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问题与路径

2015-04-29王文涛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院校

王文涛

摘 要 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风向标,指引着高等院校办学模式的转型。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自身转型发展、校企合作深化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等多种需求之下,高职院校要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通过抓准问题、理清内涵、重塑体制机制、构建组织平台等方式突破现实障碍,实现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

关键词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3-0053-04

协同创新是高校办学模式转型的一种未来指向,着眼于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是高职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基本要求与协同创新的根本价值诉求十分吻合,指明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高职院校缘何也要开展协同创新

(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竞争的主要焦点向产业组织程度和组织效率转变,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不断融合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需求旺盛,产业由实转虚、由重变轻、由硬变软的态势明显[1]。劳动力是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因和关键要素,不仅在数量上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更在供给结构上对产业结构产生直接冲击。数量充足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有利于发展技术集约型产业和深加工产业,科学先进的劳动力技术结构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正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一样,高职教育在长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与产业、行业形成了最直接、最紧密的链接,其规模和质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显而易见。高职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着重注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大要素,紧贴区域产业发展、强调行业参与教育实施过程、营造真实企业情景和氛围、大力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深入生产和岗位实践开展工学结合[2]。因此,高职教育将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推手,高职院校也将成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承担者,提供数量稳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供给,这些都为高职院校联合政府、科研单位、行业、企业等开展协同创新创造了条件。

(二)高职院校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在200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推动下,高职院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较大提升,服务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但是,改革的促进和项目的引导催生这一批高职院校“先富”起来,剩余的1100余所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位迷失、特色缺位、方向不明的现象,加之目前高职院校高就业率背后隐藏的高离职率现象,以及毕业生出现的职业变迁适应性差、后劲不足和教学体系落后、办学机制僵化等问题,亟需破除已有体制机制的束缚,打破封闭、守旧、分散的格局,积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高职院校面向地方办学的属性,决定其必须要扎根地方,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因此培养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和以先进技术和科研水平服务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也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大量传统职业和岗位不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面向市场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职业岗位,这一趋势必然进一步倒逼高职院校要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指向,以避免落后于市场和经济发展的被动适应状态。因此,联合政府、科研单位、行业、企业等,有效聚合资源,构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创新服务的协同平台将是高职院校自身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可以说,协同创新为高职教育自身转型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三)校企合作模式深化提升的需要

世界各国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表明,产业界与学校合作办学是产业结构转型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只有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前提下,真正的协同创新才有可能实现。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多集中在企业配合学校开展的学生顶岗实习上,还没有上升到校企协同开展技术攻关、科技研发的高度。即使是仅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企业也只是简单完成合作任务,而没有协同学校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在工作岗位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和引导,培养学生除单一技能训练以外的其他知识和能力。可以说,即使经过顶岗实习之后也不能培养出完全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而且,由于目前还没有形成校企之间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无形当中增加了企业管理、运营和生产成本,提高了安全生产的风险,导致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不足。另外,高职院校自身的人才短板也制约了校企合作往纵深方向发展。这是因为,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普遍理论经验丰富而实践经验缺乏,技术水平、创新能力都很难满足企业对于技术革新和技术应用的需求。协同创新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推动资源在创新主体间流动共享,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这势必迫使高职院校重新思考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提高高职院校的创新活力,提升专业课程建设的创造能力,提升教学科研的创新水平,推动校企合作深化发展。

(四)学生对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求

当前,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就业市场的快速变化。高职学生毕业后将面临职业变迁的考验,迫切需要不断增强社会适应性和自我调节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意见》明确提出,要“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提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适应社会变化和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必将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重点。

二、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高职院校在协同创新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然十分薄弱,已有的体制机制束缚还没有破除,封闭、分散、低效的协作格局还没有打破,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推动协同创新还面临诸多问题。

(一)政府主导作用不突出

政府是高职院校宏观的管理者、监督者和协调者,其宏观职能的发挥程度对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情况,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宏观外部环境优化支持政策不足,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政策环境有待完善,还没有有效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体制度框架。这也导致学校、科研单位、企业和行业之间的合作缺少引导和支撑,协同创新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在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结成利益共同体并围绕产业链开展整体性合作。同时,政府还缺乏对社会传统观念的引导和转变。传统观念认为,高职院校只能培养一线的专科层次蓝领工人,而与“高大上的创新型人才”毫无关联,忽略了高职教育因为与行业企业的亲密衔接、灵活可变的专业设置、贴近一线岗位的技术训练,而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的得天独厚优势。

(二)多方协同的壁垒明显

首先,高职院校与其他协同单位(企业、科研单位等)都有各自的管理隶属体系和运行机制,加之高职院校开放性不够,导致学校办学脱离实际、各种社会办学资源难以聚集。其次,各组织对于创新工作的投入方式、理念和管理都存在差异,相互之间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没有构建稳定的利益共同体,缺少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的机制,更没有形成深度合作、互动融合的有效机制,成果转化的获益分配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不利于创新成果的研发。第三,由于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评价机制、社会保障体制不同,使人员交流出现障碍,在人才、成果的共享上缺少默契,组织间创新力量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人才优势互补。第四,各组织之间缺少联动性,对彼此的资源情况掌握不足,导致资源重复投入和跨组织间的资源获取困难,不利于学科专业的交叉与融合,重复研究现象严重、创新资源分散,长期的系统合作与联合攻关不能有效开展。

(三)企业参与动力缺乏

企业的参与程度是决定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成败的关键一环。企业对利润、效益和行业地位的追求,导致其对创新的需求相比学校更为迫切,加之学校对产业发展不敏感,与市场相对脱节,使得企业很难找到与学校合作的利益共赢点。而且,多数企业进行合作的目的仅仅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追求,在目前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机制没有形成之前,大都把合作视为权宜之计,没有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协同创新,较多的短期合作行为不是为了追求长期的多方共赢,这种文化与氛围必然严重阻碍协同创新的推进。另外,企业对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工作缺乏基本认识,忽视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师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加上合作产生的成果转化获益缺少奖励办法和激励机制,导致企业普遍缺乏协同创新的基本动力。

(四)学校办学现状的限制

高职院校目前的办学体制条块分割明显,内部管理壁垒森严,限制了其协同创新的开展。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看,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甚至教学部门和教学辅助部门之间都存在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隶属不同,相互协同很难开展;人事制度无法有效突破,既能教书育人、专业技能又突出的“双师型”教师总量不足,难有政策突破引进企业技术能手的制度障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也不太重视与外界联合开展科研成果的开发与应用,导致教师和科研人员对开展协同创新缺乏积极性;教学体系落后,专业体系封闭,专业与专业之间各自为阵,几乎没有课程的相互渗透、资源的共享共用、学生的共育共管,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和多变需要。

三、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路径

(一)理清高职协同创新目标内容

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联合学校、科研单位、企业行业,发挥各自的创新优势,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有效汇集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依托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围绕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搭建育人平台,实施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承,开展应用研究以实现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开展技术革新以实现科技研发与标准研制,开展资源交流以实现技能培训与资格鉴定,开展课程开发以实现文化共融和人才共享,等等。

(二)重塑高职协同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出台配套政策文件。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尽快制定和出台推动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相关制度和文件,努力完善扶持引导学校、科研单位、企业和行业共同开展协同创新的保障措施,形成科学的协同机制。如制定开展联合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税收减免政策,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之间流动的柔性人事管理办法和补贴办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课程开发、资源建设的奖励办法,等等。

二是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开展协同创新的多方主体要积极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激励制度,形成健全的、双向交流、共培共聘的人才共用协同机制,形成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兼职授课、协同组织间人才双向流动的新型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鼓励非教师人员职称评定和非技术人员技能资格认定,努力打造集教学、科研、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团队。

三是开拓国际合作视野。本着“请进来、送出去”的原则,积极吸引国际组织间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通过国际间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开展优质教育资源、技术资源、前沿信息的引入和输出,开拓高职院校的国际视野,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四是营造协同创新文化。协同创新文化是一种认同文化、协作文化和创新文化。协同创新的开展首先要营造共同认同的文化。政府要努力引导社会对高职教育传统认识观念的转变,让社会充分认识高职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了解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和能力。各主体间也要不失时机地展示自身的文化内涵,增强组织间文化的有效认同,同时,通过加强组织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以文化培训、座谈等方式促进各方的文化融合,形成一种文化、教育、经济和科技等价值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

(三)构建高职协同创新组织平台

一是组建协同创新联盟。高职协同创新联盟是指包括政府、高职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在内的产学研合作共同体,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形态。协同创新联盟中,政府要直接参与,从法律层面主导建章立制,如制定联盟促进法,赋予战略联盟非营利性法人地位,推动制定联盟章程,明确联盟性质和作用,规范联盟组织行为,明确联盟中各主体权利和义务,政府还可以利用科技项目的形式给予联盟支持,通过政府投资、税收优惠等措施加以引导,确保联盟可持续运行;联盟内部要研究制定联盟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入市场导向和市场调节机制,避免企业科研短期行为和分散重复需要,将同类科研开发集合化和整体化[3];高职院校和研究机构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研发水平,围绕企业需要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应用;行业协会积极发挥对本领域行业技术前沿、发展趋势以及行业系统内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精确掌握的优势,为人才培养提供准确可靠的预测和分析;企业要联合共建校企科技研发中心、企业学院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全程参与企业产品的开发设计与生产,依托高职院校优质的师资力量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提高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4]。

二是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建立学校层面的协同创新中心,整合学校内部资源、联合各创新主体,以机制体制改革为引领,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通过政策和项目引导,把教育教学、科技创新、生产转化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组建一批区域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形成多个一流的教学和研发团队,构建一批校企研发中心,设计实施一大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培养一大批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5]。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高职院校
优化师资管理机制改革实现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