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计算能力,发展思维品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015-05-06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周 星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在小学数学中,计算作为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是中低年级,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依靠计算,可以说,计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计算能力逐步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熟练”、“比较熟练”、“会”的三个层次。
一、讲清算理,夯实计算基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将算理和算法分割开来,比如直接告诉学生计算方法,满十进一。而在新课改下,教师会通过让学生摆小棒的方法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的研究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这样的记忆类似于记法规条文,更利于学生的具体应用,更好地夯实计算基础。因此教师应按大纲要求,创造恰当的教学情境,做到“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
例如,在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内容时,笔者运用插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算理,如下图。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34和28分别可以用三捆小棒和4根小棒、2捆小棒和8根小棒来表示。然后利用PPT展示,将图片中右边散放的十根小棒用虚线圈起来,让学生自行观察并思考下图中虚线和箭头的寓意何在?
通过图式结合的方法,解决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向十位进位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摆小棒的操作活动促进对算理的理解,以必要的提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位和怎样进位。再以列竖式的形式将算理与算法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对算理的运用做到举一反三。
二、加强练习,掌握计算法则
俗话说“:熟能生巧。”计算是一种技能,在讲清算理的基础,还应加强练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以多样化的训练形式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练习题,注意调动学生对计算训练的积极性,才能将教学目标一一落实。
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练习题,笔者设计如下:
1.直接写得数:11×20=_____;70×30=_____;40×25=_____;
2.下面的对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用竖式计算:14×26=_____;81×18=_____;45×34=_____.
4.实践应用:
(1)一辆客车可以乘车48人,28辆这样的客车可以坐多少?
(2)某工厂食堂每天中午要用去大米66千克,晚上用大米42千克,请问连续二个星期共用掉多少大米?
在上述习题练习中,笔者以不同类型的计算题使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都能有所收获,以多样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只要能坚持天天计算练习,以每天10分钟左右的5~10题专项计算题为宜,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三、有的放矢,培养良好计算习惯
在清楚算理和掌握计算技能之后,学生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还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是不看清就下笔,或是进位退位时丢三落四,这些因不良习惯而导致的错误已经成为困扰小学生计算正确率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总之,数学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与学生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解题的步骤、结果的验证以及公式的推导等都离不开计算。我们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做到精心安排、严格要求,就一定能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习惯。
[1]王彥青.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2.7:138
[2]孙怡青.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之有效作业案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