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古诗《泊船瓜洲》及其英译文的主位分析

2015-05-30王红涛武娜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语篇分析

王红涛 武娜

摘 要: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主位结构是语篇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主位结构的分析有助于促进对语篇的理解。本文拟从宏观主位,超级主位和主位三个层次对古诗《泊船瓜洲》及其许渊冲版英译文进行语篇功能分析。

关键词:《泊船瓜洲》  语篇分析  主位结构

一、引言

Halliday and Hasan(1976),Halliday(1994),黄国文(1988),胡壮麟(1994),张德禄(1998),朱永生和严世清(2001)都曾对主位结构理论做出了相关的论述。Halliday(1994)认为作为系统的语言具有三大纯理功能(metafunction):即语篇纯理功能(textual metafunction)、人际纯理功能(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和概念纯理功能(ideational metafuction)。作为子系统的主位结构(Thematic structure)、信息结构(Information structure)和衔接(Cohesion)从不同的角度体现语篇功能。

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七言绝句《泊船瓜洲》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诗,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更是脍炙人口。本文拟用主位结构(thematic structure)理论对这首诗及其许渊冲版英译文进行语篇功能分析。

二、主位结构理论

(一)主位

关于主位的定义和概念,Halliday (1967 /2005: 71,1970: 161,1985: 38, 39)曾给出不同的说法。而且关于主位定义的讨论一直在持续,但总结起来有两点,一是主位是指小句谈论的第一个内容,二是主位是指小句信息的起点。主位结构由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组成,从主位结构分析角度看,一旦确定了小句的主位,所剩部分便是述位。如:

主位还可分为无标记性主位和标记性主位。当小句的主位作小句的主语时,就是无标记性主位;当小句的主位不作小句的主语时,就是标记性主位。当然,关于主位的类型及其相关理论还有很多,限于本文的研究目的,这里不再讨论。

(二)宏观主位与超级主位

作为语篇功能内部一个系统的主位结构理论,不仅仅可以用于分析小句或者小句复合体中信息起点与其余部分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于分析段落甚至语篇中信息起点与其余部分之间的关系。

Martin(1992: 437, 2007: 181)也认为,除了可以用Halliday所说的主位结构来分析小句或小句复合体外,还可用“超级主位”(Hyper-Theme)来指通常位于段落开头的主题句,那么段落的其余部分即是“超级述位”(Hyper-Rheme)。超级主位或指明段落的扩展方向,或预测语篇的发展情况。超级述位则是围绕主题句展开并传递具体而祥实的信息来支持主题,是全段的信息中心。除此之外,也可用“宏观主位”(Macro-Theme)来指比超级主位更大的单位,如作为语篇核心内容的一组句子或一个段落,那么剩余段落即是“宏观述位”(Macro-Rheme)。上述三种主位结构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接下来本文将运用上述主位结构理论对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七言绝句《泊船瓜洲》及其许渊冲版英译文(高民,王亦高,2014)进行语篇功能分析。

三、《泊船瓜洲》原诗的主位分析

《泊船瓜洲》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以及诗人王安石所作。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虽然留有争议,这里不再讨论,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此诗肯定创作于诗人改革受阻,内心充满复杂情结之时。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功能角度分析,如果把整首诗视为一个语篇的话,那么“泊船瓜洲”就是“宏观主位”,因为它是整首诗的开始与起点,点明了全诗的大概内容,读者可以猜测诗人为什么要在瓜洲停船,瓜洲是什么地方或者诗人有什么见闻和感想等等。那么诗的正文便是“宏观述位”,因为正文是围绕“泊船瓜洲”这一“宏观主位”展开的,是信息的延伸和完善。

从诗的正文看,第一行写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望去,京口据此仅一江之隔,为下面描写自己对“数重山”之外故乡钟山的依恋之情做了铺垫,因此可以看做“超级主位”。“只隔”一词极言故乡近在咫尺,但中间毕竟有“数重山”,所以诗人把目光转向了江岸。“春风又绿江南岸”道出了诗人浓浓的乡思,其中“绿”字生动传神,将无形的春风写得活灵活现。“明月何时照我还”道出了诗人归乡之心至诚至切。从深层次看,全诗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诗人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从诗的小句来看,其主位结构如下表所示:

上述三种主位结构的分析表明,全诗的每个小句都有自己的信息起点,即主位;诗的正文有自己的信息起点,即超级主位;而全诗又有标题,即宏观主位。

四、许渊冲版《泊船瓜洲》译文的主位分析

下面用主位结构来分析许渊冲版的英译文(高民,王亦高,2014)。首先看一下许先生对《泊船瓜洲》的英语译文:

Moored at Melon Islet

A river severs Northern shore and Southern land;

Between my home and me but a few mountains stand.

The vernal wind has greened the Southern shore again.

When will the moon shine bright on my return? O when?

这里对许先生的英语译文不再做“宏观主位”和“超级主位”分析,重点讨论一下四个小句的主位结构。

(1)

此句属于陈述句,原诗中“京口瓜洲”属于无标记性主位,“一水间”属于述位。而许先生选择了意译,让“A river”作主语,成了句子的主位,仍属于无标记性主位,其余部分为述位。许先生把长江视为具有生命的存在物体,“sever”一词显示出好像是它把长江南北两岸强行分隔开来。

(2)

此句也属于陈述句,原诗中“钟山”属于无标记性主位,“只隔数重山”属于述位。许先生还是选择了意译,但使修饰成分“Between my home and me”作主语,就把原诗的无标记性主位变成了标记性主位,其余部分为述位。许先生也赋予重山以生命,它们就“站在”诗人和家乡之间,当然也是它们阻隔了诗人回家的路。从深层次看,此句的“a few mountains”和第一句的“a river”不正是诗人在改革中遇到的重重阻碍吗?作为政治家,诗人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诗人推行的改革却受到反对派的阻挠。许先生把诗人在政治上的失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3)

此句同样属于陈述句,原诗中“春风”属于无标记性主位,“又绿江南岸”属于述位。许先生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并未改变语序,所以主语“The vernal wind”做主位,仍属无标记性主位,其余部分为述位。许先生同样也赋予了春风以生命,而她又给江南岸带来了生机。而这样一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美景更反衬出诗人此刻内心的沮丧和失望,当然也为下句诗人情感的爆发做了铺垫。

(4)

此句为疑问句,原诗中“明月”属于无标记性主位,“何时照我还”属于述位。许先生把wh-成分“When”放在了句首作主语,仍属于无标记性主位,其余部分为述位,但原文和译文中的主语成分并不相同,原诗是名词“明月”作主语,译文是特殊疑问词“When”作主语,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而在句子结尾,许先生又加上了一个加强语气的词组“O when?”,使得诗人急切还乡之情表现地更加强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合第三句,从深层次上看也表现出了诗人热切期盼政治上的春风与明月早日到来,自己方可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

五、结论

主位结构理论作为一个系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纯理功能之一语篇纯理功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概念以及内容的划分,最为权威的当属Halliday和Martin。而对该理论的熟练掌握,更是便于从不同角度对语篇进行分析,便于对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内心感受进行客观地分析和把握。

本文对主位结构理论的分析是尝试性的,当然也是不尽完善的,而运用该理论对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以及许渊冲版英译文进行语篇分析也属于个人观点。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从不同角度对同一文本的分析,肯定会促进读者对作者思想的理解,所以用主位结构理论对语篇进行分析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本文运用宏观主位,超级主位和主位对《泊船瓜洲》及其英译文进行了结构上的分析,进而挖掘了诗人及译者隐藏于结构内部的深层含义,进一步证明了对主位结构的分析可以促进对语篇意义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Part II[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67.Reprinted in Halliday,M.A.K.Studies in English Language[C].London:Continuum,1967/2005.

[2] Halliday,M.A.K.Languag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unction[A].Lyons,J.(ed.)New Horizon in Linguistics[C].Harmondsworth:Penguin,1970.

[3] 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4]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85.

[5]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M].London:Arnold,1994.

[6] Martin,J.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Amsterdam:Benjamins,1992.

[7] Martin,J.R.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181.

[8] 高民,王亦高.汉英双讲中国古诗100首[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4.

[9]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0]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11] 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2] 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基于语篇分析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论广告语篇的体裁互文性
修辞结构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语篇教学探索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中美领导人演讲语篇对比分析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英语思维型阅读
语篇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