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
2016-10-27孟佳伟
孟佳伟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得不断深入,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使得环境逐渐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国际范围上的重视,我国对于生态问题更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基础,强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当代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意义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社会进程的加速,在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毁坏着赖以生存的自然,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使人类面对生存环境恶化。实际上,当我们蔑视自然的发展规律,无节制的支配自然的时候,也无异于“自掘坟墓”,明天我们失去的将比今天得到的要多得多,从而付出惨重的代价。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正在快速蔓延,我们可以看到诸多问题,例如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问题;臭氧层正在被破坏问题;森林资源被过度砍伐,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大量物种灭绝,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平衡;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短缺等等。由于环境的严重污染,引发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不仅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且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这一切的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开始思考环境保护问题,在思想层面重新反思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从哲学层面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期新的任务和要求提了起来。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之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切实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首先,人与自然之间是统一的。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来源于自然,生存和发展同样依赖于自然。马克思指出:“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认为自然界是人类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基础,同时人作为有意识的动物,具有主观能动性,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能过充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且利用自然。
其次,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的。自然界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且利用自然,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为所欲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队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期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的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我们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无论人类如何强大,科技如何进步,就不能背离自然辩证法的指导。
(二)人与自然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
人类产生于自然,生存与自然。两者之间历来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物质材料,人类通过劳动将物质材料转化为生存和发展的资料,从而具有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界沟通的桥梁,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不仅使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形成了人类所独有的各种特征,造就了人类和自然的主客体分化,确立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位置。因此,“手的专业化”意味着工具的出现,而工具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意味着人对自然界进行的反作用,意味着生产。”通过人类的劳动实践,给自然界深深烙上了人类的印记,使其越来越成为适合人类发展和生存的“人化的自然界”。劳动与自然界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财富。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最终归宿
人类是自然界,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通过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和精神创造劳动建立起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最终目标。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既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促进了工业文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整个“市民社会”的变革,从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进步。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时,也就是在考察工人阶级生产生活状况使,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尽量降低成本,剩余价值最大化为原则,实行残酷的剥削制度压榨劳工。在利益的趋势下,资本家们无暇关注生态环境问题,造成了骇人听闻的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排废使得肮脏的街道充斥着臭水沟的味道,住房和地下室常常积满浑浊不堪的脏东西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工人们在长期高负荷,空气中充斥着有害物质的恶劣的劳动条件下,使得工人的健康和生命受到损害,这一切都造成了过高的死亡率。马克思指出:“这种节约在资本手中同时变成了对工人在劳动时的生活条件系统、的掠夺,也就是对空间、空气、阳光以及对保护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人生安全和健康的设备系统的掠夺。”资本家们所谓的“节约”就是对不顾一切规律而对自然疯狂的索取以及对工人无限度的压榨以获取更大的剩余价值。从而造成了各种生态问题、劳工生产条件问题,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类的认识具有历史局限性和利益的盲目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人类和自然界不是纯粹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有机整体。只有人类充分认识、掌握并充分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有跨时代的前瞻性,是我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对于我国在新时期下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理论基石,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支撑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生产力是首要任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我国选择了一条高消耗、高投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与道路。曾经一味的发展经济从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而我国当前处于转型时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短缺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它强调全面协调可续持发展的理念,着眼于各方面发展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既要考虑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也不能够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经济发展理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次,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提高资源的充分利用,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已走过13年的发展历程,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我们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成绩。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基本依据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作为最直接理论来源,联系我国实际发展经验,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我国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到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再到现在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部分的缺失和不足都会导致其他建设事业的失败,进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受阻;反之亦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不断的提高人民的物质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之中,将生态文明置于突出地位,融入到其他建设的全过程之中,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关乎民生的生死攸关的问题,要注重在大力培育和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切实从自身做起,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为创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发展经验相结合的一项重大理论突破。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是党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辩证关系的深入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高度。我们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创造美好未来,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 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 科学,2011。
[5] 辛向阳:《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载《北京日报》2012年8月6日。
[6]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载《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