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名师吴正宪如何炼成?
2015-05-05杨国营
杨国营
源型教师,您听说过吗?
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就被身边的人这样称呼!这是因为,她不仅通过多年努力成为名师,影响了无数的孩子们,转身成为一名教研员后,还带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的老师”!
这样的吴正宪是如何炼成的?本文摘编了吴老师回忆文章中的7个故事,看是否对您有益。
故事1:一张大字报几乎把我击垮——“读书无用论”盛行,不抛弃不放弃教育理想
上世纪70年代初,正逢“文化大革命”时期,“读书无用论”盛行,学校的教育常规被打乱,教学秩序被破坏,学校几乎丧失了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
1970年,年仅16岁的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我的一线教师生活,这一做就是25年。其间,我教过语文、数学,还做了多年的班主任。
永远不会忘记1974年那个寒冷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校园,迎面扑来的竟是一张大字报,大标题赫赫醒目:“批判白专道路”!大字报中列举的主要“罪行”,一是“走封、资、修的白专道路”,二是“资产阶级的母爱教育”……我年轻稚嫩的心灵第一次受到重创。
那一刻我几乎被击垮……
时间终于到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一场历时十年的浩劫终于结束了,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知识就是力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旋律,学校教育的春天终于来临。
那时我心头涌动着不尽的兴奋,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早出晚归,加班加点。
天道酬勤!我所教的毕业班统考成绩连年优秀,我辅导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团体总分连续多年在全区名列前茅,学生们纷纷步入市、区重点中学。我完成了我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专业发展追求——做一名孩子们喜爱的教师。
故事2:一堂课上的发现让我陷入反思——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只有老师滔滔不绝?
当我捧着课本照本宣科,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中乐此不疲时,终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课堂上学生变得越来越麻木,目光有些呆滞,语言有些贫乏,思维有些滞后,感情有些苍白。
开始时,我曾抱怨学生脑子太笨,学习不用功。课堂上除了滔滔不绝的演讲之外又多了几分埋怨与责备,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我在困惑中沉默,我在沉默中思考……
面对现状,我尝试着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的教学实验。此项实验从教材改革入手大胆地改变了教材的编排体系,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将教材组合成六个知识体系进行教学。
我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了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自学”“讨论”“操作”等十几种学习方式。总结了“对应”“假设”“转化”等十余种思维训练方法,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特别是在考试方法上,我将笔试测验,变为闭卷与开卷相结合,考试与平时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考试模式,为学生的进步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故事3:一场心理学讲座让我顿开茅塞——教师一定要读懂青少年心理这本书
清楚地记得,1985年一个风雪交加的下午,我聆听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关于儿童心理学的报告。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心理健康”“心理体验”“新型师生关系”“人文精神”这些新名词。我被她娓娓道来的极富人情味的演讲感动着,不知不觉融入了她的报告之中。
报告中列举的那么多的课堂教学实例不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吗?我怎么就没想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会与学习数学连在一起呢?我着着实实地进行了一次次自我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师怎么读懂青少年心理这本书?青少年心理状态对其在一生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带着一个个疑问,连续听了有关儿童心理学的系列讲座,使我顿开茅塞。
正是这“顿开茅塞”的经历,才使我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开始发生了变化。我认识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不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学生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体验着与伙伴们合作的过程,体验着亲自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认知、体验、实践”三个层面互相渗透,整合成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生机的教学过程。
我觉得,作为现代教师,我们要用心去感悟青少年的每一丝变化,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体会到教师的爱。
故事4:一轮课改让我苦苦寻求的理论找到归宿——构建八种特色课堂模式和多种教学策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在积极普及基础教育的同时,开始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我深切认识到: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人物。
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自己的课堂做起。要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认为,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次具有深远影响、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教学革新活动。它深刻地触及了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也触及了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革新。我有幸置身于其中,课程改革唤起了我心中集聚已久的理想和信念,多年来,我苦苦寻求的理论支持似乎在这里找到了归宿。
我以“儿童学习理论”“儿童学习数学理论”“儿童课堂教学理论”为指导,在课堂实践中努力探索,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儿童数学教育,确立了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新理念;提供了符合儿童需要和特点的“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实现了数学教育中知识、智慧、人格三维一体的教育目标;构建了八种特色课堂模式和多种教学策略。
故事5:一番入职谈话带来对教研工作的新思考——怎样将教学经验与更多教师分享?
1994年初秋我告别了25年的小学教师生活,开始了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又一个新的专业尝试——教研员。
1994年的9月,我带着对教研员工作的憧憬,在崇文区小学数学教研室开始了新的专业尝试。我将自己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及对教材的理解,对课堂教学的感悟用一场场讲座、报告的方式传授给一线教师。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报告、讲教材、点评课,教研员的日子过得还满足。
2002年8月,我调入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任小学数学室教研员。一次入职谈话引发了我对教研工作的新思考。
报到当天,我被主管基础教育的副院长张铁道博士的话问住了:“我看了你的《我与小学数学》这本书,知道你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如何将你的个体经验升华为可供其他一线教师借鉴的教学策略呢?怎样才能将优秀教师的经验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帮助基层教师有效地解决他们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呢?怎样的教研活动才能促进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执教能力的提高呢?”一连串的问题令我不知所措,真的还没有来得及细细思量。
回想自己几年的教研员经历:不就是介绍介绍教材,帮助老师备备课、评评课,做个学术报告吗?教研员的工作价值还可以挖潜吗?
我不断地追问,也开始尝试改进……
故事6:一次现场教学刷新了我对“教师培训”的认识——从此每次教师研修活动都有学生访谈环节
2003年秋天,我们在崇文区培新小学的一次现场教研活动又一次触动了我对“教师培训”的再认识。
清晰地记得那天下午,当我带着三年级同学完成了以“平均数”为主题的教学,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观摩课”后,按程序随后该是专家点评与学术报告。没想到应邀到会的张铁道博士拿起话筒向大家意味深长地说:“各位,这堂课中同学们显然学会了平均数。但是吴老师的教学带给他们的为什么却是孩子们需要的情感体验呢?”
现场的老师见状开始议论起来,不少人在交头接耳,大家有些按捺不住了。一位老师抢过话筒有感而发:“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我做到了吗?”“孩子需要的数学学习,我创造了吗?”……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的讨论从学生的课后访谈开始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凸显出来,那就是:教师的科学教学素养与人文关怀能力同样重要!
由此引发了全场教师的再思考……教研活动结束了,老师们却久久没有离去,还沉浸在热烈的讨论之中……
“课后学生的现场访谈”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我意识到,学生用自己亲身的体验感受着我们课堂的价值,通过倾听学生真实的声音,切身感受着学生的需要,有助于促使教师客观评价自己的课堂实践。正因如此,一个鲜明的教研思路开始酝酿,我利用教学现场的学生和教师作为教师研修的重要资源,来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课后学生访谈从此就成为我们教师研修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故事7:一项教研活动让“师带徒”向团队研修转变——教师培养要靠团队的力量
2007年深秋,一场以“问题解决”为主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主题研修活动在北京延庆拉开了帷幕。课后的访谈深深地触动了我们……
“今天听课很过瘾,我们被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打动着,心情特别激动。但是,不知为什么,当我们回到自己的课堂里还是不知怎么办!”面对延庆老师们的问题,我在思索:要想真正满足广大农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执教能力的普遍需求,仅靠带几个徒弟、结几个对子就能解决问题吗?我想到了团队研修,把一个人的力量转化为一个团队的力量,用团队去影响周边,用大家带动大家,这样的研修才是有穿透力的。
我们从农村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原生态课堂”与“引导课堂”的比较研究。在研修活动中,每位教师亲眼目睹了对于一节课的反馈矫正、反思跟进的全过程。发挥了优秀教师言传身教的引领作用。尤其是通过同伴研修、互动交流,让一线老师体会到自己的经验能够得到尊重与认可。
回首往事,作为一名教师,我用自己对于儿童和数学的热爱,创造了儿童喜欢的数学课堂,唤起了他们对于科学知识、实践技能和美好价值观的追求,从中收获了从事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受着自身不断成长的快乐。
作为一名教研员,我以自己对于教师同行的热爱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服务,在成就许许多多中青年教师职业追求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学习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