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鹜已远》连载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与辛弃疾

2015-08-15

学苑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琅琊山滁州辛弃疾

(八)

辛弃疾的心底,回荡着隐隐雷霆;临安朝堂之上,抗金之声激越高亢。那是宋孝宗立志雪耻的一段时间,抗金老将虞允文出任四川宣抚使,封雍国公,即将离京赴川,督师北伐。寰宇之内,四面雷声,五岳耸立,八荒呼应。辛弃疾一到滁州,立即大刀阔斧,厉行改革:其一,减免赋税。百姓历年积欠之租税,一概免除,小商小贩之赋税,减去七成。其二,鼓励农耕。给逃荒流民以土地、牲畜,钱粮,令其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农耕之余,练兵习武,时刻准备拿起刀剑,支援前线……

与此同时,他还组织民众,烧制砖瓦,砍伐林木,修建了两大建筑:一是在城内兴建了“繁雄馆”,相当于今天的“农贸市场”,其间店铺酒肆林立,四方商贾云集,交易繁荣活跃。二是在西郊兴建了“奠枕楼”,意寓天下太平、安居高卧,临风唱诵。“繁雄馆”意在追求经济繁荣,“建设物质文明”;“奠枕楼”意在追求盛世气象,“建设精神文明”。两幢建筑,如一对“双子星座”,矗立在滁州大地之上。工程告竣后,许多名士挚友登临送目,作文赋诗以记其盛。辛弃疾的好朋友周信道和崔敦礼各作了一篇《滁州奠枕楼记》,崔文曰:“自是流逋四来,商旅毕集,人情愉愉,上下绥泰,乐生兴事,民用富庶……”

辛弃疾还经常陪友人拄杖而行,攀登风光无限的琅琊山,慷慨悲歌,抒豪情,寄壮志。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夏日雾气蒸腾,冬天白雪皑皑,“峰峦密郁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据史书记载,琅琊名胜,辟于唐代大历年间琅琊刺史李幼卿。他在南山“凿石引泉,酾其流以为溪”,命名琅琊溪;在溪岸“建上下坊,作禅堂,琴台”。琅琊山上的琅琊古寺,即为李幼卿与僧人法琛所建造,初名宝应寺,后改名化禅寺,规模宏丽,景色绝美,鼎盛时期,僧人多达八百余人。唐宋以降,出守滁州的文人骚客,如韦应物、独孤及、李绅、李德裕、王禹偁、欧阳修等,都在这里留下了优美诗篇,以欧阳修《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最为著名……

一天,辛弃疾与好友李清宇登临奠枕楼,四面景色来眼底,天风浩荡吹征衣,李清宇即席填词一首,辛弃疾写下《声声慢·奠枕楼和李清宇韵》依韵奉和,“指点檐牙高处,浪涌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从乾道八年(1172年)到淳熙元年(1174年),短短两年间,朝政风云突变,形势出现了大逆转:65岁的老将虞允文,“戴星乘马,冰满鬓髯”,终因劳累过度,遽然辞世,孝宗皇帝的抗战决心,随之瓦解,辛弃疾随后调任江东安抚使参议官,满怀凄迷离开了滁州。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算来,十分好月,不照人寰。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5岁的词人,正如日中天,却以“老”自况。其中的百般滋味,也只能揉碎心间,湮没于岁月之中了。奠枕楼头之风月,光晕惨淡。尽管他拔剑在手,剑刃生寒,北伐梦想,却已经倏忽成空了。酒尽醉倒,弓弦空鸣;目断秋霄,愁肠百转——长安故人,可曾笑我情痴如许?

此后,壮怀激烈的辛弃疾,被派往各地担任地方官。他的非凡军事才略,成了朝廷镇压地方骚乱的雷霆与利剑;而在中原大地上肆虐的金兵,却如入无人之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种局面,令人错愕,辛弃疾仰天长啸,徒唤奈何。他虽不满朝廷腐败懦弱、丢弃半壁江山,却不遗余力为之效忠;他虽视民如寇,残酷镇压,又对百姓的灾难寄予无限同情。“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他在上奏皇帝的《论盗贼札子》里,一边慨叹自己“孤危一身”,“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一边同情劳苦大众,指出民之为盗,是贪官污吏鱼肉百姓的强盗行为所逼。不铲除这些祸乱天下的蛀虫,就不可能天下太平。然而,他的廉价同情,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作为朝廷的封疆大吏,他对治下百姓反抗的镇压,是极其冷酷无情的。在江西期间,他率部剿灭武装暴动的“茶商军”,牛刀小试,大获成功,短时间内便将“茶商军”打得丢盔卸甲,并设计斩杀了“茶商军”领袖赖文政。有功于朝廷,却留恨于百姓,留憾于后人。

在湖南安抚使任上,辛弃疾创建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豪气冲天,“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宋史·辛弃疾传》)。

据记载,在创建“飞虎军”的过程中,他的雷厉风行,坚毅果断,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人向皇帝告黑状,皇帝勒令停建军营,他将皇帝诏令藏起来,下令军营必须在一月之内建成。为赶工期,他令大牢中的囚犯上山采石,以石抵罪。因连日大雨,无法烧制屋瓦,他令长沙市民每户献瓦二十片,立付现银,两日之内便全部到位了。他的这些重大举措,在当时赢得了一片喝彩,后世许多人也称许有加。然而,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飞虎军”创建之后,并没有驰骋中原,歼击金寇,而是“雄镇一方”,成了朝廷镇压人民反抗的铁拳;其二,大雨绵绵,长沙几十万百姓必须在两日之内凑齐屋瓦,有多少人被迫掀掉了自家房顶的瓦片?那些抵制命令者,肯定会受到霹雳严惩;对那些“钉子户”,甚至会动用武力,强行拆屋取瓦。军营如期竣工,那些百姓的房屋,却颓败不堪了。辛弃疾此举之可歌可泣,是否应该打一些折扣呢?

猜你喜欢

琅琊山滁州辛弃疾
《滁州西涧》(草书)
琅琊山游记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琅琊山游记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试谈辛弃疾的田园词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陆黛灵书法作品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中国:能源革命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