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唱活动为途径的高校文化育人分析
2015-04-29李可
李可
【摘要】文化育人是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合唱活动作为音乐艺术中群众性强、参与面广的声乐艺术形式,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对提升高校文化育人功能有积极的作用,文章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阐述了高校文化育人的基本特征,合唱活动与高校文化育人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将大学精神融入合唱活动,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合唱活动;文化育人;作用
一、高校文化育人的特征
高校的育人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的培养人的过程,其目的是完成文化的传承创新,培养出符合社会价值观的人才。高校文化育人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通过大学生与大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实现相互融合,相互提升的效果;文化影响人,同时大学生促进高校文化建设,所以文化育人应是高校的办学目标,高校除了从知识文化方面进行传授和讲解,更应是站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角度向学生传播科学、传承文明,通过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形成大学文化的建设,其中既有按照计划进行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实验实训,也有学生身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感染和熏陶,使身在其中的大学生自然而然地、自主自觉地实现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格的提升,从而促进思想认识的统一。要充分发挥高校文化育人的作用,提升文化育人的效果,应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首先,教书育人是高校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育人方式;其次,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积极影响;再次,“第二课堂”的开拓是文化育人中创新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得到各方面的成长和提升。
二 合唱活动与高校文化育人的逻辑关系
(一)合唱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音乐是一门时间艺术,需要在时间的流动过程中完成它整个艺术形象的塑造,合唱是其中之一。古今中外合唱作品中的精品数不胜数,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优美的旋律、精巧的结构、美妙的和声及不同演唱团体所诠释的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使得合唱成为了一件件时而精致优美、时而气势磅礴,时而轻巧优雅、时而庄重大方的“艺术品”。在众多合唱作品中,更不乏选用著名诗词或古曲作为歌词、主题旋律,加上精巧的编曲而成的大气之作,如我国的经典合唱曲目《念奴娇·赤壁怀古》、《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
(二)合唱活动能够作为载体,传承文化
文化的传承,即文化的历史继承,是一代代人自觉或不自觉的缔造和传递保存下来的物质、精神的过程。在高校内,教师给学生讲授知识,提升学生技能,是传承的一个途径,将这一途径扩大到合唱活动中,能够使学生更自觉地、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在传递经典音乐艺术、文学艺术的同时,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将大学精神融入合唱活动,提升高校文化育人功能
高校要达到文化育人,首先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生与教师在高校自身特点基础上所共同建立起的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的校园文化。
大学生热衷于参加校园活动,合唱活动是一种参与面很广的艺术活动形式,因这一特点,可以在高校范围内大力开展,师生均可参与,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到其中,与学生形成紧密的互动,在过程中能够传播具有高校自身特点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支撑,它能够传承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气质。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浓缩与凝聚,它高度概括了大学培养学生应具有的人文素养,例如,笔者就职的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校训是“励志、修德、育能、创新”。这四个词揭示了我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目标,明确了师生努力的方向,在合唱活动中融入校训、践行校训,能将合唱活动与高校文化育人有机融合。“励志”不仅能鼓舞一个人的精神,更能唤醒人的潜在力量,惟有从内心深处展开的力量,用心灵体验总结出的精华,才是一个人真正获得尊严和自信的途径,大多数中外合唱作品中包含了积极向上的理想、追求的抒发,在熟悉、掌握作品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正面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抱负和人生目标,做到“励志”;“修德”即道德的修养,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只有将个人修养与社会要求结合,才是完全的社会人,合唱要求每个参与者将“小我”融入进“大我”,最大程度上要求音色的协调与同一,并且在各声部相互配合演绎好一首合唱作品后,学生能够懂得团队配合的重要性,这与社会对人的要求相符,遵循合唱的艺术规律就如遵守社会的规则,在将个人特点逐渐收敛,将团队能力逐渐提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修德”的习惯;“育能”即能力的培养,在校园中学习的各方面知识、技能,都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合唱是一门高深的声乐艺术,对演唱者气息、语言、音准、表情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在进行合唱的同时,参与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到了书本知识以外的各项能力;“创新”是对现代大学生的要求,学习知识是传承的过程,在这基础上还应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打破常规和常人思路的新举动,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好的合唱队伍不仅能够将一首合唱作品完成到位,更应在表现作品本身魅力的基础上,对作品有创新性的演绎,包括作品的曲式结构、音色变化、强弱对比,甚至歌词与旋律都是能够进行创新的元素,在演唱与改编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得到体现,创新意识也会得到加强。
总之,合唱作为一门参与面广的音乐艺术,在高校内广泛开展,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能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促进高校文化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