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民族器乐小组课教学模式研究

2015-04-29卢盈盈

北方音乐 2015年13期
关键词:高师

【摘要】“小组课”是我国高师民族器乐教学中新涌现出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出现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节约学校的教学资源、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实现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目前,这一教学模式虽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其运用于教学时间较短,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环节需要加以关注和完善。合理分组、重点突出、因材施教、加强交流是开展高师民族器乐小组课教学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环节。

【关键词】高师;民族器乐教学;小组课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数量繁多的民族乐器即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对古代乐器的传承、对外来乐器的改造以及对新型乐器的研制,我国的民族乐器呈现出品种丰富、风格各具的特点。回顾我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史,不难看出数千年来这些乐器多在民间流传与发展,直至20世纪20年代后才陆续被纳入专业音乐教学的行列。迈入21世纪,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各民族乐器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探索中改革创新,以求获得更好的发展。近些年来,在高师的民族器乐教学中,小组课、集体课等形式纷纷涌现,为高师民族器乐教学带来新的模式,注入新的生机。

一、高师民族器乐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高师民族器乐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多为个别课模式,即一个老师一次课只针对一个学生进行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源于专业音乐院校,并被长期使用。个别课教学模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实现专业音乐院校“培养专业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目标。然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是: 为中小学及其他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具体要求是: 通过教学及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精神, 提高审美修养, 丰富情感体验, 陶冶高尚情操, 具备适应中小学和其他学校音乐教学需要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素养, 奠定终身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的良好基础, 它培养的是多能一专的人才。”[1]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模式也应当有所区别,目前广为采用的个别课授课模式并非高师民族器乐教学唯一的、最适用的教学模式。

二、开设高师民族器乐小组课的意义

小组课,顾名思义即是将几个人编为一个小组进行集体授课。这一授课模式即区别于个别课模式,也不同于数十人大班上课的集体课模式。小组课的开设,对于高师民族器乐教学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提高学习水平

从传统的观念来看,个别课是最适合于民族器乐教学的授课方式。这一授课方式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制定教学内容,进而开展针对性教学,解决学生演奏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然而这一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演奏风格的单一,同时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较少有机会了解其他同学的长处,不能更为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演奏水平。小组课模式则恰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教师在制定小组课教学内容时,是从全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入手,因此在乐曲的选择上,会考虑作品风格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由于在小组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观摩同组同学的演奏,并通过欣赏和对比,提高对自己演奏水平的认识。

(二)节约教学资源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和学校对艺术学科的投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师资、教学设备等相关教学资源的不足仍是困扰一些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发展的难题。小组课的开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教学资源,提高相关教学设备的有效利用。重复开课是个别课教学存在的一个弊端,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程度较浅或初学的学生,教师往往是将相同的内容进行多遍重复。这种情况不仅浪费教学资源,也容易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倦怠感。小组课的开设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针对程度相当的一组学生,教师只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一次讲解,再针对学生的情况做示范和纠正。小组课教学不仅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同组学生的互相学习和良性竞争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多有裨益。此外,对于一些乐器、琴房等教学资源略显缺乏的学校,小组课的开设能够使教师琴房的使用时间有大量的缩减,从而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

(三)弘扬传统音乐

我国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民族器乐独奏曲,丰富的器乐合奏形式和大量的器乐合奏曲也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贵财富。小组课的教学为民族器乐重奏曲和合奏曲的学习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合奏或重奏曲目。合奏、重奏曲目的学习和编排首先能够加深学生在乐器演奏中的协作意识、团队意识。其次,这些乐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我国民族器乐有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也承载了普及、推广、弘扬民族音乐的责任,全面了解和接触各种类别的民族器乐对学生而言受益匪浅。

(四)实现培养目标

如前文所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及其他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对于一名合格音乐教师而言,教学和演奏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小组课的上课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老师专业教学过程。在个别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接受的教学信息是教师对其自身演奏的教学。而在小组课的教学过程中,一组学生演奏同样的作品,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纠正和解决,因此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面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个别课。因此,小组课的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观摩,为学生日后踏上工作岗位开展教学工作积累更为全面的知识和经验。

三、高师民族器乐小组课教学方式分析

经过几年的摸索,民族器乐小组课这一教学模式已逐渐获得师生的认可,陆续有更多的院校开始开设这门课程。在高师民族器乐小组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的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个别教学的有机穿插、观摩交流的注重强化应作为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加以关注。

(一)合理分组,及时调整

合理的分组对于小组课的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在人数上,一个小组的人数应以4--6人为宜。人数过少会失去小组课教学的意义,且无法保证民族器乐重奏曲和合奏曲教学的人数需求;人数过多教学效果则无法保障。其次,在小组成员的组合中,应将水平相近、程度相当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以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最后,小组成员的组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这种调整不仅能够确保小组教学的顺利开展,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

(二)重点突出,注重协作

受到授课人数和授课时间的限制,小组课的教学无法与个别课一样有充足的时间对乐曲进行面面俱到的详细讲解,因此“重点突出”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准确把握住每一次课程教学的重点,在授课过程中对重点内容进行主要讲解和示范,对于非重点内容,可以在简单讲解和示范后,交由小组学生集体讨论与自学,以此增加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民族器乐小组课教学环节的设定中,应加强对合奏曲和重奏曲的教学。通过对这些乐曲的学习,既可以提高演奏水平,又可以强化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理解,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重奏曲与合奏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同种乐器的合奏与重奏教学,也可以根据乐曲演奏的需要将不同民族器乐小组课的学生暂时重新分组,以满足乐曲编排和教学的需要。

(三)因材施教,逐个击破

小组课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放弃“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同样是小组课教学要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和个别课为每个学生制定教学方案的“因材施教”不同,小组课的“因材施教”应是在考量全组学生整体水平的基础上,为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制定适合本组的教学方案。例如对于程度较高的小组,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大型的乐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对于程度较浅的小组,则应注重添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曲,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组课的教学中,即使注重因材施教,做到及时调整分组情况,学生的演奏还是容易出现不同的“盲点”。因此,在一个学期的小组课教学中,应穿插1--2次的个别课教学时间,为每一位学生解决他们各自演奏中的具体问题,从而保证小组课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注重观摩,加强交流

增强学生的观摩与交流是小组课教学的主要特点和亮点之一。加强观摩和交流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演奏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很大的帮助。民族器乐小组课可以在同组和同乐器观摩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对其他民族乐器小组课的观摩。不同民族器乐小组课之间的观摩可以让学生增加对不同民族乐器的了解,为民族器乐合奏课的学习与编排奠定一定的基础。此外,不同乐器之间的观摩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是教学的呈现方式,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受教的方式,是教学信息的传输。”[2]对于任何学科而言,教学方法都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它都应随着学科的发展进行及时的调整,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刘天华将我国的民族乐器引入正规音乐教学行列以来,高师的民族器乐教学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民族器乐小组课正是在数十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并能与传统的个别课模式有较好的互补作用。虽然民族器乐小组课这一教学模式目前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有许多的细节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但只要坚持探索,勇于实践,这一教学模式定能不断成熟与完善,更加适用于高师的民族器乐教学。

参考文献

[1]徐玉莲.论高师古筝教学的弊端及其改革之路[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8):49-51.

[2]聂在垠.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高校美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5):169-170.

作者简介:卢盈盈(1982-),女,福建省仙游县人,闽江学院蔡继琨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器乐。

猜你喜欢

高师
全国教育规划项目介绍
——核心素养与高师院校教学变革(DIA180384)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论声乐教学法与声乐文献课程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的高师乡土地理教学改革初探——以《浙江地理》课程为例
从高师视唱练耳学科角度出发探讨“内心听觉”——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教师资格证改革背景下对高师院校师范教育课程的改革探索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
论隐性教育在高师民族音乐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