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建议”言语行为研究

2015-05-27彭亚云

语文学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接受者规约礼貌

○彭亚云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始于20 世纪30 年代。赛尔(Searle,1965)提出了以言行事行为的类别和间接言语行为的类别。近年来,学界对指令类言语行为的研究渐多,但主要集中在“请求”、“命令”的方面,对“建议”研究尚少。其次,对建议言语行为的研究多集中在祈使句方面、词语和格式标记方面,言语行为角度也有所涉及但明显较少。那么建议言语行为和其他指令类言语行为的区别是什么?汉语中建议言语行为的策略有哪些?这些策略表现出什么特点?不同策略的礼貌程度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建议言语行为的概念

赛尔(1969)认为,“建议”是发出者不同程度地指使接受者做某事,可归为指令类(directives)以言行事行为。方志英(2005)将建议界定为:(l)一种指令性言语行为,(2)发出者言及到接受者将要做的某事,(3)发出者言及此事是真诚地希望和相信对接受者有利,(4)接受者有行动的自主权。

这种说法基本上概括了建议言语行为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如何区分下列句子:

(1)邢律师吩咐:“你先给我当助手,现在去会议室,有个房屋买卖纠纷案,你先了解一下情况,我一会儿过去。①

(2)稿子,刚念了个开头,温家宝就示意对方停下来:“你们不要念稿子好吗?”离开了稿子,这位县委书记竟不知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了。

(3)“别在我这浪费时间,外面有律师为扬名立万,可能愿意受理你申诉,找他们去吧。”

(4)今天下午我们去逛街,好吗?

(5)“我这不回来陪你了吗?跟我回家吧。”

以上五例很难区分是建议、邀请、请求、要求、命令还是劝告。鉴于此,本文主要从语用条件和形式特征两方面对这几个相近的指令类言语行为进行区分。

(一)语用特征

根据笔者(2013)前文,“建议”现象有以下特征:①建议的对象:接受者将要做的某事;②发出者提出自己的意愿;③发出者认为对接受者有好处;④发出者认为接受者本不会做的;⑤让接受者做;⑥将来做;⑦接受者可以不做;⑧两者话语权势平等。

根据以上特征描写,我们可以把其概括为以下角度:以言行事、改变性、受益者、实施者、现实化时间、拒绝权、话语权势。

表1 指令类言语行为的异同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

1.从命令到请求,其话语权势和拒绝权的大小呈负相关,命令的话语权势最强,要求次之,其次是劝告、建议,最后是请求;另外,建议的话语权势是平等的。

2.五种言语行为实施者都是听话人,实现的时间都为将来。

3.从受益者来看,可分为三组:第一组的受益人可以是言语行为的发出者也可是接受者,包括命令、要求和建议。具体来看,三者的情况又有所差别,命令和要求的受益人多为说话人,而建议的受益人多为接受者。第二组“劝告”的受益人和建议相同都是接受者;第三组“请求”的受益人为说话人。

4.劝告和建议的区别表现在是否对接受者的原本意愿有改变性。具体来说,劝告是改变接受者原有意愿,而建议是提出新的想法和意见。

(二)形式标记

语言中“某些词语或结构域所在话语间缺乏语法上的制约关系,因此它们的作用并不是表达语义信息,也不是表示语法关系”[1],它们被称作“话语标记”或“语用标记语”。其中有一类标记语为行为标记语,具体而言,属于施为性标记语,它们可以表达指令行为的语用功能。

另一类可以具有语用功能的词语为情态动词。它表示说话人对可发生的行为或出现的状态所持的一种感情或态度。在汉语中我们叫助动词或能愿动词。

我们总结以下易混言语行为的标记为:

劝告:别、还是、最好、好了、应该;

建议:吧、我看、要不、这样、V 不V、应该、可以、要;

请求:吧、行吗、好吗。

通过这些话语标记和其语用条件两方面,我们更容易对指令类言语行为做出判断。

二、建议言语行为的策略

根据话语语力(force)的直接程度,“建议”大致可分为直接建议和间接建议两种。“直接建议”就是发出者直接表明自己的建议意图,“间接建议”不直接表明自己的建议意图,是借助某种手段间接、含蓄表达。间接言语行为又可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一)直接建议的策略

从形式上来看,表达直接建议的句子往往含有施为动词“建议”和其他动词性成分。

(6)刘:诶,我建议啊,咱们刊物新开辟一个,啊,“法制天地”这个栏目。

(7)阿春:……我看这样吧,我们先试工三天。如果做得好的,能完成定额的,我们就留下来。如果实在不愿意的话,我们也不勉强。你们看行吗?

例(6)用施为动词“建议”来直接表明建议意图,例(7)运用话语标记“我看这样吧”来表明建议意图。事实上,汉语中直接建议的数量高于间接建议数量。而且有施为动词和话语标记的少,直接用动词性成分表明建议意图的多。

(二)规约性建议的策略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就是对字面用意作一般性常规推断即可轻易得出言外之力的言语行为。具体来说,规约性间接建议言语行为指说话人通过一些固定形式委婉间接地表达自己的建议。通常情况下,其应用主要出于礼貌。例如:

(8)陈杰:秀梅,我看你这两天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去看看医生?

(9)前面的得顺爷突然开口说:“加林,你要媳妇不?”加林笑了笑,“想要也没合适的。”得顺爷:“你看巧珍怎样?”

(10)起明:你在家给我看家,好吗?你是老板娘。好吗?回去。

(11)“我是护士,带你去医院吧,打点滴开点药,好得快。”

例(8)形式上是选择问句,字面意义是询问秀梅去不去看医生,但实际上是建议其去看医生。“是不是……”结构表达“建议”,这一结构与建议的交际意图有规约性的联系。例(9)得顺爷提出自己的想法,形式上是用疑问词“怎样”和疑问语调来表明疑问,按照常规习惯我们可以立即推导出其言外之力是建议加林考虑巧珍。例(10)所表达的也是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某个言语行为,此处表现为询问,来间接实施另一个言语行为建议。例(11)是用祈使句的请求功能来实施建议言语行为。

(三)非规约性建议的策略

和规约性言语行为不同,在辨别语用功能时,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更多地需要依靠语境进行推导,且推导比较复杂,通常需要更多地依靠交际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语境来推断,最终推测出其言外之力。例如:

(12)甲:走,晚上看电影去。

乙:我要准备明天的考试。

赛尔认为以上乙的间接言语行为——拒绝,是违反关系准则、结合背景知识和常识等10 个步骤推理出来的。又如:

(13)石小猛尽量掩饰着自己的不安,对应着程胜恩的目光:“那……您觉得我该怎样去创造机遇呢?”

程胜恩:“小猛,叔叔是过来人,一个男人成熟的标记就是要懂得放弃,懂得取舍!”“一个男人成熟的标记就是要懂得放弃,懂得取舍!”叙述说明了一个事实,间接表达了“放弃该放弃的,抓住应该抓住的”的建议。其中,建议的对象不是“你”,而是用“一个男人”来间接建议接受者做某事。

在使用感叹句表达的建议中,绝大部分属于间接表达建议。使用感叹句来直接建议时,感叹的对象一般为接受者本人,间接建议时,感叹的对象一般为非谈话双方的第三方。

三、建议言语行为的范畴化

20 世纪50 年代,维特根斯坦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的区别以及隶属关系,并提出了家族相似性原理。家族相似性原理在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建议言语行为根据听话人需要付出的推理努力和大小、引起误解可能性的大小分为不同的等级地位。从强势形式到最弱势形式,人们理解建议言语行为交际意图所需要付出的推理努力构成了一个从小到大的连续统。

以上建议言语行为的策略显示出了建议言语行为的原型效应。某些形式能最典型地表达建议,属于建议言语行为策略的原型成员,而其他成员则与家庭成员表现出家族相似性。具体表现如下图:

图1建议言语行为的范畴

“我建议”、“我有一个建议”、“我看”等满足建议言语行为的各个特征,且付出最小的认知努力就可获得获取最大量的信息,所以,这些指令言语具有较高的原型等级。另外,他们也不像“吧”、“我想”、“要不然”、“行吗”等还可能会表达劝说、请求等其他指令类言语行为。当说话人使用这些话语时,听话人需要付出的推理努力更大,推理过程的复杂度更高,误解说话人话语真实意图的可能性也更大,这些言语行为在同一范畴中属于边缘成分,位于边缘位置。

四、建议言语行为的直接程度与礼貌等级

利奇(Leech)、莱可夫(Lakoff)、布朗和列文森(Brown&Levinson)等人都提出了与合作原则互相补益的礼貌原则。利奇认为可以通过选择更间接的言语行为方式来提高礼貌的等级“(a)because they increase the degree of optionality,and(b)because the more indirect an illocution is,the more diminished and tentative its force tends to be”[2],布朗和列文森也持有类似观点,国内许多学者也认为越直接越不礼貌,越间接越委婉礼貌,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14)起明∶ 这样吧。假如是麦卡锡让您过不去,给您小鞋穿,我倒有个建议。您上我这来。经理助理的位置给您留着。

(15)女儿:“你这样做女人是错误的。”

母亲:“轮不着你黄毛丫头教我做女人,吃你的饭吧。”

前例为直接建议句,后一例为非规约性间接建议句,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理解女儿建议母亲多了解关注父亲的建议,二者的礼貌程度完全相反,直接建议更礼貌。所以礼貌等级和语言的直接程度不能简单地说成正相关或负相关。

首先,在形式上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言语行为,都可以通过添加辅助语的方式来增加委婉度,如醒示语“请”、“您”以及其他礼貌的称呼。

其次,礼貌与否属于听话人的主观感受。它和社会变量中各要素,如环境、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社会权势、强加级别等相关。一些研究认为,社会变量中的请求目标、社会权势和年龄对请求言语行为实施产生较大作用。我们认为建议言语行为的礼貌程度和双方的心理距离、建议的内容相关性最大,除此以外还有社会权势、年龄等。

【注释】

①本文用例除例(12)外,均选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1]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Leech,G.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Longman.

[3]丁安琪.欧美留学生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模式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

[4]方志英.浅析汉语建议言语行为——谈中国大学生建议言语行为的实施[D].安徽大学,2005.

[5]Searle,J.1965.Indirect Speech Acts[C]//Steven Davis(ed.).

猜你喜欢

接受者规约礼貌
传统自然资源保护规约的民俗控制机制及其现实意义
基于无线自组网和GD60规约的路灯监控系统的设计
一种在复杂环境中支持容错的高性能规约框架
一种改进的LLL模糊度规约算法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如何认识一件艺术作品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暗恋是一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