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应走自主发展之路
2015-05-30李如密
李如密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优秀教师的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各方重视。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和成熟的理论指导,行政干预的主观意志和盲目实践的从众心理,常常困扰着人们的所思所为,时或出现偏差甚至走入误区。那么,优秀教师发展的路径究竟有无问题?误区在哪里?又应该怎样超越呢?我以为,以下四点值得深思:
是复制榜样,还是自主创新?为了帮助教师学有目标、做可模仿,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领导为教师树立了各种类型的学习榜样。这些榜样多因在教育教学方面或者提出了某种先进的理念,或者做出了骄人的成绩,让人油然而生敬意,产生了强烈的“见贤思齐”的愿望。然而,我们让教师学习榜样时往往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优秀教师其实都是通过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才获得成功的。而以模仿为主要形式的榜样学习,则可能与此精神相悖,甚至是南辕北辙。
遵循共性,还是彰显个性?我们对于优秀教师的认识和研究,往往特别关注其成功经验中共性因素的归纳,认为这些就是优秀教师成功的秘诀所在,甚至视为发展的“不二法门”。殊不知,优秀教师的“优秀”,更多地体现为他们身上那种不可替代、不可重复的优秀的个性品质。优秀教师的成功,往往是其个性淋漓尽致地发挥而产生的结果。虽然“那一个”的成功经验,有时可以对“这一个”的成功有所启示,却无法成为一个通用的“公式”。
塑形打造,还是帮助成长?在近几年的教师培训热潮和名师崇拜狂热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出于关注优秀教师发展的良好愿望,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运用“重点推出”“倾力打造”等战略和手段。但优秀教师终究是人而不是物,与砧板上的铁块或者浇入模具的钢水迥异,简单的重锤敲打或塑形淬火难以成就理想的形象。因为教师是生命体,有着自身成长的条件和规律。我们对教师要更多地给予尊重,了解其发展的需求,并根据其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方案,提供切合实际的帮助。多理解他们的想法,多支持他们的改革,多肯定他们的成绩,多宽容他们的缺点,给他们提供平台、搭建阶梯、创造机会,让他们有想法、有干劲、出成绩。
向外努力,还是向内修养?教师“开眼看世界”是需要的,因为外部的世界很精彩,别人的成功当然可以作为“他山之石”来借鉴。但若是一味地“见人不见己”,则是不可取的。有的老师对明星教师崇拜得五体投地,细致入微地观察着他们的做法,津津有味地谈论着他们的理论,而一与自己对照,就感慨万端,顿时委顿如泥,这就“过”了。如此看来,教师“闭目省内心”也是需要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研究自己比研究别人更加重要。要找到自己的位置,积聚自己的优势,坚定自己的追求。因为所谓“成功”,说到底就是做回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只有拥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内心,才能支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