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问题探究

2015-05-30林环英

2015年43期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新会计准则

林环英

摘要:2014年7月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使得我国企业的会计标准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合并财务报表已经能够对相关信息予以综合性反映,但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问题展开了探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编制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财务部门为整个企业的运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进行财务核算过程中,应该遵循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然后予以财务核算,所以会计准则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结构和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新会计准则已经被应用,企业为了促进其良好发展,必须在新会计准则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然而,在合并财务报表实际编制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合并财务报表未能对项目内容予以全面的反映。因此,必须对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存在的编制问题。

一、合并财务报表概述

从国际会计准则角度来讲,合并财务报表指的是企业集团单一的集团财务报表,而且包含母公司所控制的所有企业,但从我国新会计准则可以看出,合并财务报表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由于母公司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子公司,所以母公司和子公司所遵循的会计准则相同。企业为了编制合理的合并财务报表,必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避免发生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况发生,从而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范围

在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范围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范围不仅包含企业成员,而且必须明确合并的范围标准,从而有效的促进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1]。新会计准则要求应该控制合并的标准,进而对合并的范围加以界定。因此,企业需要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新会计准则下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加以控制。同时,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应该将母公司和其控制的子公司作为编制的主体,对特殊项目主体和持续经营所有权益等也作为编制的对象,从而确保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内容更加全面。

三、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的应用

在新会计准则的作用下,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应该注意报表的应用。合并会计的处理方法主要体现在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净资产计价等方面,新会计准则下,在计算公司的全部净资产过程中,少数股东权益需要按照隐含的公允价值进行计算,在处理合并净收益过程中,应该对子公司的净资产予以计价。同时,企业未实现损益应当予以抵消或者确认。因此,在新会计准则下更加注重合并财务报表的应用。

(二)坚持以合并理论为依据

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合并理论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合并理论为依据,并且在合并会计法下,解决计量和确认问题。因此,企业在新会计准则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需要按照合并理论和方法进行。合并理论是对少数股东和母、子公司的关系予以明确,而且这种观点对资产和负债加以反映,从而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三)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

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需要对投资进行核算,而且在新会计准则下,需要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因而与以往的核算方法有些不同[2]。根据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在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计算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成本法对其加以核算,然后根据账户记录,继而编制母工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从而使得报表信息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合并财务报表与新会计准则相协调。

四、有效解决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编制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财务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某上市公司为了在新会计准則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加强了财务管理力度,从而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首先,建立健全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应当注意报表的决策性,保证其质量,借助于信息管理系统,对财务工作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从而确保企业在新会计准则下正确编制合并财务会计报表;其次,采取集中财务管理。由于该企业包含子公司,经营项目较多,所以为了提升其经济效益,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将企业的财务资金、物流等内容进行统一管理,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对由于资金引发风险予以防范,最终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提供有利依据。

(二)对抵消分录前的编制程序的调整

对于该企业的控股合并,合并各方都会受到一方或者多方的控制,甚至是导致企业内部的资产和负债发生转移。因此,为了确保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准确,需要按照权益结合法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加以计量。同时,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对前期会计信息的调整只会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底稿中有所反映,并未能对个别的报表予以调整。因此,为了在新会计准则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需要在已经调整过的内容基础上,对以后期间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予以重新调整。例如,该企业2013年1月1日将6000万元银行存款用于购买乙公司原控股股东的80%股份,其中乙公司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7000万元,公允价值为7200万元,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500万元,净利润是20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是1200万元。

获得的评估土地使用权资金为200万元,但尚未入账。201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其中,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为500万元,由于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到当期资本公积2000万元,股权资本准备占4000万元,商誉所占的金额为240万元,提前法定盈余公积500万元,编制购买日合并报表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为:

随后,2014年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对会计科目进行调整调整,假设会计政策不变,与会计同期一致,公司的土地使用权为20年,并且土地使用权计划按照直线法分2年进行摊销。同时,股权投资运用成本法加以核算,然后对编制会计分录。可以确保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内容更加准确,从而满足新会计准则的要求[3]。

(三)调整会计科目和财务系统

该企业为了确保财务工作取得良好进展,需要加强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并在新会计准则的指导下,通过调整会计科目和财务系统,使得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更加科学规范。企业应该设置备查簿,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等记录在备查簿上,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调整会计科目[4]。同时,建立完善的财务系统,将相关财务信息录入系统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企业为了提高信息决策的有效性,必须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储存、整理和加工等,确保提升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同时,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调整会计科目和财务系统,能够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有利保障。

结束语

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调整,企业为了更好的融入资本市场,必须在新会计准则下正确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从而加强对资金的利用,实现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作者单位:福建纳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冯丽华.新会计准则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流程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3(35):86-88.

[2]李运霞.浅谈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J].商场现代化,2013(25):155-156.

[3]赖鸿玉.关于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问题的分析[J].财经界,2013(36):201.

[4]涂必玉.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核算规则三问-基于2014新准则行文索引模式之思考[J].财会学习,2014(12):20-24.

猜你喜欢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新会计准则
新准则下境外子公司合并报表编制的研究
论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应用研究
合并财务报表新准则对结构化主体的影响专题探讨
市场一线人力资源编制配置模式探索与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