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适的才是有效的

2015-05-25王大伟

江西教育B 2015年4期
关键词:重音自豪赏析

王大伟

朗读是读者对文本理解的外在表现,有效的朗读指导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思考、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指导的方法可谓数不胜数,教师只有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才是最有效的。笔者选择三种最常见的朗读指导方式加以赏析以飨读者。

【片段一】示范读(刘湘玉《纸船——寄母亲》)

师:十年前,老师异地求学,每当夜深人静,便是我想家的时候,家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我心头的牵挂。当心中那种思乡的痛楚无以言表时,我就对着窗外的夜空默诵一首我喜欢的短诗——《想家的心情》。同学们有兴趣听吗?

生(齐):有!

师:那我就给大家朗诵这首诗。(课件展示诗歌,师配乐朗诵)

师:冰心是爱的女神,她有许多作品都是歌颂母爱的,《纸船》就是其中之一。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诗歌,找出生字读准字音,并感受诗歌大意。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师:诗歌是用精练、优美、富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情感,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老师再给大家朗读一遍,看看我们的差异在哪里。

(师范读)

师:你觉得差异在哪里?

生:我们读得没有感情!

师:诗歌的朗读一定要投入感情,才能读出韵味,而情感的把握又需要深入了解诗歌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在品析诗歌语言中去把握情感……

【赏析】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逐渐变少了,这多少令人觉得缺少了一些“人气”。“言传不如身教”,教师恰到好处的范读很容易感染学生,使他们较快地进入课文情境,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开课伊始,特级教师刘湘玉在短短几分钟里,通过两次范读创设了极富感染力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感悟文本,而且她让学生找一找自己的读和老师的读之间的差异,有效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通过成功的范读不仅可以把声音传递给学生,还可以借助表情和动作与学生互动。学生就会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是播放录音所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片段二】求异读(薛法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师:假如有人问,谁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哪个词要读重音?

生(齐):我。

师: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我”读成重音)

师:假如有人问,我应该感到怎样才对?该怎么读?

(生齐读课题,“自豪”读成重音)

师:假如有人怀疑,我感到自豪对不对?又该怎么读?

(生齐读课题,“才对”读成重音)

师(擦去自豪):假如不用这个词语,还可以怎么说?

生:我应该感到骄傲才对。

师:假如换上“自豪”的反义词,又可以怎么说?

生:我应该感到不自卑才对。

师:这样说就不对了。(众笑)把“不”字放到句子前面一点,再说一遍。

生:我不应该感到自卑才对。

师:这样说才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我感到自卑是不对的。

生:我不会感到自卑才对。

师:你们这样说都是对的。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读法、说法就不一样。

【赏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这种个性化的行为并不排斥教师的引领,即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而有技巧肯定不等于唯技巧。对于篇、段、句的朗读指导,教师一般可以从语气、语调、语速方面入手;至于涉及重点词语,教师往往可以指导学生重读或轻读。然而教师不可贪图快捷省事,直接告诉学生具体怎么读,否则学生一旦离开了教师的指导,还是不知如何朗读。如果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过分注重技巧的灌输,那么学生会因为缺乏理解而不能表达真情实感,进而会处于矫揉造作的状态之中。反之,如果教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文本的内涵,体验文本的情感,那么学生朗读时自然就会有所变化,这种变化一定包含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特级教师薛法根通过提问让学生产生朗读的对象感,学生根据回答的需要把关键词语读成重音,或者通过换词朗读比较,把一个简单的课题轻易地读出了多种理解。

【片段三】想象读(张康桥《望月》)

师:你觉得这里的月光像什么?

生:她像一缕缕银丝从天上飘下来。

师:如青纱漫舞,真美!

生:月光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师:如孩子在嬉戏。

生:月亮像一把剪刀,因为芦荡、树林的黑色剪影正是被月光剪出来的。

师:月光如剪刀,剪出最美的图案。

生:我觉得月亮像一盏灯,它照亮了江面。

生: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我觉得月亮倒像是一位出色的画家。

师:月亮画出了江上美景图。你还听到了什么?

生:月亮行走在天空的脚步声。

生:两岸树林里发出的沙沙声,还有江水的流动声,汇成了一支美丽的《月光曲》。

生:月亮安详地吐洒着清辉的声音。

师:这是月光流泻的声音。

生:我仿佛听到了那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跳动的声音。

师:那跳动着的光斑仿佛是一串串音符。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指名配乐读,读得非常美。读完后掌声雷动)

【赏析】很多课文意境优美,教师可引领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将静止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而后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从而真正走进文本的意境之中,甚至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作者笔下的某个角色,他们就能如临其境,那么把文章读出味来也就容易了。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展开大胆想象,还要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特级教师张康桥引导学生从“你觉得这里的月光像什么”“你还听到了什么”两方面,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展开想象。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赏析,读出了月亮的形、情、趣、意,读得韵味十足。朗读是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文中描绘的情景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地从脑海中映过,是对作品内在意境美的再创造,学生对作品的思想与情感的把握就会更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品味语言,体验文本情境,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进一步培养审美能力。(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猜你喜欢

重音自豪赏析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谁能比我更自豪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单纯 平凡 自豪
基于重音理论的英语听力学习策略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顽强自豪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