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英语思维型阅读
2016-06-30黄阿婷
黄阿婷
【摘 要】 思维型阅读教学模式是借助阅读文本,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阅读课教学的目标。本文通过思维导图的语篇分析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其导入文化背景、剖析写作思路上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可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思维导图;语篇分析;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阅读课教学中,课堂的主角始终是教师,教师往往围绕着词汇、短语、句型、文本字面意义和翻译的语言识别层面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只要求接受和消化知识,不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看法,思辨、质疑、表达能力等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品格得不到锻炼,远离阅读的终极目标,思维能力的培养纯属纸上谈兵。而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关键。 经过尝试和发现,由Tony Bozan创建的思维导图(Mind map)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升学习英语的效果。
一、引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整理思路的方法, 它主张将人们的辐射性思维(Radiant Thinking)通过图文加以具体化。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使用思维导图, 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基于思维导图的语篇分析模式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运用思维导图导入文化背景、剖析写作思路的语篇分析模式对促进创新理解,培养逻辑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可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二、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引导语篇分析
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模块4 Unit10 Money Lesson3 YourMoney为例。
1.围绕课文主题,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导入文化背景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理解实际上是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加工策略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若学生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影响阅读效果。相反,紧扣课文主题,进行文化背景的导入可以对阅读理解起到促进作用,增加阅读材料的感染力。而且好的导入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本单元的主题是金钱,通过谈论金钱的作用,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对钱的态度和用钱的方式,并谈论如何用好零用钱,引导学生正确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上课,就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话题是金钱, 并将学生分成六小组讨论金钱的用处(钱能买到什么,不能买到什么)为话题,并让同学主动发言。然后, 笔者在黑板中央写下Money, 在小组加分机制的刺激下, 学生非常踊跃地举手发言。笔者根据学生发言的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在以money为中心的思维导图上, 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了解,金钱很重要,但金钱不是万能的,不能为了金钱失去更重要的东西,并自然过渡到如何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文章主题。经过几分钟的讨论, 黑板上就出现了如下图形:
根据这个图形, 学生的大脑已经完全被激活,再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理解,学生的关注程度就大不相同了, 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也加深了。可见, 一个巧妙的导入对于一节课的顺利开展是多么的重要。
2.抓住语篇模式,剖析写作思路
语篇模式(text pattern)是语篇组织的宏观结构(macro—structure),在语篇的生成与理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Michael McCarthy和Ronald Caner(2004)所说,“要理解一个语篇,读者面临的任务之一就是理解语篇不同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常见的语篇模式有:问题一解决模式、一般一特殊模式、主张一反应模式、机会一获取模式、提问一回答模式。本文的语篇模式为“问题一解决模式”, 通过思维导图(图4),一方面可加深学习者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习者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本文第一部分(1-2)通过5元钱的作用和黄河水土流失情况说明环境污染恶化的事实过渡到(3-4)提出该由谁以及该如何解决的问题,最后得出改善问题的方式和成功的做法。整篇文章以5元钱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如果我们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很清晰的将整个课文的脉络呈现出来,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三、学生制图,促进理解,培养思维
英语阅读应将思维训练融合于课堂全过程,充分利用各种载体,给学生体验的机会。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消化、吸收的过程。所以 ,绘制思维导图对自主阅读中理解文章的脉络、层次等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我们尝试着让学生自己根据文本的内容绘制一张思维导图。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六个人,在阅读完文本之后,分工就文本主题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将讨论中关于文本的关键词记录下来,再以文本脉络用线条方框把关键词串联起来,这就形成了一个简易的思维导图。接下来再邀请几组学生讲解他们的思维导图,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挑战彼此、挑战教师, 最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思维导图,形成一份比较成熟,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阅读课中若能坚持,就定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小结
思维导图的语篇分析模式有助于思维的直观化和语篇的整体理解,在英语阅读教学上,合理使用思维导图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立体思维能力与多感官学习能力。因此,我们提倡英语教师在阅读课上不断尝试思维导图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东尼.博赞.叶刚译.思维导图[M].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9。
3. 裴光钢.思维导图和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