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中职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

2015-05-30陈健弘

东方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感化中职生兴趣

陈健弘

【摘要】中职学生学习的倦怠,教学的困难是中职教学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学生思想转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转变与改进两大方面谈如何改变现状。

【关键词】中职课堂教学;中职生;感化;兴趣;零距离教学

多年从事教学工作,在中职教学的一线,发现目前的中职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很多教师都反应上课只有少数学生能跟着老师思路走,教师上课的内容似乎都被很大一部分学生屏蔽了,这是一个很急手的问题,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很低,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很低,如何能让这一大部分学生动起来,让我们的职业教学更具有实效性,让这些学生能对我们的教学内容有兴趣是职业教学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从学生的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两个方面探讨如何使中职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具有所有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青春、叛逆、有活力、热情、自负、自我意识强、喜欢电脑手机游戏等等,同时他们也具有高中学生所不具有的弱点:学习上的不自信。正是由于他们在中小学的学习中经常的失败,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因为总是在学习上被家长和老师批评,他们干脆将自己封闭起来,有些学生甚至将自己学习的道路都完全地封闭了,他们之所以会来到职业学校,完全是家长们的没办法中的办法,所以他们来到职业学校不是自愿的,而是被家长送来的,对于这样一部分学生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都是无济于事的,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直摇头,因此摆在我们中职教师面前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二、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中职学生”的转化工作

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在中小学时被界定为双差生,因为学习成绩差,所以他们被边缘化,久而久之他们为引起老师家长的注意,常常以逆反的行为来示人,时间久了有时会结交一些不良青年,这样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不好,思想品德表现也不好。对于这种学生要想让他们认真学习首先应先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对于如何转化这类学生我总结了四个字:爱、激、促、帮。

爱:我们学生其实很需要爱,越是学习不好的学生越可望老师家长的重视,他们不是一开始就不好好学的,而是不懂学,所以总是在考试中失败,他们失败了自己也很难过,所以他们更可望获得老师和家长的爱。“爱是教育的源泉。”老师只有有了这份爱,才会在转化差生的工作中多一份细心,用博爱和宽容来代替粗暴和训斥,用博识和娴技去吸引学生;因为有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和耐心;因为有爱,;才会主动地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条件和让他们走出尴尬的台阶,才会耐心地去辅导和帮助,使他们不断进步。

激:中职的学生需要成功的感受,他们的自信心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励、保护与恢复,在教学中教师要去发搅学生的点滴进步通过提问引导,并及时地不遗余力的表扬鼓励,以求更大进步,让他们将失败去的自信重新捡回来。

促:中职生过去长期思想上抵促学习,养成思想与行为上的懒散,让他们马上改变对学习的态度是不太可能的,可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好胜心强,采用台阶式的期望目标,让他们在小步快跑中循序渐进,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可以通过改善学习环境和氛围,点拨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自悟明理,感受乐趣,品尝成功;也可以发挥学生的长处和优点,使其产生个体内在优势的感应效益,从而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采用角色升位的方法,把他们推上学习、活动的主角地位,促其奋进。

帮: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可缺少地需要教师的关心与帮助,应让中职学生感受到教师、同学对其的重视,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适时地关心与适当地帮助,如学习遇到困难时给予耐心的辅导,让其明白老师,同学,家长都希望他们进步,并且都愿意帮助他们,而且很重视他。我相信持续地用心地关心帮助与引导,我们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会慢慢地进入正轨。

三、中职课堂教学应注意因材施教

由于中职校招生的零门槛使中职校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具备初中毕业生的基本知识水平而有的学生却只具有初中生的身体与心理水平,甚至有部分学生连初中生的心理水平都不具备,由于学生的各方面条件相差较大,因此在教学中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必然造成学习过程中既有学生“吃不饱”又有学生“吃不了”并存的现状[4]。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就显得相当重要,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呈阶梯式,并及时加以调整,突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教学发展要求,这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又有利于素质教育中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

如《建筑力学》这门专业基础课,深入学习难度较大,在教学中应制定适合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上课尽量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解释力的原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加强练习难度,而基础较差的学生仅要求理解简单的生活案例,教师可分层评分,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感受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的学生也一样,他们对于网络游戏无师自通,这正说明他们具有学习的能力,至于为什么对课本知识学不好,我想除了基础问题很大一部原因是不感兴趣,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在力,才能有效改变目前中职学生教学现状,突破教学的瓶颈。

兴趣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但是,兴趣不是先天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环境影响下启动、发展起来的。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对于网络游戏都能掌握并能玩得很好,我想这应该是网络游戏设计者在如何调动人的兴趣和情感这一关键点上做了很多的功夫。我们中职教师是否也能加以借鉴呢?如今教学条件好了,网络电脑相当普及,为什么电视电脑能被广泛接受不论老少,不论文化程度差异,我想这正是由于它能够刺激感官,激发情感并产生共名的原因所在。因此在上课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借助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并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电教媒体的形式很多,包括投影、录像、录音、计算机等,通过清晰的图像、逼真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配合声音与文字,不仅使教学变得生动与轻松,还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的仿真场景[]。如力学教学中,力矩的教学,可应用多媒体制做课件,将生活中应用到的力矩原理的实例——门的转动、用工具撬开螺丝等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简单,另外我们的专业是建筑,可找一些视频将力对点的矩的知识在建筑上的应用演示出来,如模板的拆除。又如专业课教学中可应用仿真软件,让学习用电脑操作。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在这不仅将这个知识点与生活相联系,还与专业相挂钩,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让专业课的学习变得有趣,这大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轻松带来的乐趣。

五、工学结合的车间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适应社会需求,学生到职业学校来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做就业的培训,因此我们的教学要适应职业岗位需要,以学生能在毕业后迅速就业为目的,以与职业岗位零距离为形式,与实践挂钩,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学生才能积极地学习,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具有实效性。而工学结合的车间化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现在的学习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影响他们的人生道路,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认真对待学校的教学[3]。车间化教学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实训与职业岗位零距离

加强实训课程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实训是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体系还包括先于实训的实验和实习。实验是为具体课程教学设计的,印证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实验,使学生对课程理论和知识点加深理解,如《建筑力学》课可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视频播放实验及学生自己操作实验等多种形式来体验力的存在。实习是专业教学阶段的认识性实践教学,也是理解专业知识、熟悉专业设备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必要的实践环节。实训能够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技术应用能力,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如《建筑材料》《钢筋工》《木工》等课程可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实验来加深与验证理论,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实训是通过学生真实工作岗位上的训练,获得真正的岗位技能,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融合,达到毕业即就业的零过渡的目的。

(二)、教师教学零距离

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本课程的实践操作技能,要能象一个技工师傅一样熟练操作各种专业设备,即要求教师应具备“双师型”。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应及时了解本行业的各种信息动态,避免几年如一日地教一些过时的知识,避免让学生感觉学校的知识都是没用的过时的而失去学习的热情。

只有教学内容及时跟新,教学中善于创设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相联系的职业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的真正作用,学生才能从内心感受学习的重要性,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

在中职教学中只有从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两方面同时入手才能从根本改变学生不学教师怕教的现象,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有效。

参考文献:

[1]杨林生,牟惠康.默会知识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有效教学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8,(4):104-108.

[2]黄业传,魏明。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5(03)。

[3]李世维。机械基础。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庞平统,关注学生个性积极因材施教——中等职业教育浅谈,2014-7-31

猜你喜欢

感化中职生兴趣
赏识教育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感化作用
浅谈如何与中职学生做朋友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