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之我见

2015-04-29何艳芹

北方音乐 2015年13期
关键词: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

【摘要】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整合是我国当代歌坛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我们学习欧洲传统歌唱方法 ,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唱好那些优秀的西欧传统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段,而主要是为了学他人之长以补己之不足,更优美、更动听、更自如地唱好中国歌曲,更好地发挥我国声乐艺术的民族特点,鉴于两者的融合对其进行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艺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和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借鉴;风格;融合

一、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相互融合的艺术特点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是我国当代歌坛的两大声乐流派,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既有差异又有相似性。两者的借鉴与融合不仅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道路和理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逐步演变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舞台上颇具特色的歌唱艺术风格。

(一)民族唱法的艺术特点

传统的民族唱法以真声为主,大多采用腹式吸气法,其特点是气吸得深,但量少,而形成的吸气管道比较长,不利于高、中、低声音的统一。共鸣以头、鼻腔共鸣为主,辅以喉、咽、口腔,加上少量的胸腔。形成一个上至头腔、下通喉腔和胸腔的垂直柱状的共鸣通道,以求达到最佳的象戏曲的亮点共鸣效果。民族唱法由于咬字和润腔等技法的运用,在共鸣腔管的使用上,比美声唱法要细一些和短一些,以求突出民族性。喉咙打开适度,喉咽腔不要求开得太宽,喉结相对稳定。放松下颚,抬高上颚。这样获得的共鸣集中在头鼻腔。

(二)美声唱法的艺术特点

美声唱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假声比例协调的完美结合,从声音上来说,是真假声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着用,每个人都是一件单独的“乐器”,声带长短和共鸣腔体的大小都不一样,所以在训练发声时根据“乐器”的比例来调节真假声的比例。另外就是共鸣的不同。美声唱法是全共鸣,有些唱法只用部分共鸣,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即声音真假混合,共鸣同时出现。

美声唱法的辅音不是唱出来,而是清晰有力地吐出来的。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要在拍子节奏前轻巧的由口腔内发出来,而在拍子上唱出来的才是母音。而辅音又分轻辅音和浊辅音,浊辅音是在发出的时候要触碰到嗓子发出声音的辅音:m、b、p、d、 v、 g、n、 m,而轻辅音就是t、f、k、c,它们大都在口腔的5个接触点发音:1.唇:m、b、p;2.舌前部和硬腭:n、d、t、e;3.舌后部和软腭:ng、gh、k;4.舌和齿上部:s;5.上齿和下齿:v、f 。美声唱法运用以母音为主的语言发音,其他为辅音,所以他们咬字时用舌头前部的三分之二为主,最有特点也是独有的风格的一个发音就是“r”(弹舌)。在元音之前和元音之后弹出的音响效果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在时值上,时值最长的是一个元音前有两个“r”,其次是一个“r”时值最短,打得最轻的是在单词的最末一个音节,并且“r”在最后,几乎舌头轻弹一下即可。因为这是由意大利语的重读规则决定的,大多数重读音节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但个别特殊的单词例外。

(三)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差异与共性

民族唱法现今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也包括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形式繁多,十分丰富。我在这里只谈现代人的“民族唱法”,简单地说,就是发展、更新进步了的民间民歌演唱。它是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演唱方法(包括传统的戏曲、说唱艺术演唱方法),又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先进经验和技巧,融会贯通而成的一种唱法。这种唱法强调真假声相结合,要求有较深的呼吸支托,重视声音的统一、流畅和语言的清晰、字正腔圆,讲究混合共鸣的运用和演唱的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民族艺术风格。这两种唱法的声乐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歌唱发声原理等方面也基本上是一致的,二者是可以完全借鉴共同和交流。

西洋美声唱法与中国的民族唱法在演唱的曲目体裁上是具有共性的。演唱体裁一般分为民歌、艺术歌曲、歌剧的选曲或选段。

二、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相互融合的意义

声乐演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它是继声乐作品依词谱曲或由曲填词后的第二次创作,它既忠实于原作也需要在一定尺度内进行重新加工因而不论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要求使形体、眼神和情感都能恰当地表达其内容与形式艺术上的完美统一,达到审美上的形、神、韵要求。进而也促进了两者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结合了传统戏曲的咬字和西洋科学的发声方法后,演唱中国歌曲既能拓展音域,演唱更丰富的曲目,又能用清晰的语言向观众表达音乐。而中国的美声唱法 在走民族化的道路上通过对民族唱法的借鉴上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美声唱法的“中国学派”或“民族美声”。

三、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融合的优化成果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演唱技术上存在着许多借鉴与融合。我国的民族唱法起步虽晚,但在继承传统的戏曲、说唱、民歌发声方法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使得民族唱法更加科学化。近些年来,取得了大量优异的成果。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融合的理论成果。

美声唱法演唱的种类比较繁多,都有各自的演唱风格,其中包括咏叹调,宣叙调,咏叙调,康塔塔等。美声唱法被认为是人声最大潜力的发挥,唱法很高亢,简直就是达到了境界,同一种民族语言结合起来,比较而言是最融洽、最完美的一种表达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情感的演唱技术和艺术形式。民族唱法,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如民歌唱法,各种说唱艺术唱法,各种戏曲唱法,民族新唱法等。民族新唱法在继承优秀的民族演唱传统基础上,在声音训练上,大胆向美声唱法学习,注意真假声结合的混声唱法的运用,同时也注意到真声色彩的发挥,充分发挥人声各腔体的共鸣效果,追求高位置共鸣和正确的呼吸支持咬字清晰,发声圆润通畅,声音明亮,位置靠前,语言清晰,演唱亲切自然,扩展了音域民族风格强,声音的可塑性强多年来,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在学习借鉴,继往开来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四、结论

歌唱艺术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都有共同性。民族唱法,是我国人们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以及汉语语言的发音吐字,在戏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声唱法的优点。将两种唱法的歌唱理论兼容并蓄地运用到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和实际演唱中,让中国的民族唱法更完善,变成中国独一无二的一种中国式的美声唱法,逐渐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李秀军.西方音乐史教程[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1.

[2]陈四海.中国古代音乐史(上)[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何艳芹,现供职于河北省交响乐团,国家二级演员。

猜你喜欢

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试分析戏曲唱腔和民族唱法的关联性
浅谈美声的唱法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从歌曲《梅兰芳》探析中国民族声乐的戏曲元素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