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浅探

2015-05-06江苏省新沂市北沟中心小学赵伯红

学苑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月光曲全文习作

江苏省新沂市北沟中心小学 赵伯红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习作,但大多数学生从一开始就对习作有一种畏惧感,而对习作感兴趣的学生恐怕是少之又少。在习作课上,“教”者喋喋不休,“学”者奉命而作。结果千人一面,万人一腔,这在习作教学中是经常见到的场面。如何使学生改“难写、苦写”为“易写、乐写”呢?笔者认为,只要设计好训练方案,优化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进行严格训练,小学习作教学是能够获得成功的。笔者在小学五、六年级习作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进行片段训练

习作教学从片段训练开始,能够达到强化某项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整体习作水平的目的。进行片段训练也便于学生练笔。习作片段训练应由遵循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律进行。如由写一些动物的形状、一些景物过渡到描写一些活动、场面等;由写一、两句话到写百十字、甚至几百字等。

在片段训练中,要突出开头和结尾的训练。好的开头能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读完全文。好的开头有如下几种方法:1.开门见山,点明题意。如《烟台的海》一文的开头便点明了处所,语言简洁明了。2.开头总述,统领全文。如《詹天佑》一文的开头总述了全文内容。写人的文章常用此法。3.设疑倒叙,引起悬念。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开头写“我”对许多人来追悼鲁迅先生感到惊异,然后写了鲁迅先生的四件事。4.描写人物,引人注意。如《小音乐家扬科》一文的开头对扬科的肖像进行了描写。写人的文章常这样开头。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这句话道出了结尾的重要性。出色的结尾能使本来已经写得很好的文章锦上添花,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总结性结尾,如《陶校长的演讲》。2.自然性结尾,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3.含蓄性结尾,如《小草和大树》一文的结尾引人沉思,耐人寻味。4.抒情法结尾,如《在祖国的蓝天上》。5.照应式结尾,如《月光曲》一文的开头。《月光曲》一文的结尾和开头相呼应,使全文结构紧凑。

同一篇习作的开头、结尾可以是变化多端的。如写《童年趣事》一文的开头有:1.抒情式开头:“我的童年是美丽的,也是……”2.倒叙式开头:“当我看到天真活泼的儿童时,我不禁想起了……”3.特写式开头:“一手抓剪刀,替狗理发……这就是儿童时的我。”写《放风筝》一文的结尾:l.想象类:“我愿是其中的一只,带着我的理想……”2.抒情式:“多么美啊!我想,连画家也画不出这五彩缤纷的图画。”3.叙述式:“这次放风筝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习作的开头和结尾各式各样,我们在这里只列举了常见的几种类型。

二、进行情境训练

课堂中的一些偶发事件常常是一篇文章的最佳素材,写出文章的“真”和“实”,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能不失时机地、别出心裁地转之为指导学生练笔,那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笔者的一位同事带着病容去上课,学生见她面色苍白,便在底下议论开了。当时她很气愤,提手惊拍了一下讲台。台下顿时鸦雀无声,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她。当她暗自庆幸“这一招真灵”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您病了吗?”又一位学生说:“老师,您输液了,是吗?”“对不起”“……”“老师不能再生气了,这样病就不容易好了……”面对着这些调皮的孩子,她露出了微笑,当然,微笑也布满了孩子们的脸。就这样,一堂语文课变成了习作课。题目是“老师,我想说……”,还没到下课,一篇篇流畅、生动的习作跃然纸上。

一只小鸟飞进了教室,早读课变成了“观赏课”。孩子们围着追赶,小鸟惊恐地飞蹿逃生。面对这场面,笔者没有批评大家,而是改言之:“多么有趣的早读课。”学生也一齐响应,当堂写出的文章生动、有趣。“孤立无援”、“四处碰壁”、“无可奈何”之类的词语也用上了,很多同学还直接以“如果我是那只小鸟……”为题,充分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一些学生对习作题的理解必能有独到之处。

三、教师“下水”,“有备无患”

教师“下水”投入习作,体验学生习作的艰苦,从而换取成功的喜悦。教师“下水”之后再指导学生,把自己怎样选材、下笔的亲身体会告诉学生。这一做法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下水文”一般采取片段的方式。教师应留一些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以免造成千文一面的现象。教师要注意“下水文”展示的时机,对一些容易的习作题,可先让学生写作后再下水,起到对照、修改的作用;对一些不易理解的习作题,教师可以在习作教学前自己先“下水”。在训练中,应注重因材施教、分层作业。一些“困难”生可只要求他们写一段通顺的话;一些“富有”生,可施加砝码,要求他们写真、写细、写活。习作讲评与批改也绝不要“一棒打死人”,而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长处。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把生活写“活”。从片段训练入手,辅之以情境和“下水”体验,就能使学生改“怨写”为“乐写”。在此基础上,我们教师再加强方法指导,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较快提高。

猜你喜欢

月光曲全文习作
全文中文摘要
全文中文摘要
月光曲
月光曲
青年再造
“传说”与“传记”
习作展示
构思精巧余味无穷 讽刺鞭挞淋漓尽致——再谈“虚荣”贯穿《项链》全文
《月光曲》中的景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