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皇花鼓”校园传承方式的探索
2015-04-29林月娴
【摘要】浙江台州温岭的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皇花鼓”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活动倡导下,“天皇花鼓”开始走进校园。通过“天皇花鼓”进校园现状探索研究,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方式和意义,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弘扬本土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天皇花鼓;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保护
温岭县天皇乡的花鼓舞,在温岭本县和相邻的乐清、黄杨等地有加大的影响,人们称其为“天皇花鼓”[1]。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编撰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台州卷》里关于“天皇花鼓”的描述,现今温岭县已为温岭市,而“天皇花鼓”在2008年6月,收录进了台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传统舞蹈之中。
一、“天皇花鼓”传承现状分析
天皇花鼓,是流传于浙江省台州地区温岭市泽国镇天皇村的花鼓舞,它源于清朝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的灾荒岁月,为生活所迫,人们背起花鼓四处卖艺求乞,受安徽凤阳花鼓的影响,结合当地流传的金花婺剧、黄岩乱弹以及本地的民歌小调,在今泽国镇天皇村,形成了一批打花鼓的艺人,并且在上世纪中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周边的温州、台州等县市都形成的很大的影响力。因它源自天皇村,故称“天皇花鼓”。天皇花鼓的表演形式为男女对舞,男执小锣,女腰系花鼓,边唱边舞,其服饰贴近戏曲人物打扮。天皇花鼓的表演动作变化不大,由于这些简单的动作是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的,舞蹈动律颇有特色,动作节奏明快,幅度大且调度灵活,舞蹈的动感也较明显[2]。流传下来的传统剧目有《闹五更》《节节花》等。
天皇花鼓,至今已有百年传承,最初的产生是因为生计所需,而后由越来越多的花鼓队奔走四乡将天皇花鼓这一艺术形式广泛传播,再经历一系列的改良并与其它艺术形式融合贯通,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表演形式,达到了天皇花鼓无论是传播范围还是表演艺术的巅峰时期,但之后和大多数的民间传统艺术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传统的民间文化逐渐丧失赖以生存的环境;经济日益发展的社会以及各种商业模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构成了严重威胁。天皇花鼓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老一辈艺人的离世,新的传承后继乏人,传承的缺失是天皇花鼓的最大危机,面对传承的青黄不接,技艺衰弱,天皇花鼓传承状况堪忧。
2008年,“天皇花鼓”收录进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开了了文化保护的旗帜。然2013年,笔者走访天皇村,看到了传承人的不确定,剧目的失传,表演技艺的没落,无不让人感慨。所幸,2013年末,温岭市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理清了传承脉络,最终确认了“天皇花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开始传徒授艺,重新续上天皇花鼓的传承之路。我们也开始探索“天皇花鼓”的校园传承模式。
二、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现状分析
从2006年开始,中宣部和教育部将每年的9月定为文化“传承月”,并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3]。越来越多的文件举措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等纳入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这是“经过了近三十多年的现代人类文明发展,通过深刻的反思和科学的总结创建出的跨世纪的新概念和新举措之一。[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统传承模式基本上以地缘传承、亲缘传承和业缘传承为主要纽带[5]。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传统的传承模式已经不是很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保护传承危机,我们有必要寻找更能广泛合理的,更适应当前社会对文化建设的需求的传承方式,这已经成为当前各部门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前些年,在教育部、文化部等有关部门的倡导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已经开始在一些省市地区开始推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有效结合了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大范围的保护和发扬。通过现代教育体系,让在校学生了解并热爱所在地区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寻找认同感,培养学生对学习本土传统文化遗产的热情,并承担传播和传承的责任。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的一些优势:首先学校具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教学实施,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专业机构,这是现代社会最有效最科学的教育机构;其次学校具有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会有传统传承模式出现的传承人接不上,因为地域,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传承的缺失;再者,学校具有自身的文化传承价值,学校本身担负着传播文化的重大责任,它有完善的机构,健全的体制,并且,学校对各种文化的传播影响不是消极的,而是通过具体的教育和科研活动,对文化的传播具有更积极意义的反作用和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无论是固有文化教学的传播还是对于非物质文化的新兴科研成果的直接传承,从硬件设施以及人员结构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我国已经有学校开始逐步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活动。2010年9月,温岭市开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校园活动,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太平高级职业中学、温岭市职业中专等几所学校都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学活动。同时,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通过几年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读本《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选编》小册子已经开始广泛传播;温岭市文广新局和教育局今后将在每年“文化遗产日”期间,对各个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成果进行一次集中汇报展示活动。应该说,温岭市对于非遗的校园传承和保护工作还是非常不错的,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天皇花鼓,不再仅仅依靠传授几个徒弟来传承,也在这样的大背景大环境中,开辟着属于天皇花鼓的道路。
三、“天皇花鼓”传承和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结合调查研究
自2010年温岭开始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活动以来,“天皇花鼓”便已经是列入进入校园的项目之一。比如温岭另一个非遗舞蹈“大奏鼓”就轰轰烈烈地在温岭职业技术学校里展开,并且在“大奏鼓”所在的石塘镇小学里也有传承人教学以及对“大奏鼓”的研究保护工作。但据笔者走访了解,当时“天皇花鼓”因为自身的原因,如传承人的未确定等等原因,并没有真正开始在校园里传承授课。对于当时的在校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开始接触属于我们温岭自己传统文化,但天皇花鼓依然没有进入他们的认知范围。笔者曾经走访过这个学校的师生,好多人甚至是没有听说过天皇花鼓。而且也仅限于这几所学校,还有更多的学校都还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这个活动。
2013年,台州的综合性大学台州学院艺术学院开设了“台州民间舞蹈”的课程,将台州的各种民间舞蹈纳入课堂教学,天皇花鼓也在其中。课程虽然刚开设,一切都还在探索研究之中,但至少天皇花鼓已经进入大学院校的教学课程,和高校的教育资源有效结合,将会发挥更好的传承作用。
2014年,当“天皇花鼓”的传承人官方确定之后,也意味着天皇花鼓的传承旗帜正式展开。在温岭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当地文化部门的努力下,天皇花鼓所在地的泽国镇泽国小学开设了天皇花鼓的第二课堂,有部分孩子每星期跟随传承人学艺,形成了非常良好的学习状态,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2015年6月在温岭市校园非遗传承节目比赛中,泽国小学学生表演的传统天皇花鼓曲目《闹五更》荣获一等奖,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天皇花鼓的热情,也是对天皇花鼓进入校园传承成果的一个极大的肯定。
2015年,在台州市教育局教科研室的主持下,历经十年,完成了《台州市乡土教材》的编撰,天皇花鼓也收录其中,这是一个质的飞越。《台州市乡土教材》在2015年9月将进入台州市中小学的日常教学,这种区域文化的教学特色,无疑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带来长远的意义。
通过走访研究,笔者认为,虽然天皇花鼓的保护任重而道远,但目前的各种保护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项积极的行政的民间的举止措施都彰显着各级部门对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我们的孩子们将来会在学校课堂中就能很好地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遗传瑰宝,并且形成良好机制,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四、“天皇花鼓”传承与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有效结合意义所在
通过对天皇花鼓的深入研究,我们知道文化的传承保护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而通过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为天皇花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新的传承机遇,同时也让校园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丰富校园文化教育,两者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传承并弘扬地域优秀文化
“每一种文化就其实质来讲都有其地域性”[6]。某个地域的文化属于本地域独有或独创,这种特征以其典型性、独特性与其他地域文化特征相区别,并深深打上了该地域文化的烙印[7]。每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该地区的优秀宝贵的地域文化资源,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的温岭乃至台州地区而言,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资源不是特别丰富,更受到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冲击,保存地并不完好,以天皇花鼓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温岭当地保留不多的优秀地域文化,将这些优秀地域文化资源纳入学校的课程规划,使之成为一种真正的课程资源,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有了学校这个重要的传播载体,才能真正地传承不会断,传播更广泛,达到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
(二)促进学校多样化艺术素质教育
无论是天皇花鼓还是其他非遗舞蹈,都包含着许多艺术教育的内容,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去挖掘探索,并且充分地运用到学校的艺术教育课堂当中。非遗自身的传承危机,学校艺术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使得艺术教育和非遗保护相辅相成,可以协调而融洽地发展。并且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民间去感受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了解文化产生的背景;同时邀请民间艺人走进学校课堂,搭建民间文化传承与课堂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桥梁,丰富了校园的艺术素质教育。大量的,多样的优秀地域文化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了解传统文化的舞台,更是增进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知,兴趣,爱好,经验和理解,并进一步地变成探索与保护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能力,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
(三)促进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以天皇花鼓为例的非遗舞蹈进入校园,刚开始时很多学生包括老师从来未曾听说过天皇花鼓,通过学习了解天皇花鼓,并会表演天皇花鼓代表学校去市区里演出获奖,这无疑让学生学到了技能,了解了属于我们自己地方的文化,并为之产生强烈的自豪和认同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充分地体现了地域特色,以及本土化的特点,这些能有效体现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并且与当地习俗风俗相融合的民间传统文化,能让学生学习中进一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对本地域产生乡土感情,产生强烈的本土文化认同感,进而更加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对家乡的热爱。
五、结论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皇花鼓”的校园传承方式,是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之一,深刻了解“天皇花鼓”的传承困境,并为其能在校园传承的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是一个长期并且艰巨的研究课题,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寻找校园传承的传承机遇,并让更多的学校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来发展教育事业,丰富文化教育,不断寻找非遗校园传承的有效方法,继续加强并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学校的传承教育的意义更加深远。
参考文献
[1]台州市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委会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省台州卷[M].浙江:浙江省新闻出版局,1997.7:1-5,47.
[2]林月娴.天皇花鼓的发展轨迹与艺术形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12(4):142.
[3]注释: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26日.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4]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7:4.
[5]柳倩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意义[J].文学教育,2009(11):122.
[6]夏志芳.地域文化课程开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5-1.
[7]陈大路,谷晓红.地域文化基本特征的新审视[J].学术交流, 2007(11):174.
作者简介:林月娴(1967—),女,浙江温岭人,浙江台州学院艺术学院舞蹈讲师,主要从事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