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图书馆申请专利分析

2015-05-25邵思蜜

现代情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申请专利国家图书馆专利权人

邵思蜜

(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部,北京100081)

中外图书馆申请专利分析

邵思蜜

(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部,北京100081)

本文对我国及世界图书馆作为专利权人所申请的专利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由于行业特点,各图书馆专利申请量不高,但近年来专利申请量有所提升,我国在国际图书馆专利申请中排名靠前,说明我国图书馆人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强。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申请专利多集中在数字图书馆领域,并多与企业合作申请,世界图书馆申请专利也有类似趋势。由此提出了我国图书馆在专利申请领域应注意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图书馆;图书馆专利;专利分析;SIPO;Thomson Innovation(TI)

专利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及最富经济价值的部分[1],专利的持有量反映了专利权人的科技创新能力,图书馆类专利也是如此。自我国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国内众多图书馆基于自身的工作申请了一些专利,部分专利对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学者对我国图书馆人申请的专利以及涉馆专利(专利内容与图书馆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2-4]。但是这些文章将图书馆作为专利权人所申请的专利与其他机构和个人申请的专利合并分析,而未对我国图书馆所申请的专利主要集中在什么领域,发展态势如何,在国际上处于何种地位等课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对图书馆作为专利权人所申请的国内外专利进行系统清洗与分析研究,旨在发现图书馆所涉及领域的研究趋势及自身优劣势,认清方向和目标,以期对我国图书馆的未来技术研发及专利申请等方面提供借鉴。

1 专利检索及数据获取

针对我国图书馆申请的专利,本文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SIPO)“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5]进行专利检索与分析。使用检索式:申请(专利权)人=(图书馆),共检索到83条数据(检索日期2014年10月9日),将其加入到同系统的分析工具中,经过公告去重,并去掉专利权人非中国的专利,共67条,进行统计分析。在数据清洗过程中采用曾用名与现用名合并,子母公司合并的原则。

世界图书馆申请的专利采用汤森路透公司的Thomson Innovation(TI)专利平台进行检索和分析[6],检索范围为全选,即包含了WIPO、美国、欧专局、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组织的授权专利和申请专利,还有亚洲主要国家如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以及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的专利;并同时检索以上范围内的德温特数据(DWPI)字段。使用检索式PA=(library NOT craig ADJ library NOT silicon ADJ library)检索到479个DWPI同族共823条专利(检索日期2014年11月17日)。应用TDA、EXCEL等工具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分析作图。

在本文所述的检索范围内,检索到的专利权人除图书馆外,还有企业和高校等,这些申请人或是由于公司名称中出现了图书馆字样被检索到,如书生集团子公司“北京书生数字图书馆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或是作为图书馆的合作申请人被检索到,如深圳市海恒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等。出于对数据库检索结果事实尊重的考虑,仅将结果中与图书馆业务完全不相关的企业数据舍弃,如Silicon Library Inc公司(主营半导体产品)等,而保留与图书馆业务相关的申请人数据并加以分析。

2 专利分析结果

随着世界技术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纷纷开展专利战略研究,而其核心正是专利分析(Patent Analysis),以期从战略层面布局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2.1 我国图书馆申请专利分析

对于我国的图书馆申请专利分析而言,专利权人的分析、专利趋势的分析、专利类型与法律状态、专利技术布局分析都相当有必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国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作为我国惟一的国家图书馆,在专利申请数量上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以其为例分析图书馆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活动的水平、发展的过程及发展趋势等问题。

2.1.1 专利权人分析

专利权人是专利权的主体,对其进行分析可有效掌握该技术领域的分布及发展情况。首先对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位的专利权人进行申请量的分析,如图1所示,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位的为国家图书馆,随后为书生集团。此集团成立于1996年,致力于纸本资源的数字化技术,其申请专利属于涉馆专利,且以数字图书馆领域为主。此文目标在于分析图书馆作为专利权人所申请的专利,但书生集团在检索结果中的出现提示了笔者,数字图书馆相关技术虽然应用于图书馆,但其技术创新过程可能是由企业独立完成,故在本文2.2.4部分对世界数字图书馆专利的专利权人情况进行了简单检索和分析。

图1 国内图书馆专利申请量前十位专利权人统计情况

同时,在对专利权人合作关系的分析中发现(如表1所示):图书馆与企业或高校共同申请的专利共25个,占了总申请量的37.31%,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也就是说在图书馆进行技术创新时,由于其自身科研能力的限制,往往需要与科研单位或生产单位合作。从表1也可以看出,一般图书馆倾向于与同一家机构合作,如深圳图书馆与深圳市海恒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申请了5个专利,而广州图书馆也与此公司合作4次;只有国家图书馆,分别与4个机构进行过合作。在主要的合作者中,深圳市海恒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明显成为最受图书馆欢迎的企业,他分别与5个图书馆进行过合作,共合作申请了12个专利,此公司是图书馆RFID系统集成服务的领袖企业,因此有机会与图书馆进行多次合作,从专利数量来看,此公司在与图书馆的合作中进行了技术创新,从而使企业与图书馆实现了双赢。

表1 专利权人合作分析

2.1.2 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我国实施专利权法以来,重庆市图书馆于1985年申请了本领域第一个涉馆专利。其专利名称为“采用U型或L型传送通道的垂直-水平方向物体传送系统”,该专利有效提升了国内图书馆馆藏书籍的传送效率,为该领域的技术升级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这也说明当时重庆市图书馆在专利保护意识方面很超前。但是这仅是个别现象,2005年之前图书馆作为专利权人一共只有13个专利申请,说明图书馆人的整体专利保护意识不强,也显露出创新研发方面的动力不足。2005年之后,随着IT技术的进步及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开展,图书馆人在创新动力和能力方面不断加强,专利保护意识也逐步提高,从专利申请量方面可见一斑,见图2所示。

图2 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位专利权人按年份申请量

2.1.3 专利类型与法律状态分析

在检索的结果中,国内图书馆申请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分别占52%、39%和9%。与涉馆专利作同型对比可知,其发明专利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而涉馆专利的检索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专利为实用新型[2]。从图书馆申请专利的法律状态分析可知:有效专利为35个,失效专利有19个,未决专利8个,撤回3个,驳回2个,专利权有效的专利超过半数。由此可知,虽然该领域专利申请的数量偏少,但在专利申请的质量水平和法律保护意识方面都较为不错。

2.1.4 专利技术布局

在检索到的专利技术分类中,IPC大类G06(计算;推算;计数)占总数的36.97%,排在第一位,H04(电通信技术)排在第二位,占13.69%。在IPC大组的统计中(表2),可以看出排名前三位分别为应用于现金核算、数字计算的处理设备以及电路系统,说明在图书馆申请专利中,关于数字化、计算和数据处理是比较主要的创新热点及发展趋势。从各个主要专利权人申请专利的技术分类分析结果可知(图3):书生集团申请的专利主要集中在G06和H04两个大类,而其他专利权人申请专利的技术分布则比较平均,书生集团的研发重点集中于纸本资源数字化技术领域,这也是该公司立足并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表2 我国图书馆申请专利申请量前11位的技术领域

表2 (续)

图3 主要专利权人技术布局

2.1.5 国家图书馆专利分析

国家图书馆在专利申请方面起步较晚,1990年以北京图书馆名称申请了3个外观设计专利,1991年申请了第一个实用新型专利。但是在2006-2012年间,国图基于国家古籍修复及纸张处理方面的业务需要,紧抓契机不放,关注核心研发,积极创新开拓,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并在该领域(D21)以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作为专利权人申请了大量具有实用性及前瞻性的专利(图4),同时也奠定了国图在古籍保护领域的领先地位。

图4 国家图书馆专利按申请年划分的技术布局

2001年10月,“国家图书馆二期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基础工程”经国务院批准立项,之后在国家图书馆新馆内建成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中心”。随着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开展,国图在数字图书馆方面进行了很多的科技创新,2008年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申请了3个发明专利,涉及数字资源、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等范畴。2013年,国图作为独立申请人又申请了“基于服务端运行的面向多终端的媒体资源同步方法和系统”以及“面向多终端的媒体资源同步方法和系统”两个发明专利,现处于实质审查阶段,其发明是以服务读者为目的技术研发,可见用户导向是科技创新及员工职务发明的重要动力。

2.2 世界图书馆申请专利分析2.2.1专利权人分析

分析世界图书馆作为专利权人所申请的专利可知(图5),排名前两位的专利权人是图书馆局和大英图书馆,他们所申请的专利数量占总数的45%,其他专利权人申请的专利数量远小于以上两个机构。图书馆局是麦尔威·杜威于1876年创建,主要生产图书馆所需要的家具及设备,在上世纪初一度成为图书馆一站式采购中心,此机构向图书馆提供书柜、卡片纸、目录柜和公文格等设备以及服务,因此他所申请的专利也集中在图书馆设备领域,他们的许多发明奠定了现代图书馆工作的基础,其设计至今为很多图书馆所采用[7]。

图5显示,排在第三位的是中国的书生集团,第四位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由于外观设计未被包含在TI数据库中,所以国家图书馆的排名位于书生集团之后。随后是国际图联,其后的新科位识系统私人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是共同专利权人,他们共同申请了11个专利(同族归并)。由图5也可以看出,对于专利家族的布局来说,大英图书馆所申请的专利在同族扩展后数量几乎翻倍,书生集团同族扩展后数量更是归并同族专利的3倍以上,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专利进行同族扩展后数量也倍增,说明他们都非常重视专利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布局。

图5 图书馆专利申请量居前十位的专利权人

分析主要专利权人所申请的专利年代发现,图书馆局拥有的专利公开日期是由1899-1941年,大英图书馆拥有的专利公开日期是由1985-1995年,即在检索范围内,最主要的两个申请人的活跃时期都在20世纪。2000年之后的专利公开数量总体也比较少(图6),与中国专利的发展趋势相似,也是在2006年之后出现一个小高峰,但年度公开量也未超过30个。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及研发工作还有待提升,以便尽快掌握核心竞争力。

图6 近15年图书馆专利公开趋势

2.2.2 地区分布

从研究世界图书馆申请专利的地区布局可以看出(图7),美国排在第一位,其后是中国、英国。对比不同时期的地区布局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申请国的专利分布情况(图8)。1995年之前,该领域的专利主要分布在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其他国家只占不到20%的份额。而1995年之后,中国成为最主要的申请国,随后是美国、WIPO以及日本。说明从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人在专利保护方面还是走在世界同行前列,在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的图书馆抓住了这个利好时机,积极创新,锐意进取。

2.2.3 技术布局

由于检索到的专利公开时间跨越了整个世纪,在这期间

图7 世界图书馆申请专利的国家/地区分布

图8 1995年之前及之后的图书馆专利优先权国家/地区分布

内,全球技术经历了不止一次巨大的飞跃,所以考察专利的技术布局也需要分时间段来分析。在1995年之前(表3),最主要的技术领域在于复印和扫描领域,主要由大英图书馆申请。从前十位的专利技术领域可以反映这一时期图书馆所应用的主要技术。而在1996年之后(表4),处于第一位的技术领域则变为数字计算及数据处理,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其对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当然图书馆领域也紧跟时代潮流,最好的体现就是数字图书馆技术成为现代图书馆技术的最主要研究热点。

表3 1899-1995年图书馆专利申请量居前十位的技术领域

表4 1996年至今图书馆专利申请量居前十位的技术领域

2.2.4 数字图书馆专利分析

在对上述检索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到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图书馆作为专利权人所申请的专利总量较少,而数字图书馆相关专利的申请数量近年来有所增长,笔者为了考察数字图书馆技术的专利权人情况,在TI检索平台中对数字图书馆的相关专利进行了检索。为求检索结果格式规范且数据清洗方便,选择德温特数据来源,在德温特摘要中的用途(USE)字段进行检索,检索式如下:USE=(mobile ADJ2 librar*)OR USE=(net-librar*)OR USE=(network*-librar*)OR USE=((digital OR virtual OR internet OR electronic OR online OR on-line)ADJ2 librar*)OR USE=(e-librar*),检索日期为2014年11月17日,检索到535个DWPI同族专利共1 292条专利数据。

对检索到的数据进行德温特专利权人代码的分析,发现排名前五位的专利权人为IBM、富士通、理光、NEC日本电气公司、日本电信电话公司,均为世界著名的电子通讯类企业,且有四位是日本公司。说明主要的数字图书馆技术研发是在电子通讯类企业完成,图书馆缺乏关键的研发能力。但图书馆可以与企业合作,在应用领域进行技术创新,打造适合自己的产品和应用。通过分析数字图书馆专利主要的技术布局(表5)可以发现,G06F0017仍是最主要的技术领域,这与图书馆所申请专利的领域相同(表2、表4)。

表5 数字图书馆专利申请量前五位的技术领域

3 讨论与总结

根据上述的检索和分析可以看出,图书馆所申请的专利总体来说数量偏少。就我国的情况来说,图书馆人申请专利的数量与其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之比远远小于一般学术单位以及企业[2]。当然由于图书馆的性质所限,作为一个公益性机构,更多的是承担社会责任,所以在创新动力及研发精力方面受限,且由于其服务机构的特性,人员的科技水平普遍偏低,创新能力不足,所以导致图书馆申请专利数量较少;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图书馆人对专利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图书馆人应加强对专利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强化专利保护的意识,重视已有专利的保护和知识产权的转化。另外,在图书馆的工作中,除了图书馆自身建设需要的技术发展外,更要注重读者需求的开发以及读者体验的提升,以此作为图书馆科技研发的增长点和不绝动力。

在对比国外的图书馆专利情况时,除了看到问题,我们也看到了机遇,同时充满信心。我国自21世纪以来,图书馆申请专利已经在国际排名靠前,说明我们研发实力不俗。针对图书馆的机构性质,需要在增加图书馆人自身的专利知识和增强保护意识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同企业的合作,优势互补,积极发展有利于提升读者服务体验的技术和应用,在图书馆出需求、企业出技术的合作方式下,相信能实现二者的双赢,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李晓壮.中国专利申请状况的映射关于科技创新动力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323-5.

[2]黄传生.图书馆专利状况与发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13-7.

[3]吴静.我国图书馆专利现状与发展[J].现代情报,2013,(3):139-41.

[4]常飞,刘晓庆.CNIP视角下图书馆技术态势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5):50-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EB/OL].http:∥www.pss-system.gov.cn/sipopublicsearch/portal/index.shtml.

[6]REUTERS T.THOMSON INNOVATION[EB/OL].https:∥www. thomsoninnovation.com/login.

[7]郑永田.麦维尔·杜威与美国公共图书馆运动[J].图书馆,2011,(4):45-50.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Patent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braries as the Assignees

Shao Simi
(Reference Department,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This paper provided analysis and comparision of patents whose applicants are Chinese and foreign libraries.The study has found that though the number of these patents is not high,it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The number of patents of Chinese libraries has won a prominent position,showing librarians'improving consciousnes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IPR).On the other hand,most of Chinese libraries'patents have focused on the field of digital libraries in recent years,and come from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libraries and enterprises,the same trend as foreign libraries'patents.Finally,this paper pointed out some problems to be noted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Chinese libraries in the field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brary;patents of library;patent analysis;SIPO;Thomson Innovation(TI)

10.3969/j.issn.1008-0821.2015.03.018

G252.8

A

1008-0821(2015)03-0097-07

2015-01-04

邵思蜜(1983-),女,馆员,博士,研究方向:科技参考咨询及用户信息素养培养。

猜你喜欢

申请专利国家图书馆专利权人
基于动态博弈的企业专利诉讼研究:动机与诉讼收益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Joseph F. Engelberger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考论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对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拒绝许可行为的反垄断规制
国家图书馆藏吴奕杂剧二种略考
以美国及台湾地区的知识产权管理经验解读专利纠纷谈判策略(上)
外观设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