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流行音乐概论》教学的“中国化”思考

2015-04-29孙黄澍

北方音乐 2015年13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高校

【摘要】通过中国流行音乐的概念确立和中国流行音乐对我国俗音乐文化传统的承继,确立中国流行音乐的研究主体地位,开始中国文化内涵的流行音乐作品分析创作研究。

【关键词】中国文化;高校;中国流行音乐

高校是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地方,对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用卓著。高校中开设《流行音乐概论》课程,除了音乐形态内容的普及之外,民族音乐文化观念的树立,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更应该是值得思考研究、实践教学的重点。在“文化”的语境下研究音乐问题,也就是在各类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背景中对音乐进行“文化”的解释,或是去了解各种文化因素是如何被转换成“音乐的一部分”,以及音乐又是何以能够表达出一定的文化结构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的高校《流行音乐概论》课程教学研究,就是要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如何被转换成“音乐的一部分”,这些流行音乐作品已经融合、运用了哪些具有中国内涵的文化元素,以及如何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元素融入到新的流行音乐作品创作中。

一、确立中国流行音乐的研究主体地位

身份认同(Identity)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受到新左派、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特别青睐。其基本含义,是指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这个词总爱追问:我(现代人)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当今的音乐学研究中,身份认同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高校流行音乐教学中,学习者对于流行音乐的身份认同可以被认为是这门课程讲授伊始就要确立传授的。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概念确立:承继、吸收、融合

在高校中开展《流行音乐概论》课程,首先就应当让学生明确树立“中国流行音乐”的概念,这不仅关系到流行音乐这门学科在大学中的传播主旨根本,更重要的是其涉及到我国大学教育的文化传承、文化发展的使命。音乐教育特别是流行音乐的教育也应该遵循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与主旨。中国流行音乐的丰富内涵应该在这门课程中得到体现和强调。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无论是在音乐本体形态还是作品思想意识、文化审美等方面,均受到欧美流行音乐的巨大影响。“许多人一提起流行音乐,所指即19世纪上半叶随着欧洲近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城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时尚、前卫、世俗的popular music。[1]然而,当代中国流行音乐除舶来品以及受其影响产生的“中国化”流行音乐外,真正具有中国流行音乐风格的形式和作品又有哪些?怎样认识中国的流行音乐?我国流行音乐的所指仅限于上述舶来音乐吗?回答是否定的。”

中国流行音乐是一种承继了中国自古以来的俗音乐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了欧美流行音乐元素;融合了当今中国人新的世俗审美情趣的音乐。是一种由中国人创作、欣赏和消费,并且主要由中国人进行传播和推广的音乐。该定义是整个《流行音乐概论》课程讲授过程中一直强调和不断丰富细化的重点内容。学生在完成该课程学习的时候,不仅要对中国流行音乐有概括性的理解,还要对中国流行音乐界定的具体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对于中国自古以来俗音乐文化传统继承的强调,有助于学习者扩宽音乐的视野,找寻到民族音乐文化的根源,加深对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承认对欧美流行音乐元素的吸收借鉴,可以明确学习中,对于欧美流行音乐主要音乐形式和内容的学习把握。同时将欧美流行音乐的学习,从对欧美音乐主体的学习延伸至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探究之上;结合了当今中国人新的世俗审美情趣更是对流行音乐“流行性”的最佳阐释。在整个课程的教授中,学生所产生的众多问题,都可以从如上的界定中得到答案。

(二)对中国俗音乐文化传统的承继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自古以来的俗音乐文化传统。俗音乐一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俗文学、俗文化一脉相承,相融于中国传统文化,并驾前进。我国自古以来,对于外来流行音乐文化的吸收不在少数。隋唐时期的“七部伎”、“九部伎”、“十部伎”等就是最好的一个明证。燕乐二十八调理论体系,中国古老的乐律学体系就直接吸纳了我国当时的西域各民族,甚至外来民族的音乐理论。中国流行音乐是一种承继了我国俗音乐文化传统的音乐。譬如“靡靡之乐”、“濮上之声”等都是人们熟知的评述古代俗音乐的词汇。沿着我国流行音乐鼻祖师延开创的“靡靡之音”音乐之路的音乐形式和种类还有:善造新曲的师涓所创造的音乐;《诗经》十五国风中留下的我国最早的流行音乐作品;具有“靡靡之音”艺术魅力的“淫郑声”;屈原、宋玉的骚体音乐和越人情歌;汉魏乐府的吴歌、西曲;唐、宋、元的诗词曲音乐,以及“沁人心脾”的明清俗曲等。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形式和作品,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学习、吸收。只有清楚地了解了我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历史,才能够认识我国今天流行音乐发展的方向。[2]

二、中国流行音乐研究视角下的欧美流行音乐元素

(一)了解欧美流行音乐,特别是在中国的欧美流行音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当前我国流行音乐理论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流行音乐今天能够这么盛行,能够被这样的叫响,是因为欧美流行音乐这个强势文化的巨大影响。因此,流行音乐的研究,很有必要首先对包括欧美流行音乐本体、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性的研究。流行音乐源于西方,是19世纪的产物,在20世纪前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流行音乐,已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美国既是流行音乐的主要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流行音乐最发达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上的流行主要集中在美国。其音乐风格主要以布鲁斯音乐(Blues)、“叮呯巷”音乐(Tin Pan Alley)、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以及爵士乐(Jazz)为主。“二战”后,流行音乐开始发展成一种具有世界影响的音乐形式。尤其是1950年代摇滚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世界流行音乐的面貌。[3]1980年代以后,随着传媒的发展,音乐风格继续得到深入演变,如说唱(Rap)、嘻哈乐(Hip-Hop)、当代节奏布鲁斯(Contemporary R&B)、新世纪音乐(New Age)等风格。如今流行音乐中各种音乐之间的界限已经相对模糊,而打破风格界限后的流行音乐进入到了一个更加自由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欧美流行音乐,特别是在中国的欧美流行音乐进行研究,是为了看清楚中国流行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如何吸收借鉴欧美元素,学习融合运用了哪些欧美流行音乐技术及元素。为更加全面、准确认识中国流行音乐,学习创作发展中国流行音乐,注重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奠定基础。

(二)研究中国流行音乐作品中的欧美流行音乐元素

了解欧美研究欧美流行音乐,跟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并不冲突,因为中国流行音乐能有今天的繁荣景象,确实是受到了欧美流行音乐的影响。对欧美流行音乐进行研究,包括在中国的欧美流行音乐进行研究,是为了准确地弄清楚中国流行音乐中,哪些是吸收了欧美音乐元素,哪些是运用了我们自己文化的元素。进而研究我国流行音乐,特别是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作品,是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民族音乐内涵融入到作品去的。

流行音乐在当今中国盛行,同时也成为世界音乐文化不可抗拒的潮流。欧美流行音乐渗入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影响着众多人的艺术追求和文化娱乐。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无论是在音乐本体形态还是作品思想意识、文化审美等方面,均受到它的影响,是一种基于现代工业并被赋予商业属性的世俗文化现象。当代流行音乐是市场支配下的产业,是在以经济为杠杆的需要中形成的音乐消费观念。中国作品中的欧美流行音乐元素,从音乐歌词内容、乐曲旋律、音乐作品配器、音乐声音处理以及音乐风格类型等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如对布鲁斯音乐中布鲁斯音阶元素的运用、爵士乐中即兴中断华彩元素的运用以及摇滚乐中失真音效元素的运用等。

三、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流行音乐作品研究

中国流行音乐是一种由中国人创作、欣赏和消费的音乐,并且主要由中国人进行传播和推广。在经济日益发展,国力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在国家软实力不断被强调的声音中,中国流行音乐的音乐研究、理论探索、文化建设都已变得迫在眉睫。文化软实力并不是一种为自身文化打上烙印和贴上标签的一个过程,而是将本民族文化传播和影响其他文明的一个过程。[4]中国流行音乐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研究为如何提升国家软实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扩大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力,即扩大中国本土流行文化的影响力,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方法和有效途径。中国流行音乐除舶来品以及受其影响产生的“中国化”流行音乐外,真正具有中国流行音乐风格的形式和作品,即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流行音乐作品,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构建基于中国历史背景、文化环境、世俗审美的中国流行音乐创作、研究体系是每个中国流行音乐研习者的共同目标。所以,构建中国文化为主导为核心的中国流行音乐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一)中国流行音乐形态研究

中国流行音乐形态研究,它不是在中国的流行音乐的研究,它是中国内涵的流行音乐形态研究。从笔者掌握掌握的情况来看,国内以中国流行音乐形态为研究为对象的研究成果,基本上仍然呈现空白。这并不是说相关研究资料的缺乏,相反,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与之相应的研究论文、专业论著等研究成果逐年丰富。

国外对于中国流行音乐的研究主要以身份为研究的中心点,将流行音乐与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政治和文化表达相联系。

(二)流行音乐作品对传统文化的吸收融合

中国流行音乐要有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要有自己文化内在核心的东西,不然怎么称之为中国流行音乐呢?《流行音乐概论》课程的教授,所思考的是流行音乐作品如何传承弘扬中国文化内涵,研究的是中国的中国流行音乐,而不是在中国的欧美流行音乐。我们是要搞清楚中国流行音乐的形态内涵,这些内涵当中,有哪些是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元素,这些元素是怎样承继吸收并融入到现在的音乐作品中去的。具体如赵季平先生的流行音乐作品,徐沛东先生的流行音乐歌曲是怎么把中国音乐内涵、文化元素融入到流行音乐作品中去的;不同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作品中的不同中国音乐元素、文化内涵的融入及运用;中国俗音乐文化传统在中国流行音乐作品中的创新和体现研究等。并且按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时间顺序,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进行阶段性分期,并对其中的重要作品展开论述分析研究。以较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或社会重大事件为主线,以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作品中的中国内涵,包括音乐元素、文化元素等。归纳和总结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各阶段的不同特点,明确各阶段音乐形态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对中国元素内涵的融合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流行音乐作品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将传统文化的传承纳入流行音乐作品的创作之中。

四、结语

世界需要中国,需要中国文化。中国流行音乐研究的世界推广(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学术研究)是一件具有实效意义的事。以中国优秀文化传承为核心的高校《流行音乐概论》课程的学习者,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就成为了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份子,所以对中文音乐术语的英文翻译同样有其重要性。如将中国的“流行音乐”翻译为“Liúxíng music”而不是“popular music”或“Chinese popular music”;将“通俗歌曲”翻译为“Tōngsú song”等。就此相关的问题徐元勇先生、张伯瑜先生等都提出了极富价值的观点,值得学习推崇。[5]以中国优秀文化传承为核心的高校《流行音乐概论》课程教学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流行音乐作品中,每个人都是音乐的使者,都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 [2]徐元勇.中国流行音乐史导论[J].中国音乐学,2008(04).

[3]孙黄澍.布鲁斯音乐与中国劳动号子比较[J]艺术百家,2011(S2).

[4]贾磊磊.流行文化软肋拖累中国软实力[J].人民论坛,2012(18).

[5]张伯瑜.中国音乐术语的英译问题与解决方法[J].中国音乐学,2004(03).

[6]徐元勇.中国音乐语汇的外文翻译[J]音乐研究,2006(04).

作者简介:孙黄澍(1987—),男,硕士研究生,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流行音乐。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高校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动漫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浅析汉风壶与中国文化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