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录与引领

2015-04-29张莹莹

北方音乐 2015年1期
关键词:音乐史音乐创作研究者

张莹莹

【摘要】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经过20世纪,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现代研究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对象,但对于该学科的研究者,仅明了学科特点和研究对象是不够的。作为对当代中国音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需要明确学科的责任和研究方向,笔者以为“记录和引领”能够代表该学科的研究责任和方向,并能够使中国近现代音乐的研究更具有高度和深度。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

历史的车轮已经走入21世纪的又一个15年,回看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的路程,让人感慨颇多。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几经波折,逐渐走向成熟。当我们站在21世纪再次回望,笔者以为在20世纪研究的基础上,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更需要明确学科研究的责任和方向,可以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记录与引领。

一 记录

目前,音乐学领域的音乐史研究以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西方音乐史研究三个方面为主体。相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和西方音乐史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优势:很多研究资料还没有被尘封、很多研究对象还健在于世。如何去记录、怎样记录,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以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中的记录工作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

(一)对不同时期音乐现象的记录

在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上,音乐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时期的音

乐现象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音乐现象作为整个社会音乐文化变化的表层体现,有的是暂时现象、有的是对传统的融合、有的是实验性行为,作为音乐文化变迁的一部分,它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必然要在这些音乐现象上寻找规律、发现问题,因此对不同时期音乐现象的记录必然是中国近现代史重要的工作之一,如梁启超《饮冰室诗话》、胡怀琛的《上海学艺概要》中对学堂乐歌相关内容的记录。

(二)对不同时期音乐文献的记录

对于中国近现代而言,音乐文献的内容包括音乐评论文章、论文、专著、乐谱等。随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不同时期音乐文献的内容在不断变化。20世纪早期,我国的音乐文献大体是一些评论性的文章。新音乐运动后,我国的音乐活动越来越多样和丰富,不同风格的音乐创作作品也逐渐增多,有关音乐研究的论文与专著在也随应增加。这些论文与专著已不限于简单的评论,而是具有专业性的分析,并试图寻找中国音乐发展的方向。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文献的记录、整理与分析,有利于理清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脉络,总结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特点。

(三)对不同时期音乐人的记录

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是一段曲折变化的历史,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曲折和多变。在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很多音乐人从不同的侧面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创作和音乐活动使中国近现代音乐具有了多元性的特征,记录他们的创作和音乐活动历程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工作者应该重视的工作内容。记录可以留下鲜活的资料、记录可以看清更多的历史、记录可以使这些音乐工作者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继续活在人们的心中。

(四)对不同时期音像资料的记录

音像资料的记录是20世纪音乐研究者需要面对的一个比较特别的工作内容。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音乐的呈现方式越来越多样。不同质地、媒介的音像资料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音乐风貌。在不同的时期,这些音像资料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着音乐,也表现着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并在人民文化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对不同时期音像资料的记录、分类和总结是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者不容忽视的内容。

在以往的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中,学者们做出了很多研究范围的尝试和探讨,但笔者以为对于中国近现代研究而言,记录的份量应该大大增加。在逝去的20世纪,已经有一部分研究材料遗失在民间,已经有很多的音乐人相继去世,他们的离去带走了很多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历程中的经历和思考。而当前,中国音乐发展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一过程中有无数新鲜又深刻的材料需要我们去留存和归档。否则,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当下已经成为一种研究缺失,那将是多么可悲的境况。让意识走在研究的前面,让记录成为一种研究习惯,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引领

对于社会文化生活而言,我们必须承认,某些元素能够承担引领的作用。而对于中国未来的音乐发展而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能够、也有责任和义务发挥引领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范围涵盖了现、当代音乐的发展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者需要对现、当代音乐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并应该具有高于当下音乐发展现状的高度,能够为当下的音乐发展提供发展参考意见,进而引领未来音乐发展的方向。

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者,其具有的引领意识可以表现为几个方面:

(一)对音乐创作意识的引领

音乐创作既是社会音乐生活的再现者,也是社会音乐生活的促动者。虽然说音乐创作是个体行为,但作为创作者的个体必然受到所处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中国近现代研究应通过自身的研究,结合当前的音乐创作模式,提出学科意见,潜在影响音乐创作意识,进而有可能促进音乐创作的繁荣和健康发展。

(二)对大众审美认识的引领

中国近现代大众音乐审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每次变化都是由音乐本体的变化促动和引领的。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历史上,一些学者和音乐人通过他们的评论和文章对大众审美产生过促动作用。如今,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者应积极主动利用先进的媒体途径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对当今音乐创作及音乐现象的密切关注和参与,间接引领大众的审美认识。

(三)对当代音乐研究的引领

当今的音乐研究范围比较广泛,随着学科的细化,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细化。但是,在细化的过程中,学者有可能过分关注细化而忽视了研究的实用价值。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史上,音乐曾在社会运动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近现代音乐研究者可以将音乐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长期的宣传,影响当代音乐研究者的关注点,进而对当代音乐研究的着眼点起到引领作用。

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被引领的可能。作为引领者,是比较困难的角色。但笔者以为,作为一个研究者需要有意图引领的愿望。只有具有这种愿望,研究的高度和深度才会有所不同。也只有具有这种愿望,才有可能真正为社会生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积极力量。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是在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中完成的,其研究重点也要客观、如实的体现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历史,更要尽可能促进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因此,记录和引领是一个学科需要具有的态度和高度,是一个优秀的音乐研究者需要具有的态度和高度。确定了这样的责任和方向,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才会真正实现自身的研究价值,成为社会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猜你喜欢

音乐史音乐创作研究者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