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胡德“民族音乐学导论”的一些思考
2015-04-29白璐
【摘要】胡德的民族音乐学导论从各地区人们对艺术、音乐的态度来分析其艺术价值,并且从这个侧面更深层地去思考某一个民族的文化以及社会价值。笔者认为他从研究方法上更加注重了民族性这一点。下面笔者将粗略概述对胡德民族音乐学阐释的认识。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者;问题视角;艺术价值;艺术态度
胡德将文章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在开篇说明各类民族音乐学研究者对于研究范围、对象、目的和思想方法的不统一,他着重说明了民族音乐学研究范围之广,涉及一些相互依存且与文化表现有关的学科领域,进而引出民族音乐学的研究目的。胡德同时说明了民族音乐学者的任务,一种是各领域资料的收集,另一种是作者个人经验推论得出的相应理论,在此,胡德侧重强调第二种。他是一个善于举例子向读者浅显说明深刻内容的民族音乐学家,他告知我们作为一个好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者,除了对自己的主观经验了如指掌,还需对与他自己观点相反的观点作客观的介绍,其实这也说明民族音乐学家应该以两种视角(局内人、局外人)对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胡德导论的第二部分标题叫做“社会和它的价值等级”,他主要用举例、对比的方式向读者说明这个问题。在美国,艺术并不被重视,他们只在大众艺术中消遣音乐,作为生活中组成部分的音乐所带来的价值仅仅是娱乐性的,有极少部分投资者对艺术给予金钱支持,对此现象胡德称之为是“强迫喂养”。他对音乐的基本职能提出了疑问,并认为在这个社会中,音乐的新方向是一种时代的反映,这也导致音乐变得商业化,且越来越吸引大众。
第三,胡德将巴厘岛社会中音乐的价值地位与之前美国做了对比阐述,巴厘岛是一个以宗教信仰存活的社会,在那里艺术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并不独立存在,所以音乐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生活,而学习印度传统艺术也是教育中的重要部分。这就是印度人们对待艺术的态度,于他们而言没有艺术就没法生活的一种状态,他们使音乐在其整个社会上实现了最大的价值。
由此可见,国家社会地位的高低,对艺术价值等级的高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反而越淳朴越遵循传统的社会,保存着对艺术追求最高深的信仰。
第三部分阐述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起来的电子音乐,胡德说“为了寻求美国社会对艺术态度的更深评价,是值得去弄明白把它们联结起来的艺术的具体冲突和社会的不同部分。”他分析了硬壳虫音乐的节奏、音乐结构是表达青少年对长者的趣味和习惯截然相反的造反精神。随后这种愈演愈烈的精神被商家进行了商业剥削。假如我们想要了解这种音乐在社会上的态度,就需要从它社会文化的前后脉络进行了解。胡德还提出关于“什么音乐要素应对硬壳虫音乐的直接要求负责?”和“在什么范围是非音乐的要求”这样的例子,以说明只有对音乐本身进行彻底的探索才能回答。
第四,胡德将甲壳虫音乐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与交响乐演奏者在常听音乐会人们心中的地位做对比,以从侧面说明作为民族音乐学家应该研究的范畴。笔者在此总结三点:①对于各地区各类人对艺术价值的态度引发的一些列社会问题的探讨。②应以一种什么视角、态度去看待社会问题或是与音乐有关的问题。③对于问题本身,不单单是音乐问题,更是社会中各类人价值取向冲突之间的问题。身为民族音乐学这应该可以看到这些,并去深究思考。
第五,胡德在阐述“论述方式”时解释道,民族音乐学家需要解读“音乐”就必须从各个领域的视角来论述,他说:“音乐,不仅是一种不同的语言,事实上它是一种不同的论述方式。”笔者认为这句话有它的深刻含义存在,它说明音乐不单是作为一种音响进行讲述被人们所理解的存在,也应该是一种可以用来说明某些东西,呈现出某些价值的另一种方式。音乐和语言这两种论述方式,应该学会如何处理并在交流中提出问题。
第六,胡德几乎是劝解现在的一些民族音乐学者,不应该过分依赖与舞台和实验室配器发、还有那些电子产品,应该更多的从人文社会的角度去观察与理解,单凭单子产品去了解音乐本体的东西是不能够的。笔者认为这是在说明田野工作实地考察的重要性,也提醒我们,在工业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民族音乐学者们必须要有前瞻性预览性地展望到哪些传统艺术即将被时代的洪流冲刷消逝。
第七,带有总结的这部分标题为“冒险一试”,其实是更广度地提醒作为一名民族音乐学者自身需要训练的项目有哪些,这一门学科的内容到底有多广等概括性总结,为此也向读者说明民族音乐学不是一门轻松简单的纯音乐性质的工作。胡德:“假如你有一付对所有的音乐都不知厌足的胃口,假如你对人民和他们的习惯有健康的好奇心,假如你对他们的价值和感情是敏感的,加入你对艰苦的工作和挫折百折不挠,那么,你确实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民族音乐家。”笔者将此认为是激励我前进的一段话,并结束我对胡德这篇“民族音乐学导论”的粗浅地分析与学习。
综上所述,是我对这位民族音乐学者文章导论的粗浅分析,由于能力有限,并未将其与其他民族音乐学者的言论思想进行对比研究。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虽然还是对一些话语的理解不明所以然,但通过学习笔者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作为一名民族音乐学者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开阔的视野是多么重要。笔者对于民族音乐学的研习还会继续下去的,对于其他学科的进修也会坚持下去,这样才能离民族音乐学者这一称谓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董维松,沈洽编.民族音乐学译文集[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6).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
[3]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2).
作者简介:白璐(1989—),女,汉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作品分析与断代史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