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卡斯模式”对我国环境教育的启示

2015-05-30聂龙飞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保意识

聂龙飞

【摘 要】英国的“卢卡斯模式”环境教育理论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目标层次明确、注重过程实践、多方整合的环境教育的特点,英国“卢卡斯模式”环境教育在全世界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卢卡斯模式”的成功为我国的环境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从环境与教育目标上来讲,即重视环境知识的传授又对学生经行环境价值观的引导,从教学方式来讲,丰富了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性与参与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卢卡斯模式”;环境教育;环保意识

前言

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民众在享受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硕果的同时也饱尝着生态环境环境破坏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恶果。英国的环境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环境的改善,使英国成为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国家英国环境治理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环境立法与环境教育两个重要战略。而英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正处于工业化当下且环境化问题比较严重的中国来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卢卡斯模式”的简介

“卢卡斯模式”是由英国环境教育专家亚瑟·卢卡斯(M.A.Lu-cas)在1972年提出的。“卢卡斯模式”将英国的环境教育分为基本的三个组成即“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和“在环境中的教育”。“关于环境的教育”主要是指向学生传授如气候、土壤、养分等相关基础知识与如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相关的专业技能[1]。“在环境中的教育”是将环境本身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通过观察与体验来获得与环境相关问题的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之间交流、调查、协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从而自觉的保护自然[2]。

二、“卢卡斯模式”的优点与弊端分析

1.“卢卡斯模式”的优点

从20世纪70年代初始,英国的学校委员会就把“卢卡斯模式”作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框架沿用至今。并逐渐使之形成了目标层次分明、注重实践过程、多方整体协调的特点。英国环境教育以“卢卡斯模式”为基本原则并将认知心理学作为指导,从而设定了层次分明的教育目标。即知识目标、态度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主要围绕着“关于环境的教育”这一主旨来阐述的,并提出学生应培养包括学习、交往在内的六种技能。态度目标主要针对“为了环境的教育”而设定的,主要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进一步确立实现环境教育的目标,英国十分注重学生的户外实践与调查,并把户外实践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被写入到国家课程文件。英国所强调的实践方式,不但是体现了“在环境中的教育”,更是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的基本途径。“卢卡斯模式”让英国民众更多的关注于环境教育本身。环境是与各个社会、人文条件所相互联系而不是仅凭自然、生物而孤立存在的。“卢卡斯模式”的英国环境教育首先打破了以往的教学限制,把环境教育同学校的课程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而联系起来。其次,英国强调在环境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强调学生在学习环境教育的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且英国环境教育更加注重学习、社会、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相互协作,以学校为基础发挥家庭与社会的最大效用[3]。

2.“卢卡斯模式”的弊端

当然以“卢卡斯模式”为基础的英国环境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英国中小学过分强调户外活动对环境的情感培养,从而忽视传授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方面。当然忽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不仅仅是英国环境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英国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其次,英国环境教育采取各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教育学习的,但是如果生态环境的相关学科之间的不相协调,环境教育就会被肢解开,使环境教育内容上缺乏连贯性。并且知识重复教授与部分知识缺失等现象也时有发生。目前英国环境教育学家已发现“卢卡斯模式”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正积极的准备开设一门相关课程来弥补“卢卡斯模式”这一部分的不足。

三、“卢卡斯模式”带来的启示

1.从在教育内容与目标的设定上

既要注重环境教育内容的传授又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价值观与环境道德观。据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学生的环境知识水平和预期环境行为与参与意识相比知识水平要远远高于参与环境干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教育集中于环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从而缺失传授环境价值观与道德教育的内容,降低了我国环境教育的时效性,延缓了我国环境教育的进程,为此我国应加快从“关于环境的教育”到“为了环境的教育”的转变,要激发学生的环境意识,要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环境思想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环境行为。并且根据我国的环境教育现状有学者确立了五个发展目标:意识目标,即要唤醒民众的环境意识;知识目标帮助民众了解环境的相关问题;态度目标,帮助民众树立环境价值观念;技能目标,帮助民众提升解决环境基本问题的技能;参与目标,促使民众参与到环境解决问题的工作中去[4]。

2.从重视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开发与应用上

要增加学生参与环境问题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性与参与性。“在环境中学习”被认为是“卢卡斯模式”中最具吸引力的学习方式。只有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研究调查进而解决环境问题,才能提升学生解决自然问题的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更加热爱自然,关心自然,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我国也开发了一些自然环境教育课程,但是由于户外活动教学等综合方式需要消耗较大的成本,所以传统的书本教授方式一直被沿用至今,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严重影响了环境教育的教学成果,因此我国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相应的设立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教学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从环境教育设置的时间上

为了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把环境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贯穿于学校环境教育的始终,伴随着人类一生。“卢卡斯模式”模式指导下的英国环境教育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中小学生,但是根据我国环境现状与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来看,想要缩短解决威胁我国经济问题的环境问题的时间,必须要在加强中小学环境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高校的生态环境教育,因为,据调查发现一部分大学生环保意识匮乏,环保观念滞后,大学生是将来建设社会经济的中坚力量,所以开设大学生生态环境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四、结论

虽然以“卢卡斯模式”为基础的英国生态环境理论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卢卡斯模式”取得的成果是令世界瞩目的。无论是在环境教育理论研究还是环境教育的实践方面,英国都走在世界环境教育的最前端,并为世界生态环境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卢卡斯模式”对我国的环境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生活的高速进步,也促使中国要不断跟新自己的理念,从而推进生态教育终身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汪勤峰.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5,01(15):61-66.

[2]刘琼玉.浅谈澳大利亚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及其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4,03(06):3-4.

[3]卢晨阳,袁正平.试析美国的环境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2(17):89-92.

[4]齐海云.环境教育立法现状与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思考[J].世界环境,2014,04(20):74-76.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环保意识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南京市民绿色出行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