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商民主与构建和谐阶层关系研究

2015-04-29黄语东班丽萍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协商民主构建

黄语东 班丽萍

摘 要: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分层日益加剧,出现了阶层分化不平衡、阶层利益多元化、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还不畅通等现象,导致社会各阶层之间对立情绪日趋高涨,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需要加强协商民主建设,鼓励社会各阶层加强对话、讨论和沟通,树立公平正义和双赢互利理念,健全阶层利益表达机制,完善阶层权利均衡配置,消除阶层固化现象,为构建和谐阶层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协商民主;和谐阶层关系;构建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5.01.010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5)01-0043-04

一个国家的社会和谐状况与该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是密切相关的,并且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瓶颈[1]。协商民主理论提出,在承认社会利益多元化的前提下,通过包容不同利益、开展协商对话、主动寻求共识等途径,谋求各个治理主体之间合作互补,有效地化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论述,必将有力促进我国和谐阶层关系的构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协商民主的内涵与特征

协商民主是指政治共同体中的自由、平等公民,通过参与立法和决策等政治过程,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的治理形式。其核心概念是协商或公共协商,强调对话、讨论、辩论、审议与共识。协商民主既肯定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又尊重国家与社会间的界限,力图通过完善民主程序、扩大参与范围、强调自由平等的对话来消除冲突、保证公共理性和普遍利益的实现[2]。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形式,协商民主具有公开性、平等性、规范性、责任性、理性、合法性等特征。

二、我国构建和谐阶层关系的重要性

(一)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

和谐的阶层关系对于加强现阶段党的建设尤为重要。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阶层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员的结构、分布及思想动态都较以前有很大不同。在新的社会阶层较为集中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二是随着改革开放一同涌入国门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给党的思想建设带来挑战。比如,有些党员干部在物质生活和权色诱惑面前迷失了世界观、价值观,与群众愈行愈远,甚至腐败堕落,失去了党员的本色和操守。三是随着社会阶层的变化,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日益复杂,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益频繁,这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挑战。

(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和谐阶层关系是关乎和谐社会建设成败的五大关系之一。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经济结构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特别是由于户口、就业、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还没有到位,所以我国现在的社会阶层结构既没有与经济结构相适应,更没有达到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水平[3]。因此,协调好社会各阶层关系,形成良性的、公正合理的社会阶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三)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中国历史已证明,和谐的社会阶层是社会保持稳定的保证。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如果能够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经济社会分配差距较小,社会资源配置较为合理,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不大,便是最稳定的社会阶层结构,经济社会便能持续和谐发展、长治久安[4]。当前阶层之间分配不公平导致社会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和潜在隐患。构建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各阶层民众的共同愿望。

三、协商民主是构建和谐阶层关系的重要保障

(一)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只有扩大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才能使人民群众有机会更充分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实行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其“包容、平等、公正、自由”的讨论沟通机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成员、各民主党派、各群众团体广泛地协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也有利于提升各阶层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自觉参与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在参与中表达自己的利益,从而实现扩大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参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发展。

(二)协商民主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民主,缓和社会冲突

在社会转型期,国家和地方政府所作的许多重大决策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决策环境、更为复杂的利益调整。如果决策不慎导致政策失衡,某一个或某些阶层的利益就会受损,易于激化社会矛盾。协商民主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有利于激励社会各阶层成员积极参与重大决策的协商,推动各方利益表达、沟通,最终达成共识。民众积极参与重大决策的协商,既可以增强决策透明度,有效提高决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民主性,还可以确保各阶层群众合法、合理的权益最大限度地实现。经过不断探索,目前我国协商民主形式日渐丰富,政治协商制度、听证制度、基层恳谈会、社区议事会、网络论坛等形式已经普遍运用。这些协商民主形式整合了社会各方面的意愿,使决策凝聚和体现了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意志的力量,而公开透明的决策过程获得了各方参与者更多的支持、信任和理解,从而推动决策的贯彻实施。

(三)协商民主有利于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协调多元利益

目前,在社会各阶层相互之间以及各阶层群众同各级政府之间就各方利益问题的对话、协商还存在着渠道不够畅通的特定背景下,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成为全社会一种新的公共需求。总体上说,当前多数群体性事件是可以通过各种利益表达渠道进行利益协调并得到妥善解决的。为此,要拓宽各种利益表达渠道,有组织、有秩序地谈判协商利益关系。协商民主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诉求,既可以兼顾多数人的普遍愿望和吸纳少数人的合理主张,又可以建构起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有效协调各阶层多元化利益。

(四)协商民主有利于培养公民协商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发展协商民主,构建和谐阶层关系,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群众的积极参与。协商民主可以为广大公民提供广阔的合作、协商领域,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协商意识。通过协商实践,首先,可以培养社会各阶层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妥协和节制个人需要等美德,为参与民主协商打下基础。其次,每个公民会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需要营造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培养互助、团结和合作的公共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再次,能够真正使不同阶层成员得到更深层次的沟通、协调、节制,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基础。最后,通过理性的协商,各阶层成员能够正确地对待社会的异质性,有效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形成坚实的信任基础。

四、协商民主在构建和谐阶层关系过程中的正确适用

(一)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树立公平正义和双赢互利理念

双赢互利是一个和谐社会所倡导的理念。因此,应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增强公民民主意识,树立公平正义和双赢互利的理念。

加强协商民主,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充分挖掘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布协商民主的相关信息,保证信息透明、对称,使各社会阶层成员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加畅通,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彼此间产生信任感。

加强协商民主,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各个行业、部门的利益表达渠道,强化民意调查、信息公开、听证会、协商谈判等具体制度,搭建各种形式的沟通平台,鼓励公民在法律框架内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冲突,实现双赢互利。

加强协商民主,有效制约政府权力寻租。把社会各阶层民众参与论证、协商作为决策过程的基本环节,真正实现用决策的规则来制约决策的权力,避免各种潜规则支配社会重大事务的决策。

(二)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常规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引导广大公民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阶层关系。

扩大协商参与主体,让社会各阶层都有机会参与政治协商。人民政协应借鉴协商民主理念,最大限度地扩大协商对象范围,吸纳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中的公民参与协商,在协商中表达自己的意愿,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提供更广泛的组织基础。

完善协商机制,促进协商活动程序化和制度化。一是协商的内容要明确规定,涉及社会各阶层公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都可以进入协商的范围。二是协商的参与主体要作弹性规定,不同的协商内容邀请不同的协商参与主体。三是协商结果要及时公示,保障各阶层民众的知情权。

加强协商的民主监督和制约。一是应增强协商参与主体的独立性,使其在参与过程中拥有平等的权利和话语权,实现民主监督和制约。二是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健全民主监督的渠道,体现实用、简明、高效、透明的原则,同时加强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三)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健全阶层利益表达机制

通过协商民主建设,加强阶层之间对话、沟通,建立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形成规范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通过一系列协商民主形式实现平等对话、平等协商、平等谈判。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保障公民的利益表达权。公民利益表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任何个人和社会组织都无权干涉和侵犯。在遵循协商民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把宪法规定的表达自由权落到实处,严格禁止各种阻挠公民合法表达的行政和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做法。

加强协商事务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选举、听证会等各类协商形式要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权,理性、合法表达意见,增强公民的信任度,避免谣言产生和传播而引发各阶层民众之间的不信任。

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拓展协商监督的途径。要善于借助新闻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批评功能,对各种限制利益表达的行为进行监督,保证各阶层民众都有充分的利益表达权。

(四)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完善阶层权利均衡配置

阶层权利的均衡配置是一个健康文明社会良性运行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阶层关系的保障,应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开展充分、反复的民主协商,完善阶层权利均衡配置,促进和谐阶层关系的构建。

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约束。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与民争利的现象不断出现,强征强拆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应依照协商民主原则,加强政府和群众进行沟通、协商的力度,双方就征地赔偿金额等问题达成一致,从而避免矛盾冲突,并对政府的公权力进行限制和监督。

提高普通阶层的话语权。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提高普通阶层的话语权,平衡不同阶层之间的话语权。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利益表达的功能,使各阶层的利益得以顺畅地表达。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政策听证会、民主恳谈会等协商民主形式,确保各个阶层的利益表达诉求在公共政策得以真正地反映。

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成熟的社会组织,可以化解政府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组织,通过社会组织与政府进行沟通和协商可以有效表达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各社会组织也可以教育、约束各自成员的利益表达方式,引导他们以合理方式表达个体利益诉求,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协商与制定。

(五)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消除阶层固化现象

阶层固化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的最大威胁,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因此,要加强协商民主建设,通过深入沟通、讨论、协商,促进阶层流动,实现和谐阶层关系的发展。

创造公平竞争条件。通过协商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民主法制,建立起公平的竞争机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打破资源垄断,遏制权力腐败,实现最大限度的机会均等。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打破资源垄断和权力垄断,避免政府对市场的不合理干预,使普通阶层得以通过市场公平竞争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

加大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与机会均等。城乡二元教育体制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贫困地区获得教育资源与教育机会的不均等现象。因此,通过协商民主建设,争取政府向贫困地区加大教育投入,改革招生制度,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为农村贫困地区的子弟提供更多向上流动机会。

加强民生建设,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制。为保证每一个家庭都拥有相对平等的初始竞争条件,需要加强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保障弱势群体、贫困阶层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权利。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各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建立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制,使社会各阶层民众都能够获得平等的社会保障,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上升机会均等。

[参与文献]

[1]朱海龙.我国转型期和谐阶层关系的建构:一个社会运动的分析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11).

[2]陈家刚.中国协商民主的比较优势[J].新视野,2014(1).

[3]陆学艺.协调好社会阶层关系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4).

[4]邓志伟.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J].公关世界,2005(5).

[5]丁芳.社会阶层固化趋势:问题、成因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

责任编辑:张淑瑛

猜你喜欢

协商民主构建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 促进共享发展
新时期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问题探究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让政协成为探索“协商民主”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