满情绪的排解提供制度化、常态化的新媒体渠道。

2、源头治理的思维方式。加快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即对重大政策、决策或项目在制定、出台及实施后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频率,对不同的风险进行管理,做好危机预防及计划准备工作,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防范、降低、消除危害社会稳定的风险。

3、依法治理的思维方式。法治是社会治理和社会矛盾化解的底线,突破法治底线的社会治理必将对社会秩序产生破坏性影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劳动就业、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收入分配、社会组织等法律制度。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领域的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执法的权力来源、权力行使和权力手段的合法性,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五)以透明化为着力点,运用新媒体强化社会治理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

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是对其自身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既是改革的主体,也是改革的客体。一般而言,社会治理方式转变的动力来自外部社会需求的推动、社会矛盾的倒逼、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政府内部领导层的自觉。但是要持续发挥这些动力机制的作用,只有将政府的社会治理放在开放透明的环境下,置于公众的监督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政府内部体制和利益因素的制约。政府要把提供公共服务的依据、标准、流程、时限和结果通过公开栏、服务卡、办事指南、服务热线、网站平台、媒体、微博和微信公共账户等多种新媒体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开并进行有效沟通。

当前,改变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治理质量,密切党群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治理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探索中还会遇到各种困难、挑战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把握大局,因地制宜,坚定不移,不断探索,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就一定能够实现。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方式研究”(项目批准号14LKT29)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解:

①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②马凯:《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4—11

③蒋俊杰:《我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现状、难点与对策》,《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猜你喜欢

社会治理新媒体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