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要读出它的情致韵味

2015-05-30刘彩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49期
关键词:情致闰土重音

刘彩

听,听,学生的读书声又此起彼伏地响起来了。看,有的面带笑容,有的摇头晃脑,有的几个人齐声朗诵;听,有的声音高亢,有的声音低沉,有的声音清脆,声声悦耳动听,轻重缓急分明。学生读出了情致,读出了韵味。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学生原来的读书声,语文教师是难以接受的。他们的读书声还是未脱稚气,读书的时候,个个伸长脖子,一个字一个字拖长声音,或者是最后一个字使劲地提高声音。他们认为,声音越高越好听,并且不带任何表情,这样何谈读出什么情致、韵味来?

读书怎样才能读出它的情致、韵味来,这个问题时常萦绕在教师的思绪中。每到初一新生入学的时候,这个问题也是语文备课组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学生要想学好其他知识,首要任务就是要好好地练习读书。读是人的心理因素构成的心智活动,是读者对文字符号感知后再进行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消化阅读内容的思维过程。叶圣陶先生说:“如果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模仿,而思绪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所以,平时教师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阅读、默读、书写、推论、观察和表达思想的能力。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快速把握住一个长句的完整意思。这样,他们就有了较好的阅读能力,而较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他们智力才能的发展。有人这样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知道了阅读的重要性,能够在阅读的同时也理解句意,下一步就应在读出情致韵味上花点时间,下点功夫。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调。如,学过的《岳阳楼记》,第三段景物描写是“阴惨之景”,表露出的是抑郁、忧伤的情感,是凄凉阴森的气氛,这就决定了语调应该是低沉、感慨的。而文中第四段所描写的景物则是“阳和之景”,所流露出的情感是喜悦和旷达的,气氛是恬静和明朗的,因而读起来语调应该是爽朗而轻快的。这样,就读出了情致、韵味。那么,怎样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感,从而读出情致、韵味呢?

首先,要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丰富情感,文章的思想内涵和丰富情感奠定了文章的朗读基调。那就要求教师在教授文章时,要介绍写作背景,遵循知人论事的原则来体会,要创设教学氛围,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把握主旨和情感。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可以出示这样两道思考题,帮助学生把握主题与情感:一是发挥想象,用自已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觉;二是仔细体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弄清这两个问题,学生再来朗读,就能有机融入自己的情感,增强感染力。

其次,要在读音、停顿、速度和语调等方面注意。读音,可以说要吐字清晰,发音正确,字字不含糊。特别是读重音,读好重音可以加深听者的印象,显示文章的感人力量。一般来讲,用作对比和比喻的词语都应该读成重音。如,《故乡》中“我”见到别了二十年的闰土,闰土脸上现出“欢喜与凄凉”的神情,这“欢喜”和“凄凉”具有强烈对比,应读成重音,这才能把闰土见到儿时的好朋友的喜悦心情和生活痛苦的情感表达出来。又如,《故乡》一文中说我与闰土之间有“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这“厚障壁”应重读,读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此外,在文章中起照应、重复作用的词语,环境描写的句子,也是出于作者的有意强调,自然也是应该读重音的。读文章要读出它的情致、韵味,还要注意声调的高低,强弱和快慢的变化,换句话而言之,也就是声音的抑扬顿挫。它的实质就是朗读者对朗读的内容通过有声语言所表达的态度,它要使人听起来悦耳、动听。语调在表达思想和态度上的作用很大,是构成朗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朗读文章的技巧,提高了阅读水平。知道了哪些词语读重音,哪些词语读轻音,对于特殊语段的读法也了然在胸,读起文章来自然优美动听,真正读出了情致、韵味。

猜你喜欢

情致闰土重音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董继宁山水画的情致表达
“静”字切入,感受丰富的内心情致
情致名片
初中作文教学如何触动学生的情致
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故乡》的呐喊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