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达本位:教师要充当什么角色?(四)

2015-05-05曾扬明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晏子语文课言语

曾扬明

我们已习惯地认为: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指导者。这种理解,在语文学科上,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教师用组织与指导这一思想来控制学生。

我们来看看这样的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课前,有老师精心设计了三个问题:晏子去楚国,发生了哪三件事?晏子是如何反驳楚王的?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只好”这样做?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是想充分体现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的一个凭借,即以问题导读,以为这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读懂课文,可以辐射课文内容的全部。

然而,如果经过认真调查,再作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学生为了解决老师的问题,有借教辅抄答案的,有在书上瞎画的,稍认真的就在问题的后面写上自己的理解。这样找答案的教学方式,只是指向了读懂课文。我们知道,语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悟如何用文字来表达出晏子的智慧,也就是说晏子的智慧如何用文字呈现。

因此,我们简单地把教师当作组织和指导者,容易忽视学科特点。作为语文学科,老师要充当什么角色?研究“表达本位”,指向的是儿童的言语能力,这能力是针对选文材料,再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我们不在乎设计了多少问题,而在乎学生在这堂课进行了哪方面的言语能力训练。有了这个指向,我们以为,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当以下角色:

一、教师是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策划者

儿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基本上是民办教师,大多是初中毕业就回农村任教。他们没有专业的语文教育知识,语文课堂基本上是抄写词语,背诵句子含义、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很少分析作品中的矛盾及表达特色等。

清晰地记得,我们小学一二年级是复式班,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由一个老师任教,是真正的“统整课程”,即现在人们提的“全课程”。到了中高年级和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基本上务农,农忙季节都要请假。到这个时候,学校就会安排音乐、美术、思品等老师来代课,一代就是一个星期。这些代课老师也无非是抄抄词语,背背教参上的思想内容,体会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特点。总之,哪个老师都能代语文课。

而我们的数学课,即使有人代课,也是安排我们自习,因为数学课,没有专业知识是不能上好的。我们的数学课和英语课经常落后,到了期末,老师赶课程,粗糙地复习几遍,就迎接考试。

我们的语文课,谁都可以拿起课本,依葫芦画瓢。要么照本宣科、要么照搬教参,实在不行,可以读读课文,抄抄词语,讲讲故事。现在我也当老师了,经常叩问自己:我们的语文课,老师的专业性体现什么地方呢?

显然,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很广,其中少不了自己的语文专业知识。但有了很深的专业知识,并不一定能把学生教好。记得我中学的一位老师教我们的语文时,经常叫我们画出文章作者表达的结构图,每画一次,我们就明白作者表达的思路,一画就懂得“插叙”“倒叙”,这些概念老师一般不讲,而是在我们画的时候,老师进行追问:按思路下来,这段话应放在哪些地方。我们恍然大悟。

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之所以受到这样的诟病,就是因为缺乏语文教师的专业性。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我们往往希望学生能做到。为了这点,我们喜欢给学生灌输概念、生硬的知识,实际上,学生懂了不一定就会了。相反,如果让学生体验这个知识的过程,触摸知识,虽然嘴上说不出来,但会操作,这就是我们说的内隐知识。“雪中送炭”,要让学生说出意思,可能会有难度,但如果学生能用“雪中送炭”来表达情意,在不同的语境中会用,岂不是达到目的了吗? 可见,语文教师的专业性,指向的是学生,即能策划一种言语实践的活动,让学生参与,从而习得知识。策划活动,在不同的课型中,在不同的文体中,活动策划内容会有不同,这就是专业性所在。

以策划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立足点还是学生。在课前,我们要设计言语活动项目,让学生带着这些言语活动的项目去阅读,完成。为了更好地说明道理,我们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一课为例,课文介绍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实际上作者是在借白杨热情歌颂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把握理解这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而是要学习这种精神作者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课前主要策划了以下几个项目,让学生通过课前阅读来完成:

◆围绕着“高大挺秀”这个词的意思,用笔描述出边疆的白杨树。

◆父亲和两个孩子的对话描写,中间插入你认为需要的心理描写。

◆认真倾听父亲的话,看看他介绍的白杨和我们心中的白杨有什么区别,用笔批注在旁边。

这三个活动,有听,有说,有写,从听说写来带动学生阅读,从而在理解中完成。同时,这三个活动带有把事物写具体、反衬事物的特点,理解父亲的话的表达意图。其价值就体现在学生带着思考阅读,并且把思考到的东西用笔表达出来。

二、教师是学生言语习得的支持者

语文课堂,老师到底要充当什么角色?指导者、引领者、组织者,一串串教育专业术语,充斥于耳。反思之,数学课、品德课,教师就不要引领、组织、指导?细细拷问,这些语文“秀”,好大、好空,好像能说明什么,但又好像语文课中教师角色应有个性的缺失。语文课,教师的那份责任,应成为支助学生习得语言的角色。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么高声诵读,要么大肆宣扬人文,学生的确被“精神”了一趟,一旦离开课堂,就如我们刚看过一场激烈的战争影片,过眼云烟。在开学初,笔者听取一位所谓县级名师执教《观潮》公开课,捕捉到这么一个镜头:一学生朗读课文,当读到“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时,把“横贯江面”读成了“横卧江面”。学生读错时,老师单仅提示学生:“横贯”读错了。学生改正后继续朗读。就这样,老师成了提示其错误的角色。显然,学生出错,是因为和前文中“宽阔的钱塘江横卧眼前”中的“横卧”混淆,用心理学解释就是受“横卧” 一词的“定势”。这虽是一种“语言”现象,但在老师们的常态课中远不只个案,这种等闲视之、视而不见,实为遗憾。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儿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生把“横贯”读成“横卧”,稍有细读文本的老师不难看出,出错的根源表面上是受“思维定势”影响,实则在于学生对这两个词的用法不甚理解。我们说,学生朗读错误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所读到的字的确不认识,把字读错了;另一类本身读不正确,也就是不理解词语的用意或词语的表达导致的。对于前者,教师当然要“帮助”纠正,但这种帮助不属于“语言支助”,是从语言发现并可以通过语言去纠正。只有针对后一类情况给予的帮助才是最为重要的“语言支助”,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职责——语言支助。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生成言语作品时的“错误”,采用适宜的策略和方式方法,透过语言文字、结合语境合理地理解其意味及其为何如此等为范围和准则。这时教师的“语言支助”主要指教师针对学生言语理解和运用中出现的“错误”所做出的帮助。就《观潮》一课,用词准确,语言精美。前文中的“横卧”和后面的“横贯”就一字之差,但表达出不同的境义:前一句中的“横卧”从句义中看出江面很平静,就像躺着睡觉似的,所以用“横卧”;而后一句则体现涨来的潮水是涌动的,如战马,所以用了“横贯”,此词用上,显得潮水来临时很有气势。朗读出错,我们不要视而不见,得从学理上分析,课文中的用词往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表达的方式不同,其用意也不同。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诸如此类的“读不准确”,表述语言时“说不清”或“说不好”,本是语文课的“常态”,似乎不必小题大做。但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要有所为,就要牢记自己教的是“语文”,而且要“通过语文来教”,所以要格外关注。

在听取另一节语文课《桂花雨》时,老师引领学生品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一句中的“浸”字时,老师质疑,为何用“浸”不用“泡”,不少学生回答此问题时,或语无伦次,或回答不完整。如一学生这样表述:用“浸”更能……看出了……写出了桂花的香味……遇到了学生表述不清,老师没有“支助”,示意学生坐下,而另请优生回答。此类教学中出现“语言问题”,其语境是“真实”的,遗憾的是,老师重视学生表达时的内容而忽视表达的形式。我们说,老师在课堂上应把发现的“语言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予以开发,对学生言语理解和运用中出现的“困难”和“错误”应做出适当的提示,支助学生的言语表达。当然,课堂中也会出现“精彩”的回答,我们语文老师要作出精彩的评析,这也是“帮助”。

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别忘了自己的角色,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课堂中出现的“语言问题”,应该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和施教的抓手。教师要“听”仔细、适时给予“支援”。遗憾的是,由于不同原因,教师要么宣讲人文,要么空洞说教,对这些语言现象听(看)不见,将其视为“低级”和“琐细”的问题,更别说给予应有的、到位的“语言支助”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就是这样形成的吧?“‘工具被‘人文掏空”的喟叹就是这样发生的吧?忘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理解和运用语言,遗弃了语文教学的主要“抓手”——语言支助,语文课要想成为真正的语文课,难!成为高效的语文课,更难!

猜你喜欢

晏子语文课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晏子不辱使命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晏子使楚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晏子使楚
晏子辞退高缭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