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

2016-08-23章玉芳

考试周刊 2016年57期
关键词:设问接受美学文本细读

章玉芳

摘 要: 文章借鉴接受美学的观点,从文本细读入手,从“设问引情,填补空白;揣摩感悟,注重细读;点拨领悟,注重质疑”三个方面,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文本细读 设问 填空 质疑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现今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却面临程式化、功利化、无效化的困境。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基本是按解题,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初读课文,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分析结构、段落层次、大意;总结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课堂练习或布置作业这几大步骤进行。在该模式下,学生感兴趣的不在于作品本身,而在于作品的背景和作者介绍,学生所掌握的不是一种阅读文本的方法,这就大大妨碍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和对特定语言的体验。语文阅读教学的功利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文本的选择和分析上。当前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是讲解重点。对于一些现代的文学作品,大都只抓经典名篇精讲精练,其余的或泛泛而谈,或仅作自读。在作品解读上,很多教师过于依赖教学参考用书,不愿通过细读文本自己提炼。阅读教学无效化,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阅读表现上。部分学生对文本阅读总是抱有一种本能的抗拒情绪,认为阅读情感再丰富也不及解题技巧的提高来得重要。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是相对理解和接受者而存在的,文本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无限开放的世界。没有学生对文本的真正参与,真情体验,真切感悟的阅读教学是荒谬的。反之,离开了特定的审美客体“文本”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活动①。就特定的文本而言,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学生引导到文本中去,让他们从中接受熏陶、感染,发挥想象、创造力。同时,文学文本“不只是表面句子所构成,还有体现在话语中的深层意义”,文学阅读“是读者借助想象创造的一种想象话语,实现文本独特的意义指称,揭示话语背后的隐喻或象征意义”,不同对象的阅读主题在理解和接受文本意义时是不同的。

语文阅读教学就在这种对文本的冷落和疏离中,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本文从西方接受美学的角度,从文本细读入手,对上述问题作有益思考。

一、设问引情,填补空白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文本阅读教学对话的展开过程中,教师针对文本的情感内涵抛出预设的问题,或者根据学生对文本阅读接受的反应状况随机生成问题,以之为中心任务驱动学生深入探寻文本情感世界。文学文本阅读教学对话是一个具有探险色彩的动态过程,教师的设问起到推动作用,它促进学生更透彻、更显豁地感知文本情感。教师的设问语,应讲究情感修饰,密切联系文本的情感内涵,呼应学生的阅读反应。通过情感渲染,教师的设问语才能更有力地抓住学生对话和交流的欲望,从而把阅读解读引向深入,这是提高文学文本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接受理论强调文学文本是“召唤结构”,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文本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动力性和开放性,从而促使读者积极地填补“空白”。文学作品的“空白”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作者对一些情节作了合理省略,形成情节空白;二是作者在行文时不直抒胸臆,形成情感空白;三是作者运用双关、借代、婉曲等修辞手法,形成文字空白。学生可以依据上下文、生活常识、补充资料等,发挥想象,批文入情,涵泳体味,挖掘、填补“空白”②。

试举一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题中有“为……所”这一句式,教师可以先解题,然后要求学生用这一句式逐节概括内容:茅屋为秋风所破,诗人为群童所欺,茅屋为秋雨所浸,诗人为秋雨所困,诗人为天下寒士所想,这一初读环节既对“为……所”有所了解与巩固,又对文本内容有了全面了解。

二、揣摩感悟,注重细读

阅读要重视对语言的分析、揣摩、感悟。文字作品是由文字堆积而成的,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是思想的载体。阅读就是解读“文字密码”,获得内在意义。阅读教学是在引导学生破译密码的同时,学习作者编制密码的方法,从而培养语文素养,受到思想教育。阅读以语言文字为凭借,读者从语言文字中获取信息后,需要进行两个层面的信息加工,一是把语言文字具化为形象:二是在形象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获取更深层次认识,即透过现象抓本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细读词语。要求他们对那些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形似字、多音多义字,勤动手查字典、词典以求理解。特别是对那些多义词,更应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作用。课文中的重要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读品味。

例如:宗璞《紫藤萝瀑布》中的“流”字贯穿全文。第二段中“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此处第一次出现“流”字,紫藤萝像瀑布一样流动,让学生感受到藤萝花开得繁盛,充满活力、动感的特点。第七段“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此时,藤萝花的光辉,散发的芳香,焕发的勃勃生机给作者带来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作者的心已经与眼前的花景融成一气,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第九段“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流向人的心底”的是作者的深入思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第四处的“流”字与第一处的“流”遥相呼应,既描写出紫藤萝瀑布的花开繁茂壮观特点,又暗示生命长河的永动不息。四个“流”字,把藤萝花的特点,作者赏花时感情和由花引发的人生哲理的思考串联,文脉通畅,凸显主旨。

文本阅读,除了细读词语外,还要细读句子。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注意一些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关的句子,而且要学生特别注意体会一些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文章中的有些句子,除有表层含义外,还具有深刻的内涵、深透的意蕴,即深层含义。一般地说,那些能表现文章主旨的,蕴含深刻哲理的,具有象征意义或表达某一思想感情的句子,往往具有深层含义。对于这样的句子,我们应多角度地反复推敲、理解,才能把握文章主题。

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还应联系文章的思想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写作背景,不能任意猜想、主观臆断。季羡林《幽径悲剧》中那一棵毁于愚氓之手的古藤萝“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只有哭泣,哭泣,哭泣……”,为何要反复写藤萝的“哭泣”?物本无情,作者把物拟人化,赋予物人之情,古藤萝是真善美的化身,在古藤的哭泣中蕴含对愚氓灭美的控诉,对世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不关注美被毁灭的失望。课文最后:“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为何要反复“偏偏”、“奈何”与“永远”?联系文章的写作时间“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三日”,这一棵藤萝毁于写作时的“今年春天”,“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居然还出现“愚氓灭美”的现象,对于灭美的现象世人也不关心,而作者是个特例。反复运用这些词语,读者仿佛听到作者呼唤民众提高爱美护美意识的声音,看到了作者永不放弃揭露悲剧,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形象。品读这些句子,加深了读者对灭美现实的思考:作者写悲剧意味着必须消除愚昧,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使真、善、美得到维护和弘扬。

三、点拨领悟,注重质疑

宋代张载提出:“在可疑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文本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内涵的理解产生困惑或提出质疑,或者面对教师的有深度的提问而悬宕未能破解时,教师以精要的解析阐释,为对话的持续进行而铺垫,以使学生最终领悟。这体现了对话中师生的互动,发挥了教师在对话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解疑,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解疑,要把握恰当时机。除了教师主体直接为学生解析文本的疑难点之外,亦可启发学习同伴尝试答疑,而后教师进行评点、纠正,这可使阅读教学对话更活跃。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苏教版初中课文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最后一段:“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初读很顺口,课堂中我让学生再读读,想想,把修饰性的词汇去除,找句子主干:“文学是门”,问题就出现了,有了问题怎么解决?再读文本,从文本中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根据前文内容可知:门里有不了解的世界,文学也是一个未知世界,有着大自然和人世间新奇美妙的景象。最终,学生把这段文字改成了:“文学确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只要你走进这扇文学之门,就不会空手而归。”或“文学之门的确是神奇的,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这篇课文是节录,最后一段原文中也没有,这样的小小改动不会冒犯作家。

阅读对话中,学生对文本的接受与反应,对同伴、教师的阅读认知的反应所产生的疑问,往往有疏、密、深、浅、正、误之别;教师面对学生的“疑”,要经过判断、比照、筛选,从中发现有深度阅读价值的“疑”组织对话,以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内涵的理解。

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一些学生小学时就背诵过,题目是《早春》,初一课本里同一首诗,题目多了“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有学生就提了这样的问题:同一首诗,为何有两个题目?早春,读之朗朗上口,为何初中课本要在诗题上多加几个字?如何解决问题?还是“读”。读“早春”,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理解“呈”的意思。当学生理解“呈”字的意思是“呈送”时,就有学生回答了,小时候读这首诗只关注早春美景“草色遥看近却无”,现在完整的诗题除了告诉读者诗歌描绘早春之景外,也告诉了读者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诗送给张十八员外,希望好友走出家门,感受早春气息,珍惜早春这最美好的时光。

以上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从文本细读入手,从“设问引情,填补空白;揣摩感悟,注重细读;点拨领悟,注重质疑”三个方面,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的一些思考,抛砖引玉,希望同仁能够见仁见智。

注释:

①立足文本—中学生阅读教学圣地.

②美学理论对语文阅读的启示.

猜你喜欢

设问接受美学文本细读
历史课堂的双翼:设问和史料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浅谈设问教学的作用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