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字切入,感受丰富的内心情致
2019-04-19郑利鸿
摘要:《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苏轼的一篇游记散文,入选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紧扣文本特点,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以点带面展开教学。在提炼出课眼“静”后,可从景、人、情三方面展开,围绕“景静——心静——悟静”的情脉线,引导学生体悟苏轼丰富的内心情致。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静”;对位式;情致
一、设计思路
《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记叙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与好友张怀明夜游承天寺的情景。通过对承天寺宁静、美丽月色的描写,既传递了其闲适沉醉,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人生襟怀,也含而不露地表现了其被抛掷而无法兼济天下的闲愁。这种“对位式”抒情是文本的“篇性”特征,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静”字为课眼,按“景静——心静——悟静”的教学意脉,引导学生深入体悟苏轼受儒释道思想影响,与美丽月色融为一体的潇洒达观,也顺势将单元的教学要求“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落到实处,从而立体地感受苏轼丰富的内心情致。
相较于本单元的其他篇章,本篇抒情上的“对位性”“立体感”更为鲜明,所以教学中可进行比较阅读。
二、教学目标
1.由“静”字切入,采用对话探究法,品悟苏轼丰富的内心情致。
2.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句式特点和“空明”“闲人”等词中“对位式”抒情的特点。
3.比较阅读《答谢中书书》《桃花源记》,体会作者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人生襟怀。
三、教学流程
(一)景“静”
1.启思:引导学生对课眼展开讨论。有同学谈到了“闲”“愁”“静”,最终学生一致认为“静”字是课眼。“静”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呢?请学生将课文再默读一遍,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2.交流:“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下如积水空明”有“静”的味道;“空明”表积水空,从积水空中可读出景物的“静”。
3.追问:如果将上句改写为“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似水中藻荇交横”好吗?
(不好,在原句中,“盖”的意思“原来是”,给人一种惊喜感。作者被承天寺的宁静美吸引了,联系起来即领悟出作者从梦境回到现实)
4.延伸:类似忘情写景的词句还有吗?
(《涉江采芙蓉》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主人翁被芙蓉花的美吸引,采完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心中的“他”不在身边。)
(二)心“静”
1.引思:作者这样写仅仅是写承天寺夜里的“静”吗?谈谈你的认识。
2.分享:这篇文章作者不是单纯写景,而是用景的静、夜的静、月色的静,衬托出作者心情的静。
(苏轼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此时作者被贬黄州已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摘出苏轼诗中个别语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是没有实权。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记承天寺夜游》这四篇文章。)
3.追问:假如你是作者,经历过这些事情以后还会有心情写文章吗?还会发现承天寺夜的“静”吗?
(三)悟“静”
1.激疑:从苏轼描绘的这种“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交流:旷达、乐观的情怀。
3.深化:能具体说一说吗?
(文中最后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一词有苏轼自嘲的味道,从“闲”中可以看出作者的闲静,也可以看出作者的闲愁。用儒家观点来说即是用积极入世的思想作为自己立世的标准。)
4.点明:在这篇小短文中,苏轼寄寓了充實的情感。从“积水空明”中,我们悟到了苏轼的旷达、乐观情怀,用道家思想来说即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从“闲人”一词,我们又悟出了苏轼儒家的闲静和闲愁。在儒道思想的结合中,“对位式”的抒情在文本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活着,首先要学会和自己相处,要留出时间让自己安静地与天地精神对话。向外发现自然,向内发现自我,从而走向生命的圆满。
5.拓展:类似写景传情的文章还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有《桃花源记》,还有本单元的《答谢中书书》等。但苏轼这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情怀需要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品悟。
(四)作业
儒道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思想,试比较阅读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写下的文章《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记承天寺夜游》,结合“苏轼情致”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短文。
四、板书设计
参考文献:
[1]汲安庆.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正视的三大范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6).
[2]王君.听王君讲经典名篇(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郑利鸿(1990—),女,云南省大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