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汉乐的现状和传承模式的研究分析

2015-04-29钟玲钟礼俊

北方音乐 2015年13期
关键词:研究分析现状

钟玲 钟礼俊

【摘要】广东汉乐是客家音乐文化的瑰宝,在粤东地区有广泛的群众性,随着现代生活不断影响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习惯,口传心授的传统技艺逐渐老化已经很难再适应大众的眼球,引导建立可行有效的机制、发挥各机构的优势整合互补,传承与创新口号才不会是一种空话。

【关键词】广东汉乐;现状;传承模式;研究分析

20世纪是中国民族音乐迅速发展的时代,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和执行中央《关于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的主题实践活动的意见的号召,2014年12月12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与广东民族乐团签订了广东省省直文艺院团与基层文艺团体“结对子”共建协议书,以提升基层文艺团队的创作表演水平,开辟了广东汉乐传承的新天地。

一、广东汉乐的历史文化价值

源于中土礼乐的“广东汉乐”是由客家先民一千多年前从中原带来,被誉为中州古乐的活化石。广东汉乐的发源地和根据地是岭南东部“广东汉乐之乡”(大埔)“客家人”融汇当地音乐并逐渐自成一体的纯器乐乐种。广东汉乐原是为戏曲伴奏的音乐,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脱离戏剧舞台而进行单独演奏的丝弦乐曲。广东汉乐作为客家民间器乐在传奏是和客家的产生紧密相连的。“广东汉乐”是古今客家人的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是客家人民世代相承的精神记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结晶,是客家文化发展多样性的生动见证。“广东汉乐”也是唯一不用地域命名的乐种,古曲遗音淳朴,由于中原汉人的南迁,带来了中原地区的文化习俗并在当地流传和演变,并世代相传,广东汉乐不仅富有南国的清纯秀丽,也承袭了中原庄重沉稳、朴实大方的古风。

二、广东汉乐的由来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广东汉乐是广东三大乐种之一,在1962年定名为广东汉乐之前叫法多样,如“中州古乐”、“和弦索”、“闹八音”、“汉调”、“中军班”、“外江弦”、“锣鼓吹”、“粤东民间音乐”等等,主要活动区域在广东梅州大埔、福建龙岩、梅州各县区及周边省份。有着千年历史的广东汉乐随着历代南迁的汉族先民经过与沿途各地中原住民音乐的交融,最终演化成既有中原音乐韵致又有本土特色的一个乐种。

三、广东汉乐的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即农耕文明逐渐削弱乃至部分消失,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变化,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给一向主要靠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还有自身形式和内容陈旧、脱离时代审美等原因,“村头戏台”已成为儿时的记忆,使之逐渐地部分或全部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流传了七百多年的广东汉乐曲谱存世现有800多首,目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手段、范围和力度对广东汉乐的传承保护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文化馆、群艺馆、汉乐协会等这样的“文化平台”保证其常态化的工作,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已远远不能满足广东汉乐良性发展的生存空间。

(一)广东汉乐乐社的传承现状

广东汉乐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乐社和“私活局”,造就了一大批汉乐人才。 广东汉乐从有史记载之日起,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包括“坊间”(民间)艺人在内的乐界人士都做了大量的建设性工作,如钱热储主编的《汕头公益社乐剧月刊》、上海的“逸尚社”、汕头的“公益社”和“以成社”,大埔的“同益国乐社”、广州的“潮梅音乐社”、新加坡的“儒乐部”、马来西亚的“大埔国乐社”、印尼“茶阳公会国乐部”、泰国的“肖戛玉国乐社”等等;新世纪更掀起了一股广东汉乐的热潮,涌现了一批规范的协会组织,如大埔广东汉乐协会、梅州广东汉乐协会、梅州市古琴协会、广东省汉乐协会等。民间的乐社有东湖汉乐社、康乐园休闲娱乐室、蕉岭汉乐社、丙村曲艺队、梅州乐友社、夏万秋汉乐社等等。

但与其具有数百年的历史和在民间影响深远的情形相比较,对广东汉乐的曲牌形态研究还是比较滞后的。就其曲目应用实践角度而论,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肘着对广东汉乐发展研究的深入。“广东汉乐”是汉乐爱好者以乐社组织的形式流传于民间,长期处于群众性的自流状态,汉乐手一般都是离退休干部居多,大部分的汉乐爱好者均是以一种自发自为的方式为广东汉乐在默默无闻奉献着,靠拉赞助、组织演出来维持日常开支,这样的传承方式显得有点艰难和容易衰退。如据丙村曲艺队的负责人介绍:曲艺队从1993年开始组建,成员都是拿锄头的农民,都是农忙闲时聚集一起切磋技艺,基本上都能保持每星期的正常演奏活动,这些乐社是没有固定的经费,如遇有演出任务或比赛,均由自己想办法负责安排一切费用开支,有时候由个别爱好汉乐的民营企业老板会提供赞助支持,丙村曲艺队还多次参加梅州市汉乐大赛均获得好成绩,大部分成员表示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艺,争取更多、更高的荣誉,以此来保证广东汉乐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东湖乐社的负责人介绍也是这样:东湖乐社成立于2004年3月,目前乐社成员有60多人,年龄40岁以下的根本没有,大部分都是因为退休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这群人生活较宽裕,和弦索保持单一的、纯粹的娱乐为主,通过了解大部分成员都很高兴来汉乐社这里活动,不但可以认识新朋友,而且还可以耳染目睹学习很多新曲子,对汉乐社的日常开支自愿为原则都十分热心主动地提供活动场所费用,自己也喜欢爱好汉乐的李老板更是连续多年出资租店面提供场所和购置乐器,尽力保持汉乐社的正常演奏活动等;没有经费支持其他很多的民间汉乐社普遍都存在诸多问题和发展传承创新的意识令人深思和焦虑。

(二)广东汉乐之乡大埔县的传承现状

1962年才定名的“广东汉乐”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乐”盛行的大埔县是“广东汉乐之乡”,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群众乐手多达千人,其中国家音协和省音协会员有几十多人,群众汉乐活动在全县蓬勃开展,呈现出了“村村闻鼓乐,处处弄弦萧”的空前盛景。广东汉乐自明清1557年(嘉靖36年)以来首创《大埔县志》始记有关乐事起,便有“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家诵户弦或比屋弦书”之说。民间乐社、弦馆随处可见,晚清至抗战前的大埔县“笛馆”据统计有近百个,同时大埔县也是广东汉剧的发源地,广东汉剧和广东汉乐是相互交融的,目前大埔县专业汉剧团行当齐全,能正常投排演出大型古装及现代汉剧,城乡业余汉剧人才仍有一定数量。

大埔县县委、县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直都很重视和支持,县宣传文化部门也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广东汉乐进行抢救保护工作。县文化局于1981年冬就邀请广州音像出版社来埔,对广东汉乐进行了抢救性演奏、录音,制作八盒录音带。1982年开始组织县内广东汉乐名家和县外埔籍汉乐高手对大埔广东汉乐乐谱进行了一次挖掘、收集、整理,出版了《广东汉乐三百首》,《大埔县历史文化丛书—大埔汉乐》《汉乐研究》等极大地推动了广东汉乐活动的开展。

大埔县的广东汉乐研究会于1988年成立,目前会员达300多人,大埔县各镇还成立了广东汉乐研究会分会,全县城乡汉乐演奏点多达60多个,并拥有女子汉乐团、少年汉乐队等,群众汉乐活动在全县蓬勃开展。2001年以来,县文广局举办了三届全县广东汉乐汉曲汇演,举办了两届《客风·出水莲》大型汉乐演奏会;2008年11月份大埔县还举行了首届国际汉乐节,邀请2个以上国家港澳台地区及国内2省7市汉乐社团参加演出;大埔汉乐队伍还多次赴省赴京参加比赛荣获奖励,如在广东省第六届群众音乐花会和岭南民间艺术汇演中荣获金奖等;2010年参加香港客家文化大展演;2015年7月大埔小学的汉乐团参加梅州市第十一届中小学文艺展演获奖等等。目前大埔县的传承现状相对来说还是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但是水平参差不齐有待提高,大埔的汉乐人更不能满足现状,相关部门要加强创造和提供对乐社、乐手的培训学习条件、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和评估,规范乐谱编辑。广东汉乐太多的谱例均没有很详尽地按照现代乐谱规范记谱,一首汉乐曲同时会有几个版本的乐谱,不利于初学者认识和了解广东汉乐。广东汉乐大部分的乐手都是来自民间,演奏都是根据个人喜好和审美品位进行演奏,这也是从更深层面体现了传统音乐传承方式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和艺术表现形式,聘请专家评审组建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汉乐团,同时广东汉乐的研究要紧贴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关注,要从音乐本体结构上吸收、采集、分析广东汉乐作品,以此来发展和创作更具有客家特色和中原音韵的新音乐作品,更要“基于传统,力求创新”,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而创造更多的广东汉乐,这样传承会更具体内涵会更丰富。

(三)广东汉乐半职业化的传承现状

广东汉乐另一个聚集点是梅州汉乐协会。梅州汉乐协会是由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创办,于2006年成立,目前会员达150多人。参加人员专业的、非专业的、退休的、在职的、老的、年青的组成,聘请关心广东汉乐的企业老板、知名人士、领导干部等为顾问、名誉会长,会员中年龄最大的已80多岁,最小的只有16岁。本着对广东汉乐的爱好,发扬广东汉乐、为广东汉乐这一古老的乐种得以继承发展而自愿结合的群体活动。梅州汉乐协会自成立以来风雨无阻地坚持每周二、四集中排练,在协会成立的过程中,组织了晋京演出汇报、参加了梅州市第五届群众文艺汇演并荣获一等奖、深圳市第二届公园文化节、深圳工业区展演等,扩大了广东汉乐的影响范围,让更多地人接触和了解广东汉乐的无穷魅力。

(四)广东汉乐职业化的传承现状

广东汉乐最具活态传承规模的就是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广东汉剧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保护基地。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目前下设行政部、研究部、培训部、展演部四个部门,广东汉剧和广东汉乐的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广东汉乐原是为戏曲伴奏的音乐,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脱离戏剧舞台而进行单独演奏的丝弦乐曲,广东汉剧音乐大部分都是由广东汉乐形成的, 大部分的汉乐手还能兼唱皮黄。另外,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为了进一步推进文艺教育与艺术普及工作,积极响应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百家千场艺术讲座下基层活动的通知》,有针对性地、接地气的组织队伍到基层各乐社进行各种形式的广东汉乐文化交流和辅导,让其在新常态下的传承和创新充满活力。但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徐青认为,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如专业视野不开阔,人才队伍资源要整合,缺少激励创新机制,技术层面的提升和理论方面的研究队伍有待提高等。

(五)广东汉乐课堂教育的传承现状

广东汉乐是汉乐爱好者们茶余饭后自发的、自娱自乐的、自流的形式生存于民间,有部分是以家庭学习为主,家庭成员当中有前辈懂汉乐,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口传心授、耳染目睹也慢慢开始操琴品乐,还有就是汉乐社乐手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沟通,坊间日益兴盛的队伍也形成了广东汉乐特有的天地。可以这么说系统规范的学校课堂教育是在梅州市艺术学校开汉剧班之前是没有的。2012年嘉应学院开设了高校非遗课程、个别有远见的培训机构组织等等,但都只存在浅层面的交流和学习,或者是挂个牌匾,比较规范的就是梅州市艺术学校的汉剧班、还有2015年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开设了艺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的师资培训。另外各中小学因为应试教育,音乐师资缺乏,专职的音乐老师不多,再加上因为中小学音乐老师大部分都是高等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中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一直沿续欧洲体系的教学模式,她们接受的知识过于片面追求表演技能的训练,和地方区域性的音乐文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即使这样,农村还不一定有,有些偏远山区的音乐老师是兼职的,所谓兼职就是语文、数学老师都可以上音乐课,幼儿园那就是少之又少了,稍微会唱歌的都可以上音乐课等等,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传承谈何容易!在多元文化格局并存的今天,要建立音乐教育的多元化,要让更多专业的汉乐乐手进校园提高本土音乐文化的师资力量,才能做到更好的实质性的传承和创新。

(六)广东汉乐家族式的传承现状

客家人在大迁徙的历史过程中有强烈的家族传统意识,尊祖敬宗,而广东汉乐的生存和客家人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广东汉乐家族式的传承模式也是其一种特有的表现方式,主要以家族成员为主,代代相传,如古筝大师饶宁新祖父是饶佩玖,其自幼受父亲汉乐名家饶从举先生熏陶,饶宁新之子饶蜀行也从小濡沐广东汉乐艺术并传承着;还有头弦世家钟鑑尧先生,家族成员并传承头弦艺术的有钟开城、钟开强、钟礼俊、钟礼杰、钟礼坤、钟经思;唢呐余述仙等等。

四、目前广东汉乐传承发展的保护措施及对策

目前广东汉乐最具活态传承规模的就是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起到了很重要的传承和保护。政府对广东汉乐传承发展也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措施及对策,如: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制订法规。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纳入法制管理,使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是维护各自独特文化身份、文化主权的具体行为。并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共享,更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文明对话的必然要求;

2.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以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及非保机构为主体,建立起和完善了县、镇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保护工作专家组、各县非保中心和各乡镇的文化站,有了一定的编制、专门经费和规范开发利用的评估审查和批准程序;

3.政府逐步对辖区内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分批公布,对重点项目的主要传承人政府在向社会公布予以认定的基础上,拨出专款,对主要传承人给予一定的传艺津贴;

4.支持各县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所作的努力,遵循文化遗产保护规律,建立科学完备的保护措施,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努力建立起双边和多边的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在国际多边文化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加强各县之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管理方面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提升交流合作成效;

5.加大、加深、加宽媒体的宣传力度和政府文化部门大力扶持,并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开展民间艺术活动,大胆改革和创新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毕竟传承客家音乐文化光靠某一个人是有限的。如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客家音乐文化研讨会,设立有关非遗的艺术大赛、非遗文化大观年、举办大规模传统文化表演艺术竞赛、“南国牡丹杯”群众广东汉曲、汉乐大赛、南国牡丹大讲堂、周五有戏、周六艺苑、客都情·中国梦音乐会、首届广东汉剧展演周、“汉韵雅音”汉乐、汉曲音乐会、百人汉乐音乐会、广东省第八届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等等;

6.文化主管部门加大对青少年参与民间艺术活动培训、辅导的工作力度,使民间艺术活动后继有人。通过建设数据库维护和完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资料档案,拨给一定的经费,政府鼓励年轻人制作有关非遗的创意电影、网站,并进行评比选出优秀奖励;

7.政府加大财政扶持的力度,同时对利用社会资金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制订专门的文件进行规范,并对投资者进行政策上的优惠。建立专项基金为广东汉乐的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成立了具有专业素养更高的广东汉乐团;

8.目前具备一定规模的是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和梅州汉乐协会,演出活动和组织比较完善,特别是梅州汉乐协会成立两三年的时间里频繁的演出活动效果非常好,但这还是汉乐手以自发的形式,自己找赞助、自己找演出任务,政府部门在这样的基础给予一定的支持并制定相关政策,打造更多的精品;

9.制作了高品质的广东汉乐精致音响的摄录、出品发行,并组织了有一定质量的知识讲座,如《广东汉乐曲库》《中国广东汉乐头弦专辑》《广东汉乐大全》等以出版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使其在千万次的演奏、演绎实践中得到再好不过的传承和保护;

10.嘉应学院申报课题项目、进校园系列活动和出版书籍教材等。

五、目前广东汉乐传承发展研究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首先,鉴于目前广东汉乐的现状,特别是在大埔县相关部门要加强创造和提供对乐社、乐手的培训学习条件、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和评估,并要规范乐谱编辑。广东汉乐太多的谱例均没有很详尽地按照现代乐谱规范记谱,一首汉乐曲同时会有几个版本的乐谱,不利于初学者认识和了解广东汉乐。广东汉乐大部分的乐手都是来自民间,演奏都是根据个人喜好和审美品位进行演奏,这也是从更深层面体现了传统音乐传承方式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和艺术表现形式,建议在大埔县聘请专家评审组建一支属事业编制、具有专业水平的汉乐团,乐手全部是职业化,这样就更有利于广东汉乐的传承与发展,也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参与传承,使这古老的文化精髓能源远流传。同时广东汉乐的研究要紧贴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关注,要从音乐本体结构上吸收、采集、分析广东汉乐作品,以此来发展和创作更具有客家特色和中原音韵的新音乐作品,更要“基于传统,力求创新”,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而创造更多的广东汉乐,这样传承会更具体内涵会更丰富。

其次,政府加大财政扶持的力度,同时对利用社会资金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制订专门的文件进行规范,并对投资者进行政策上的优惠。必须要建立专项基金为广东汉乐的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必须成立具有专业素养更高的广东汉乐团,公开招聘乐队各专业演奏员,聘请专业人士(民族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方面)担任长期的顾问。加大力度对广东汉乐人才包括(演唱、创作、编剧、作曲等)挖掘和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把优秀的汉乐手送往专业音乐院校进修学习,提高演奏技术和音乐理论研究。

最后,作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及非保机构、各县非保中心和各乡镇的相关,做实地调查评估后对具备一定传承能力的乐社就要实施实质性的传承保护措施,政府要给予适当的专门经费,政府成立专项基金可以使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同时委派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一些年轻的职业汉乐人士定期设点下基层进行辅导,并把此项列入实践考评制度,鼓励更多乐社做好广东汉乐的传承,全心全意打造、提升广东汉乐品牌意识。

六、结语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任何民族、任何地域内的民间音乐,它们的发生、发展和变异都离不开本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中的民俗活动,随着全民音乐素质教育的研讨和实践的深入,人们艺术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其开放的大视野、多视角,随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文化热”的不断升温,有着客家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广东汉乐传承和发展创新手法也日益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本着从传统音乐本位立场出发,尊重历史、保持传统、精确再现广东汉乐内涵和神韵,让广东汉乐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更“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国戏剧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上下)[M].中国ISBN中心.1996.11.北京.

[2]蒋菁,管建华,钱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北京.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11.上海.

[4]大埔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合编.《汉乐研究》十五期合订本[M].2004.8.梅州.

[5]梅州市“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客家生态文化保护区相关课题研究报告》,2009.11.

[6]陈志勇.广东汉剧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12.广州.

[7]丘煌.广东汉剧音乐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3.广州.

[8]《广东汉乐曲库》(第一卷—第八卷)[M].广东嘉应音像出版有限公司,2013.3.梅州.

[9]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2015.7.北京.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5.1.北京.

作者简介:钟 玲(1971—),女,广东梅江区人,嘉应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副教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客家民族民间音乐。

猜你喜欢

研究分析现状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