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丽水科技银行
2015-05-11巫剑飞
巫剑飞
摘要: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金融制度、金融政策、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全面战略部署,表示要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服务科技企业最直观的一项工作,而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里最为重要的一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银监会等部委2014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其中第一大点第一条就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高新区等科技资源集聚区新设或改造部分科技分(支)行,对相关申请优先受理和审核。由此可见,研究科技银行在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对发展地方科技金融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丽水科技银行;发展;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7007801
1丽水商业銀行支持科技型企业存在的问题
丽水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的是:一是贷款期限主要以短期和临时性贷款为主,几乎没有中长期贷款,贷款周期长则一年,短则一两个月,当前企业自有转贷资金一般不足,往往需要寻求社会借贷,如果银行不能确保转贷成功,临时高息借贷一旦无法及时归还转为长期借款,企业将很快陷入高利贷泥潭,不稳定因素随之出现。而市级应急转贷基金从2013年5月停运,开发区只能另设2000万转贷基金勉强满足重点帮扶企业转贷需求,虽然市里引进社会转贷基金,但准入条件较高,困难企业无法进入,即使能够进入,成本也高。
二是银行变相抽贷压贷情况普遍。银行对企业放贷的门槛提高,主要表现形式有:(1)以上级银行规模压缩为由直接压缩企业贷款,要求企业降低贷款规模、写保证等,每年压缩一定比例的贷款。(2)要求自然人参与企业贷款签字,如董事、股东的家属都参与企业贷款,部分股东家庭意见不一的,就无法贷款。(3)提高保证门槛压缩贷款,一笔贷款需要数家企业“多对一”担保。(4)把对外担保额度从授信额度中扣减,等等。银行资金收紧后,部分企业无奈选择民间融资平台(包括民间高利贷),加剧企业生存危机。
三是银行对企业和其他银行的信任度很低。当前,丽水范围内企业面临异常严峻的担保链问题。据调查,在银行有贷款的企业约90%有担保链关系;同时,大部分企业也都涉及互保或联保,保守估计,56家涉危涉困企业所涉及的第一担保圈就有一百家以上企业。银行之间、银企之间不信任问题日益加剧,导致银行惜贷不贷的情况极为普遍,对于企业走出困境极为不利。
2杭州银行科技支行主要经验
政策上,杭州银行主要有五个“单独”值得借鉴:单独的客户准入机制、单独的信贷审批机制、单独的风险容忍政策。单独的客户准入机制:引入单独的信贷打分表,成立科技支行专家咨询委员会,实施联合信贷评审,重视“先进技术、商业模式、先进人才和前瞻性市场”;单独的信贷审批机制:采取“风险管理前移”政策,由杭州银行总行派出专职审批人员等风险管理岗位人员;单独的风险容忍政策:不良贷款风险容忍度3%(杭州银行全行的不良贷款容忍率为1%);独的业务协同政策和单独的专项拨备政策。总行除派出专职审批人外,还为支行配置业务创新、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等岗位,支持科技支行设立业务管理部,把创新与管理放到一线,为科技支行做大做强提供了组织保障。这五个“单独”使得杭州银行科技支行相对于其他传统银行有了很大的灵活性,放大了客户的范围,加快了审批速度,同时引入期权股权收益丰富了杭州银行的盈利手段,为杭州银行抢占科技型企业这块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风险管理上,杭州银行有两点对它拓展业务大有帮助:一是客户评估“两头兼顾”。在进行信用评估时,科技支行既考虑传统银行调查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财务信息和硬信息),也考虑企业技术、产品、营销模式和竞争对手等因素(主要是非财务信息和软信息),以便在评估其潜在风险的同时,发掘其潜在价值。二是重大项目联合评审。科技支行建立由技术专家、政策专家、信贷专家和投资专家等组成的联合信贷评审委员会,参与重大信贷项目和业务的评审,弥补科技支行在科技领域专业知识方面的局限性。
3对丽水发展科技银行的相关建议
根据杭州银行的情况,结合丽水经济发展的实际,我觉得可以考虑以下问题:一是在政策上,监管部门要鼓励科技支行“先试先行”。银行对于企业不愿放贷的主要原因是风险和收益不匹配。一方面,受制于科技金融的政策性向导,银行拿不到高额的利息收入,也不像VC风投那样可以享受企业成长的收益,另一方面,却要承担企业轻资产无抵押物的巨大风险,这导致很多银行不愿意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可以借鉴硅谷银行的发展经验,允许试点银行在一定条件下小范围持有企业股份,通过股权收益来覆盖贷款风险。例如,允许科技支行在对科技型企业贷款时进行少量债转股,使银行能够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价值增长。审批方面,适度放权给科技支行,做到急企业之所急,尽量做到放款程序短平快。
二是要完善信用体系的建设,使科技支行的放贷的时候做到有据可查,有理可依。杭州银行科技支行之所以能够在浙江把科技企业业务做得遥遥领先,离不开政府、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多方合力协作,牢牢掌握了企业的信息,释放了潜在风险。政府部门应该努力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做好网络服务平台,使企业的信息公开透明,便于银行更好的掌握核心信息。政府可以搭建一些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融资、交流平台,并通过这种平台运作方式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共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三是要注重人员配备。科技银行员工需要有金融和机器人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等专业的复合知识背景,具有较强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参照杭州银行的做法,把银行客户经理进行分组,比如机器人产业放贷小组、绿色合成革放贷小组、生物医药放贷小组,然后各个小组定期进行比较,展开竞争。科技银行最难的一环便是如何去评估风险和收益,这方面,就需要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了解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和客户经理共同努力。人才是二十一世纪第一生产力,金融等高端领域尤其如此。
四是要鼓励科技银行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杭州银行先后推出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基金宝、投贷联动、银保联动等创新产品和模式,这为杭州银行在合理范围内开展更多的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更多有需要的企业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支持。创新是科技金融发展的灵魂,科技支行只有在管理体制、审批机制、业务模式、产品和流程上不断进行深入创新,建立和完善适应科技金融发展要求的复合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付剑峰,郭戎,沈文京等.如何发展我国的科技银行?——基于杭州银行科技支行的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04):9297.
[2]朱鸿鸣,赵昌文,肇启伟.科技银行是什么?——兼论如何建设科技银行[J].经济体制改革,2012,(03):163167.
[3]朱鸿鸣,赵昌文.科技银行中国化与科技银行范式——兼论如何发展中国的科技银行[J].科学管理研究,2012,(06):113116.
[4]张亚欣.对发展我国科技银行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3,(01):109112.
[5]王春蕾,王霞,曹颢.上海开展科技银行业务的经验借鉴与实施策略[J].上海金融,2011,(1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