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声乐教学集体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

2015-04-29孟宪红

北方音乐 2015年13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

孟宪红

【摘要】声乐课程是高师院校教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随着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高师音乐课程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当前的高师声乐教学模式已经发展成为以小组课、个体课、集体课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形成了不同学校在该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的多样化,差异化。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高师声乐教学,提升该课程整体的教学水平,有必要构建一个合理、高效的课程体系。本文就如何构建高师声乐教学集体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并从声乐课程教学理念、集体课程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实践等角度进行深入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构建高师声乐教学集体课程体系的关键在于认清其重要意义,并抓住其建设的根本规律,进而不断改善课程体系的科学性、高效性。

【关键词】高师声乐教学;集体课程体系;课程建设

引言

随着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发展成以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三者相互结合的三位一体式教学模式,其中声乐集体课是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中较为新颖且最有争议的一门课程。在不同高等院校中,声乐集体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声乐教学内容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产生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探讨声乐集体课新型的教学方式,如何完善声乐集体课的体系建设,对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与发展,以及对高师声乐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师声乐集体课的发展过程

(一)学生数量的增加与教师需求缺乏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与参加高考人数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艺术报考人数,是逐年增加。于是各大院校纷纷开设了美术、音乐等热门艺术专业课程,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其中艺术类声乐考生占有相当大的一个比例。如今,越来越多的想接受声乐艺术教育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计划着主修或选修相关的艺术教育课程,而许多院校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的数量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方式已不满足当前的教学现状。因此,为了调整两者之间的不协调关系,学校会对声乐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改革,通过开设声乐集体课让学生集合起来进行音乐学习。

(二)非音乐专业院校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渴望学习音乐的矛盾

新时期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于是学生在对自身全面掌握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外,也期望能够接触其他各种技能或者新知识,以改变自身较为单一的兴趣,最大程度挖掘自己的潜力,来适应新时期社会的新要求。因此,学生在进入学校后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修一门声乐课程,尽管一些综合类的,非艺术类的院校为学生提供了声乐课程,但学校在音乐教师方面因其专业性强,人员配备少。于是学校为了满足所有学生能够学习声乐知识的要求,增设音乐教学集体课程。

二、高师音乐集体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高师声乐集体课是一种创新的声乐教学模式

声乐集体课的开设在教学模式上是一个大胆的改革,它改变了声乐课的教学方式以声乐艺术理论知识为主,实践为辅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充分发挥了院校的教学空间和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设施的应用,不仅有效整合了教师资源,还通过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在课堂上的运用,使师生更快、更准地了解国内外音乐的发展动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声乐知识和声乐技能,并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二)声乐集体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声乐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

开设声乐集体课程可以有效解决教学资源的不足,也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使得声乐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性、实践性、欣赏性等相结合,同时也促进了声乐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方向的发展。

(三)声乐集体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开设声乐集体课程,增加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使得声乐技能与音乐理论、歌唱能力与表演艺术、作品与创作背景更好地融合,这样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演唱技能的掌握、表演能力的创新意识、人文修养的培养以及声乐思维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不仅实现了声乐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音乐人才的要求,也提高了高师声乐教学质量水平。

(四)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进入歌唱状态,提高学生对声乐的学习兴趣

开设声乐集体课程后,学生上课的时间增加了,教师的讲解也能够更好发挥其作用,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自己的歌唱状态,掌握老师示范的音乐技巧,并积极主动去思考和练习。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评比等多种途径来掌握和提高自己的声乐歌唱水平和声乐知识。

三、构建高师声乐教学集体课程体系

(一)改变单一性的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结构的适应性、均衡性与综合性

以往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是“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声乐集体课程是以集体课为教学方式,是高师声乐教学教育体系改革中一个重要举措,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也是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它改变了单一性的课程结构,实现了对课程结构向适应性、均衡性与综合性的转变,同时也实现了偏重技能性的学科向人文艺术综合性学科的转变,全面诠释了基础声乐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明确了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最新方向。声乐表达的过程离不开朗读的技巧,朗读是声乐学习的基础可以让声乐充满情感体现出声音的美。拼读可以辅助声乐表演者更好地发声.声乐的表达是语言技能与声音技巧的完美结合。因此,在声乐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尤其重视拼读和朗读的训练。笔者认为, 在声乐集体课中,把对中国诗词歌赋的朗诵训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和师资资源,又解决了高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训练问题。

(二)高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内容多样化、丰富化

教学内容是高师声乐集体课的关键要素,在提高学生综合声乐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多样化、丰富化的:

1.完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

在高师声乐教学集体课程体系中,声乐教师所具备的丰富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足够的知识和熟练的声乐技能才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声乐方面的特点,并作出正确的、科学的引导。

2.引入多样化的区域性声乐作品,分析中外声乐文化差异性及发展历史

“音乐没有国界”,是区域性的音乐作品所表达出的最终情感是相同的,是不同区域的人都能感受出来的,但不同区域的音乐作品表达的过程是不一样的,有音乐艺术及文化差异。通过让学生欣赏和了解不同区域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及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来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提高自身对更多不同风格的、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的了解。

此外,声乐集体课也要通过选取几个代表那个时期的经典音乐作品,来了解中外声乐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声乐作品的风格与唱风。只有了解了声乐的发展史及不同时期的声乐风格才能更好地去表达作品中所表达的内涵和情感。

3.声音技能与语言相并重

声乐的表达过程是声音技能与语言表达相结合的过程,缺一不可。声乐集体课所面临的学生可能是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他们的语言表达各不相同,如果没有统一语言基础,就难以在课堂上更好地传授他们对音乐语音的精确把握。因此,在传授声音技能的同时,增加朗读课程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训练,为今后歌唱的训练打下夯实的基础。

4.参与音乐作品的鉴赏

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观及修养的提高来自于对不同的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了解。因此声乐集体课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歌唱水平。

5.树立学生对声乐集体课的正确观念

声乐集体课毕竟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以往接受较多的基础音乐知识是通过传统的“一对一”或者个别课以及小组课的传统教学方式。因此对这种声乐集体课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不能完全接受。这时,我们学校或者教师在授课前要跟学生讲明声乐集体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他们知道学习声乐的目的是什么,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对声乐集体课的正确认识,为以后的个别课及小组课上学习专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音乐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声乐教学改革更加深入,声乐课教学方式从原来的单一教学模式,一个人教学及组织课堂教学向声乐集体课、小组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新型教学方式的发展。而声乐集体课是教学改革过程中最为复杂、最有争议的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它的开设使声乐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这种改变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坚持深化改革和探索声乐集体课程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英.高校声乐集体课之我见[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

[2]史一丰.谈高校声乐集体课教学[J].歌海,2008(1).

[3]张晓钟,王必主.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探索[J].音乐研究,2010(5).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
优化措施,提高能力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发酵设备与实训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研究 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