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互融性
2015-04-29谢雨辰
谢雨辰
【摘要】中国民族音乐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变迁,民族音乐的文化以及内涵也随之变化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一直都在扮演着记录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历史的重要角色。流行音乐在西方的发展已过百年,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流行音乐产生了众多分支,众多风格。当下的中国流行音乐风格,被清晰地注入了中国传统因素,形成了个性鲜明地中国流行音乐。本文将从民族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历史,其各自的风格特点与这两种音乐的融合的角度展开研究。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流行音乐;互融性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属于自发性原创的原性音乐,所谓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这方土地上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的中国元素的音乐。所谓的流行音乐,理论上是指一些内容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细节,广泛传唱,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音乐作品。近些年一种带有中国民族民间“风味”的流行音乐在年轻人中流传开来,并广受追捧下面。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互融进行研究。
一、歌曲题材互融性分析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大部分流行音乐的题材都是围绕爱情的状态而创作的。民歌的题材有很多种,有反映农民苦难生活的歌曲,也有对自己悲惨命运不满的,反映青年男女之间爱情的,歌唱历史人物的,歌颂传说故事的歌曲,还有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等等。流行音乐与民族民间音乐互融出来的一种新兴体裁的互融性歌曲,也万变不离其宗,其题材主要有“民俗文化主题”如歌手斯琴格日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运用论文我国经典电影《刘三姐》中的插曲的主旋律,加上后期新的编曲创作出来的一首新兴的歌曲,主要题材内容歌颂广西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思乡主题”比如台湾的歌唱团体组合南拳妈妈演唱的一首轻快悦耳的《牡丹江》,字里行间似是在描述故乡的场景,却透露出浓浓的想念,旋律古朴,节奏新潮,回味无穷。还有所有歌曲题材中的重头戏“爱情主题”比如歌手周杰伦所创造的歌曲《发如雪》主要一歌颂爱情,旋律婉转,引人入胜,脍炙人口。
二、歌词内容的互融性
民族民歌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很多都是描述人民的现实生活,抒发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对丑恶制度进行鞭挞,内容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民歌《茉莉花》中“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民族音乐《茉莉花》歌颂茉莉花的美好,同时也借助茉莉花来表现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流行歌曲在内容上与民歌相比却显得苍白了许多。流行歌曲多数是以爱情为创作题材,如羽泉的《彩虹》“我的世界从此以后多了一个你/每天都是一出戏/不管情节浪漫或多离奇/这主角是你/我的世界从此以后多了一个你”歌词不同于民族音乐的含蓄风格,大胆表现出对爱情的向往,对爱的追求,相对而言,流行歌曲在其它方面的内容则涉及的较少。而互融性歌曲,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包容性,歌词形式更为丰富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古典诗词形式:邓丽君《明月几时有》。这首歌的歌词整体套用了宋代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于这首诗词的广泛流传性加上朗朗上口的旋律,这首歌从创作之时一直流传至今,被广为传唱。
现代散文形式:蔡琴《再别康桥》。这首歌的歌词使用了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著名的现代散文诗《再别康桥》,作者用音乐的形式,讲诗中所表达的浓浓的对母校的不舍之情,淋漓尽致的挥发出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民歌语言形式:谭晶、陈奕迅《龙文》。这是一首较为新的歌曲,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典型的民歌语言,用以通俗音乐轻快上口的旋律予以贯穿,却又不失浓浓的中国风味。
三、唱法的互融性
流行音乐的唱法风格多种多样,并不存在固定的风格或是模式,追求随意、自然的演唱风格,着重用自己真实的声音来歌唱,这样能够体现出声音的个性化与特点,用一些独特的技巧演绎感情的流露。民族唱法,指的是我国自各种历史文化时期所流传和总结下来的声乐歌唱的艺术方法,有少数的几种不同的音乐形式,如曲艺,说唱等。
互融性音乐的演绎方法就完全不受各种类型音乐的约束,可以不断地创新,其唱法也就可以完全依照乐曲本身的特色来设计出不同的唱法,近年来流行于音乐界的老歌新唱,民歌新唱就是很好的例子。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美国流行天后席琳迪翁与中国民歌翘楚宋祖英联合演绎的中国著名小调民歌《茉莉花》让观众喝彩叫好。席琳迪翁作为美国老牌流行音乐唱将,其流行音乐歌唱水平不容置疑,而宋祖英为中国民族唱法的代表性人物,其民族唱法可以说是最为正统的,正是这两种完全不相同的唱法,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这正是体现了互融性音乐唱法的互融性与包容性。上文中所提到的歌曲《龙文》也是这两种唱法完美结合的另外一个体现。
四、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互融的意义与发展
(一)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互融的意义
民族民间音乐与当代的流行音乐两个词语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经过时间的历练可以见得,这两者相互交融的出现是必然的。中国流行音乐已经走过了八十多个岁月。黎锦晖先生可以说是中国流行音乐界的第一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音乐被人们误认为是“靡靡之音、黄色歌曲”。到如今却成为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种生活方式。流行音乐根植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民族音乐由来已久,源远流长,曾经让多少文人为之倾心。但在这个物欲的时代,我们不难看到,对中国民族音乐接触更多的部分竟只是在音乐专业院校或者系部。这不禁发人深思:在物质横流的快节奏生活的今天,人们都揣着一颗浮躁的心的今天,是否还有心能静下来欣赏这一种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在当今的中国流行音乐中,出现了大量的民族风作品,并且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将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给中国民族音乐创作带来新的活力,并且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受众面更广的音乐形式。而这种音乐形式,恰恰符合了现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形式。它节奏分明时尚感强烈,却又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形式、调式调性、题材内容等方面,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无疑是中国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进步。相信这种多元素组合式的音乐在广泛被接纳的同时,能注重改类型音乐所创的音乐质量,使更多的年轻人在欣赏和享受这种音乐的同时,能够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产生更大的兴趣,这才是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相互兼容,相互依存发展的意义所在。
(二)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依存发展
2009年的春晚,“英伦组合”的出现给人眼前一亮,一位是民族歌唱家,一位是流行歌手,本是处于两种音乐形式的极端的两位艺术家,但却仅仅通过一首音乐作品《本草纲目》让两种不同形式的音乐组合在了一起,当然这不仅仅是普通的合唱节目,这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意义。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表明“英伦组合”的节目,是当年春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这说明了民族乐与流行乐的融合正慢慢走向共赢。早在二十多年前年,这种互融性的作品就早已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1990年,一部改编自金庸的电影轰动一时,这就是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武侠电影《笑傲江湖》。而这部电影的主题曲,更是让人们耳目一新,朗朗上口的曲调,严格的遵守了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格式,也正是这种严格的遵守,使得这首著名的电影配乐流传至今。这就是由香港著名作曲家黄霑创作的歌曲《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这首歌曲用传统的手法,写出了一种民族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都不曾诠释的快意和洒脱,将这部电影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烘托的大气磅礴,时至今日只要提到“笑傲江湖”这四个字,大家想起的一定是这让人无法忘却的曲调。
“传统由发展而来,也要发展下去”,在音乐制作人独巨匠心的揣摩中将属于我们的文化融入到现有的音乐特征中。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依存发展,不仅丰富了流行音乐的种类和方向,同时也借助流行音乐强大的传播力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推送到世人的眼前,使中国特有的音乐形式得到传播,同时,丰富世界人民的音乐文化。
五、结语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我们的传统文化年深岁久、博大精深,是人类文化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音乐,更是以一种独有的姿态乘着音乐的翅膀将这个文明古国的故事传播到地球的各个角落。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交融的产物,给人们的听觉带来了新的冲击,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将传统音乐的雏形涅磐升华在世人的面前。这样,我们留给后辈的不是远古音律千篇一律的寻觅,而是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给于新的的缔造。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用音乐审美的眼光去看待,让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驾着流行音乐的翅膀腾飞。
参考文献
[1]汪毓和.近现代音乐史[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05).
[2]冯志莲.民歌新论[J].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08).
[3]杜亚雄.何谓‘民歌[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03).
[4]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J].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05).
[5]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J].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09).
[6]周青青.中国民歌[J].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12).
[7]刘晓晖.解析中国民歌创作中的作曲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01).
[8]陈倩.西方流行音乐发展概况[J].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01).
[9]付林.中国流行音乐20年[J].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3(01).
[10]南利华.流行歌曲与传统民歌之比较[J].中国音乐,2001(02) .
[1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03).
[12]林楠.中国民歌唱法的现状及发展探析[J].文学教育(中),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