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博物馆文物艺术价值的展现与公众美学教育

2016-12-14刘易奇

艺术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美学教育艺术价值审美能力

摘 要: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它具有多样性、时代性和传承性。当今中国的基础教育虽然蓬勃发展,但公众的美学教育却十分薄弱。博物馆作为对人类文化遗存收集、展示、研究的公共机构,在公众美学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目前绝大多数博物馆在公众教育方面,习惯于通过对文物历史价值的展现进行历史文化教育,而忽略了对公众审美的培养和引导。博物馆美学教育应当着力于对文物艺术价值的发掘与展现,绝大部分文物都具有艺术价值,它们都反映着其所处时代的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取向是中华传统美学体系的一部分,也是今天公众朴素审美取向的来源之一。因此,博物馆改变现有的灌输式服务模式,利用独有的文物资源和具有针对性的展示手法,引导公众感悟和思考文物之美,从而提升公众审美能力将是今后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新方向。

关键词:博物馆;美学教育;审美能力;文物;艺术价值

1 关于公众美学教育

1795年,德国著名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随后美学教育在世界各地飞速发展,并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健全的美学教育体系。然而在中国,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美学教育的发展一直在徘徊中缓慢前进。1906年,王国维先生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提到:“美育者一面使人情感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为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由此将近代西方美学教育思想引入国内,随后,蔡元培、鲁迅等知名学者也先后提出美学教育主张并为其呼号奔走几十年,可特殊的年代,导致这一主张并未能从理论走向全面普及。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番话指出了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并被历代领导人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标准,然而,这其中却忽略了美育的重要性。直到近半个世纪以后的1999年,中共中央才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1]至此美学教育才真正和“德、智、体”教育并驾齐驱,也因此在上世纪末出现了一股空前的美学教育热潮。

尽管国家将美育上升到了发展战略高度,但中国的美学教育却十分薄弱,特别是公共基础教育领域,美育缺乏成熟的教育体系,这也导致了当今社会审丑文化、庸俗文化大行其道。为何美育在我国发展如此缓慢,甚至走上了歧路呢?其实这和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有关。美学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比较晚,但美学教育却历史悠久,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到中国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无不透露着原始思维中的美学追求。当我们仔细观察各个民族的艺术代表作品时,应该可以发现在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关联,并明确无误地揭示,在所有时代、所有国家、对美的感受是一致的。[2]但由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原因,东西方美学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西方美学注重理性,讲究对事物进行物理的、数学的形式结构分析;而东方美学则注重感性,讲究对事物进行意会和感悟,这也使得双方采用了不一样的美学教育理念。意会和感悟不是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它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之上。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提炼的儒家思想一直是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的主流思想,它影响着我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它所营造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意会和感悟的美学理念提供了与之相适应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使得这种传统审美方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因此,当我国社会受到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革时,支离破碎的传统文化体系无法提供传统美学教育所需的文化环境和物质条件,而西方的美学教育体系又无法适应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方式,这也就导致了当代中国公众美学教育的尴尬处境。

全面接受西方美学教育体系显然是不可能的,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学理念早已深入骨髓,无法改变;彻底摒弃现代文明恢复传统文化环境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因此,唯有在公众美学教育过程中,通过重现东方美学形成的社会环境,采用实物感知与理论阐述的方式,引导公众本身去意会和感悟传统文化之美,进而提升其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一旦公众能够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运用较高水准的审美能力,那公众美学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要想采用这种美学教育方式,博物馆必然成为首选的美学教育场所。

2 文物的艺术价值是博物馆美学教育最宝贵的财富

博物馆一词源起于希腊语——Mouseion,意即“供奉缪司(Muse是掌管学问与艺术等九位女神)及从事研究的处所”。[3]公元前3世纪,建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缪斯神庙”也被公认为人类第一个具备博物馆雏形的文化机构。可见博物馆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我国著名教育家、南京博物院第一任院长蔡元培先生也曾经说过:“美育在学校,可通过音乐、图画、游戏来实现,在社会,则通过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公园来实现。”[4]

东西方学者们之所以在美学教育中对博物馆如此重视,主要源于博物馆本身所拥有的独特资源——藏品。美学教育过程中意会和感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而个体的意会和感悟活动不可能脱离“物”而独自进行。从宏观上来说博物馆藏品,囊括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水平的人类遗存,无论是精美的艺术作品,还是朴素的生活用具,都蕴含着创造者所处时代的美学特点和审美理念。抓住博物馆文物艺术价值,发掘其中宝贵的美学价值,以专业的手段展现美学研究成果,传播普世的美学理念,进而培养公众审美能力,提升公众审美水平。

3 文物艺术价值的展现方式

一般认为,文物通常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博物馆也通常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文物藏品的陈列展示。但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将我国博物馆发展的第一目的定位在了“人民大众认识历史”的方向上,使博物馆成为了政治宣传的口舌。如今博物馆的发展已走向现代化、专业化、多样化,但长期对文物历史价值的重视依然在影响着大多数博物馆的发展服务理念,使其依然在采用通过文物历史价值传播历史知识的手段。因此,在提升对文物艺术价值重要性认识的同时,改变传统文物展现手法,探索总结出具体的文物艺术价值展现方式,将为博物馆提供更为多样的发展服务手段。

3.1 以准确的美学语言传播审美知识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面对一件展品,观众们都感受到了它的美,然而有些人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出这种美,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而有些人却只能感受到而无法表达出,其实这就是审美知识缺乏的表现。审美知识是个体从事审美活动所必需的,提高审美知识涵养对于提高个体的审美素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5]而审美知识涵盖的内容却非常广,不仅包括一般的美学常识,还包括具体艺术门类的历史、流派和技艺等。显然,要想系统的具备这些美学和艺术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一门艺术的爱好者也很难彻底掌握这门艺术的美学理念。我们博物馆的美学教育显然不能用这种系统的教学来进行,我们需要把握美学教育中意会和感悟的特点,在观众参观博物馆,欣赏文物的过程中,用准确的语言对其所产生的普遍的情感予以定义。正如美国音乐教育家保罗·哈克所提倡的:“我们和学生需要掌握一些词汇,使我们能够对丰富的感情给予讨论和描述。”[6]这些词汇就是我们博物馆美学教育当中,需要向公众具体传播的审美知识。当我们的观众能够使用这些词汇进行审美交流时,其自身的审美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

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博物馆虽然都在积极设计策划实施艺术类、专题类展览,但无论在陈展还是在讲解中都存在表述语言不准确和不专业的问题。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或看到例如“惟妙惟肖”“线条流畅”“一气呵成”“意境深远”等模糊的词汇,这些词语的使用看似专业其实鸡肋,专业人士对这些作品的理解会远超这些词语所包含的内容,而绝大多数非专业人士在面对这些词语时会茫然若失,尽管他们对这些作品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但模糊的词语概括,无法提升他们的对审美能力的运用,当观众离开这些作品,离开博物馆,他们在博物馆内所体会到的“物”与“心”共鸣的体验,将无法得到升华。但如果我们摆脱展品专业技法的束缚,采用更为感性的语言,向观众重现作者创作该做作品时的情感内容,使得观众的内心感触与作者的情感通过一件展品,跨越时空产生共鸣,那么这份体验就将永久地镌刻在观众内心,这种体验就是一种审美经验,当其在其他场合面对不同作品再次产生同样感触时,他就能够使用准确的美学语言描述出这样的情感,这样就达到了提升其审美水平的目的。

要实现利用准确专业的美学语言传播审美知识,对于我们博物馆工作人员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提升自己的美学素养。放眼中外,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绝大多数的学术背景都是考古学、博物馆学或历史学,而在欧美,博物馆拥有大量受过艺术史或者美学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是我们和国外博物馆相比最为欠缺的一点。尽管近些年来,博物馆对美学艺术类人才有所重视,但要想在短期内改变这样的局面,还需要我们现有工作人员自身的努力和提升。

3.2 引导公众发掘文物背后的美学思想

一个民族美学理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必然要经历漫长的发展历史,而在各个历史阶段美学发展的情况都将影响我们今天审美方式的形成,了解传统美学的发展历程将有助于我们激发本身所具备的审美能力,提升审美水平,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文物。因为对于东方各民族而言,审美活动从来就不是独立的活动领域,它始终同原始宗教的巫术活动、民间宗教信仰以及成熟的宗教信仰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生产活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实践活动。[7]通过文物复原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理解古人审美活动最好的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挥我国博物馆的传统优势,即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果没有历史知识的辅助,仅仅通过文物就要想窥探某一时期人类美学理念和审美活动的秘密,无异于天方夜谭。例如,著名的“莲鹤方壶”如果仅仅将其作为一件艺术品去欣赏,那我们只能关注其纹饰的变化,造型的特征,但如果我们将春秋早期的历史文化背景注入其中,那我们就能像宗白华先生那样,通过那只展翅欲飞的鹤,领悟到这“象征着一个新的精神,一个自由解放的时代;艺术抢先表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传统的压迫中跳出来。对于这种新境界的理解,便产生出先秦诸子的解放思想。”[8]这一连串的推理感悟,需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文化常识以及一定的审美主动性,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可以由博物馆采用合适的方式主动传输,而审美主动性就需要公众主动对展品进行科学的审美感悟,而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可以采取适当的引导手段,使观众不由自主地进入审美活动状态。

这种审美活动状态我们可以视为观众的审美实践活动,即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审美能力,参考可获得的知识信息(博物馆提供),对展品进行审美感悟。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的软硬件设施就不必再进行干涉,让公众畅游在自己思维的海洋里,他们可以从商代青铜器中感受厚重之美,也可以感受肃杀之美;他们可以从明代服饰中感受汉官威仪,也可以感受少数民族遗留下来的神秘气息……当我们展示出精美的文物,提供给公众必要的信息以及引导其进入审美状态后,我们就只需要顺其自然,让公众自己对其进行美学教育了。

3.3 改变对真品的执着

博物馆的藏品决定着博物馆收藏、陈展、研究水平,而藏品的真假则是衡量一个博物馆质量的关键。在公众和博物馆的角度来看,博物馆出现赝品是不允许的,即便是复制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会拉低一个展览的层次。因而许多博物馆都会根据自身藏品体系的需求,购买或征集部分文物,而缺乏条件的博物馆则在自己的展览中刻意回避薄弱环节或是仅仅用简单的文字介绍和图片一带而过。从博物馆收藏、研究、保护文物的角度上来看,对真品的重视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博物馆公众美学教育上来看却是没有必要的。

博物馆美学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艺术史展览,因为这种展览将艺术发展历程,古人审美情趣变化的过程,通过展品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该是为那一代而存在的;它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反那一代美的要求;当美与那一代一同消逝的时候,再下一代将会有它自己的美,新的美……”艺术史中表现出的那种随着时代变迁,审美理念起起伏伏,前赴后继的震撼感是对公众心灵的最好冲击,也是对美学理念最好的感悟。但如果因为某一时期文物的缺少而导致这一时期的展示被忽略,那这一展览的效果将大大降低。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有三种方法,即征集购买、调拨借展和使用复制品,相较于前两者,其实使用复制品是最经济、最安全的方法,征集购买需要资金和机遇,频繁的借展也会对珍贵文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当今社会的技术发展水平,特别是3D打印等技术日益普及,对文物进行精准的复制,已经不再是难事。

4 结语

费尔巴哈曾说过:“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审美能力也是如此,缺乏审美能力的人精神是空虚的,对世间万物是麻木的,他的思维将不会有任何的创造力,而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诫我们没有创造力的民族必将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及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被人们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这四家博物馆又都无一例外地将自己定位为艺术与文化史博物馆。可见各国对博物馆在公众美学教育中的作用都有着相同的认识。我国博物馆加快转型速度,改变传统服务理念,强化公众美学教育,将自身打造成培养公众审美能力的终身教育殿堂已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06-17.

[2] 普尔斯基.艺术兴衰之时;国家博物馆整顿之时[Z].古文物博物馆之二,1852.

[3]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6.

[4] 蔡元培.蔡元培选集[M].中华书局,1959:182.

[5] 杜卫.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4(11).

[6] 保罗·哈克.走向功能音乐教育[J].人民音乐,2002(11).

[7] 邱紫华,习传近.独特的审美思维体系与诗性的美学理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1).

[8]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30.

作者简介:刘易奇(1988—),江苏丹阳人,泰州市博物馆陈列讲解部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美学教育艺术价值审美能力
流行文化对高校美学教育的影响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浅谈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研究
谈物理课程中的美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