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对中学诗歌教学的启示
2015-05-13王洪龙
王洪龙
【摘要】文章运用接受美学的核心理论,联系当前农村中学诗歌教学的实际,阐述了如何改变封闭式枯燥无味的诗歌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想能力的发展,大大提高诗歌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体会到诗歌的魅力。
【关键词】接受美学;诗歌课堂;美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些学者认为文学作品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行为中才能获得现实的体验。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将这个理论用于平时的诗歌教学中,就可以转变传统死气沉沉、唤不起学生兴趣的诗歌课堂,变诗歌教学由教师唱独角戏为学生共同参与,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唤醒学生情感体验的敏感神经,从而活跃诗歌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由此我认为,接受美学对中学诗歌教学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把握好朗读的整体效应,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都要朗读,但最适宜于朗读而且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要数诗歌了。
毋庸置疑,以朗读为主的诗歌教学手段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尽人皆知,但许多人不知不觉陷入误区,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目标简单化、教学观念保守以及教学方法陈旧等情况。结果导致了学生只会单纯地朗读而不会带着丰富的感情诵读,因而就体会不到诗歌的韵味和精髓。而“接受美学”就充分注意到情感(信息)交流在文学接受过程中相互影响作用。那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通过朗读来完成这一步呢?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整体效应。
(一)教师的主导性示范性作用
众所周知,课堂就是师生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出色的语文老师应该像优秀的导演能够把自身的主导性、示范性充分展示,将学生带入优秀的作品中去,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才能改变语文课堂的枯燥无味,要做到这点就需要老师加强自身的修养苦练基本功。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有一桶水。在一次公开课上,我讲授的是李白的《蜀道难》,如何将这么一首难懂的思想深邃,同时又是千古传诵的优美诗篇让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呢?我经过认真琢磨,终于采用了示范性朗读这一既古老又有效的诗歌教学方法,我用几天的时间仔细聆听名家的标准朗诵深入模仿传情的肢体语言,恰到好处的表情展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场师生都被我激情的朗诵带到了李白诗作中的动人心魄的奇险与壮伟的大自然景色之中,留给他们回肠荡气之感,那些山高水急、林木荒寂、悬崖峭壁的景色历历在目,仿佛置身于众仙列神之间,与他们欢聚一堂,共聊国是家事。至于文章本身的结构、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色皆属于次要,试想这种课堂氛围怎能让学生感到诗歌教学的无趣呢?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诗歌重在引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懂字义,达到熟练背诵。正如叶圣陶指出的:“诗歌朗读要像戏剧演员念台词那样感情充沛、抑扬挫、以意逆情、以情动容,激昂时还它个激昂,委婉时还它个委婉。”
值得一提的是情感体验阶段只是诗歌教学的起动阶段,学生得到的是表面肤浅的东西,要使学生领悟到蕴含在诗歌中深刻的思想艺术性还需要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补充“未知”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
接受美学从接受的广度和深度指出了接受的复杂性。认为一部作品的全部含义以及它的价值是不可能被读者全部掌握的。特别是文艺作品,它的语言具有不确定性,作品中充满了“空白”或“未定点”,读者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填补。因此,作品的意义是逐渐被读者挖掘出来的。
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我们知道他们有强烈的形象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应合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引发他们的想象,丰富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发扬个性,调动学生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允许他们在“瞎想一气”中打破常规思维而另辟新意。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就会在这瞎想中得到发展。而诗歌又是一种特别富有想象与联想的艺术。“精骜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搅四海于一瞬”。
三、抓住诗歌意象的“意”,启发学生多向思维能力
在我国传统诗作中意象往往直接拼和,没有第三媒介,起连接作用的虚词也常常被省略,因而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变得具有不确定,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允许把它凝固起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从“意”的方面寻找引发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去理解美、创造美,体会诗词中意犹未尽的余味。
如元代马致远的千古名作《天净沙·秋思》中要表达的是诗人旅居之苦、思乡之切的情感,这种话题的作品可谓数不胜数、可贵的是作者另有创意。他在短短的二十八字中却有条不紊地排列多种意象而且不用一个连词,但却能准确抓住它们的特点如“枯、老、昏、瘦”等,这些独具特色的景物中包含着诗人无尽的凄凉悲苦,让历代的读者无不为之动情,深切领悟“断肠人在天涯”的无奈与心酸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也许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最好例证吧。
总之,应用“接受美学”于中学诗歌教学应根据具体学生思维特点,充分利用诗歌作品的情感性和形象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审美情感教育既当作教学手段又作为教学目的,把培养学生想象力升华到培养审美想象力,把培养表达力升华到培养审美表达能力和审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朝龙.接受美学述评[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4).
[3]张天喜.诗歌的朗读[J].中学语文教学,1999(6).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