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标题性钢琴奏鸣曲之初探
2015-04-29高菁菁
高菁菁
【摘要】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他的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他的音乐奔放、热情,蕴涵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信念。而这首标题性作品《告别》(Op.81a)就正是这样一首精神上感情细腻、总体上积极向上、充满着温情的作品。其中,本曲第一乐章“告别”较好地体现了告别的忧伤情绪服从于愉快的道路形象
【关键词】贝多芬;告别奏鸣曲;音乐分析
一、背景提示
(一)作者介绍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n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他集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于一身,是“维也纳三杰”之一。他血液巾流淌着来自莱茵河畔的音符,童年就显示出非比寻常的音乐天赋。并于1792年在海顿的引导下至维也纳进行深造。其一生的创作在器乐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包括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序曲、16首各种形式的重奏曲及其他多部以奏鸣曲、变奏曲为体裁的器乐作品。
其中,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创作贯穿了这位伟大作家的的一生,时刻反映着其内心细腻的色彩和明暗的变化。奏鸣曲中既包含了其精巧宏大的构思和变幻多样的钢琴技巧,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件和启示性。这32首音乐珍品的创作在体裁、风格等诸多方面都较之前奏鸣曲作品有大胆的突破和创新,被奉为音乐史上的“新约全书”。
贝多芬作为18-19世纪之交的“乐圣”,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r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代表着反宗教封建束缚的新兴审美定位和进步伦理观,他的创作虽保持着维也纳古典乐派讲究严谨、整体统一的主体风格,但也不乏其自由大胆和不拘规范、拷问人类心灵的超越精神,这也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所信奉的启蒙主潮精神。
(二)创作背景
《告别》奏鸣曲(Op.8la)写于1809年春至1810年初之问,是贝多芬罕见的标题性的中期(1801-1814)作品,此时贝多芬的创作风格已从戏剧性的情感表现上升到沉思性的情感表达,一种由冷静的知性所打磨出来的透明细腻的情感升华常体现在他的作品之巾,这期问他不仅注意对于奏鸣曲结构原有的逻辑性和建筑性,并积极进行丰富旋律、主题创作、及调性对比等方面的探索与追求,使其奏鸣曲等曲式都趋于听觉上的交响化,作品中处处散发着一种已日渐成熟的新风格的芳香。
1809年5月,普法战争爆发,曾被贝多芬所崇拜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命令法军进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致其保护人鲁道尔夫公爵被迫逃离,贝多芬由此创作此曲献给挚友。《告别》全曲充分反映出他与鲁道尔夫公爵从“告别”“别后”到“重逢”三个时间段的内心感触,并且全曲标题皆在作者的坚持下运用法义标题出版,这充分表现了他们深厚的友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也隐含了贝多芬力图从纯个人的行为和命运出发来表现普通的人类社会因素的情愫。
二、音乐分析
(一)标题性特点分析
18世纪末欧洲处于封建复辟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原有的体制及其相关的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与影响。人们开始将原本对于宗教及领导者的信任感投向自身,在艺术的各种形式巾更是把这种转变放大般地表现出来。贝多芬也应时以种种个人的情感表述反映了外部世界和人类内心感受的形象,从而展示他音乐逻辑的独特力量。
此时,标题音乐便可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其概念通俗说来即是用包含作曲家主题思想的文字作标题的音乐。诚然,贝多芬不是标题音乐的创始人,但他却把提高标题性的原则作为一种以具体的思想来丰富音乐形象的手段,如在其钢琴奏鸣曲《告别》巾,他更是在总标题下为其三个乐章都亲附了小标题,以保持其情感整体的严整性和连贯性。
其中,本曲的第一乐章《告别》(Les Adieux)就是贝多芬在鲁道尔夫大公离开后,在战争混乱、生活灾难及自身病痛的三重夹击下所写出的标有特别注明“告别。1809年5月4日维也纳,尊敬的亲王,鲁道尔夫出发之际。”的作品。
(二)曲式和声分析
贝多芬此时期在奏鸣曲众方面更趋向于浪漫主义的发展。首先在奏鸣曲乐章部分问关系的处理方面,首先是模糊乐章之问的对比,使乐章的音乐表达与作者的思情感更加融为一体,以增强音乐的整体表达。在《告别》第一乐章的呈示部各种主题因素的交替及呈示部与再现部的变换都没有作者早期主题组成巾所特有的鲜明的、清晰的对比。其次是和声功能性的消弱,使其更趋向于浪漫主义色彩。如进行等音变换、和声的功能性扩大等。在改变其奏鸣曲原有模式方面,作者多运用标题、将尾声扩大化、加强抒情性等手法进行突破和创新。
作品《告别》分为二个乐章,即《告别》《分离》《重逢》。第一乐章《告别》为有引子和尾声的奏鸣曲式,其中引子为柔版(Adagio)降E大凋,3/4拍子而后转为快板(Allegro)降E大调,2/2拍子。该乐章较好地体现了告别时的悲切情绪服从于朝气蓬勃的欢快道路形象,表达了作者一种总体乐观向上的构思。
第一乐章可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引子(1-16小节)(降E大调)2、呈示部(17-65小节):(17-25小节)主要主题(降E大调);(25-50小节)连接;(50-57小节)副主题(降B大调);(58-61小节)第一结束主题;(62-65小节)第二结束主题;(66-71小节)第一、二主题结束;3、展开部(72-111小节);4、再现部(112-159小节):(112-126小节)主要主题(降E大调);(126-143小节)连接;(144-163小节)副主题(降E大词);5、尾声(164-257小节)
本乐章的开始(见谱例一),长达16小节的引子已经表达了告别的意思,因乐以富有特点的“号声”进行为开端(下行二度、五度、六度的音程)。此外作者还在此进行上题“别了!”(“Le-be wohl”)的标题,强调了此乐章基本动机的构思:号角的音响犹如道路的象征。
从第四小节开始至第六小节要注意四个声部的立体感与各声部音量分配的关系及其音乐的断句,如在第五小节还原B音是上一动机的结束,而降B又为新动机的开始,而在转回降E大调的第六小节(见谱例二)的两组二连音,以表现一种作者想到“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惆怅与黯然神伤。引子音乐的发展进一步体现了忧伤的特性,此时叹息音调的作用便凸显出来(在最后五小节中,上行十六分和弦特别富有表现力)。最后的结束悲哀情感的极弱和弦使得此引子与此后的快板有更好地融合性,以符合贝多芬此时期的创作特点与情感表达倾向。
下一段Allegro呈示部由E大调开始,其中17至25小节是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以(G-F-降E)三个音加工而成,性质雄壮而有力、热情激昂。19小节中右手的八度旋律一气呵成,为即将到来的感情推波助澜。白第21小结开始由crese引起的广阔、宽大的主题音型(钢琴音型独具创新,点滴预示着舒曼风格)呈示了一种广阔、宽大的感觉。
第25至50小节为呈示部的连接段,而在第33小节,一连串的快速反向连结进行将情绪推向了高潮。第39小节是在降B大调的属和弦上持续延伸了11小节,描绘出一幅在铃声叮当声中渴望去远方的欢乐愉快的画面。其中左手的节奏及断音犹如蹄声哒哒,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从50至57小节开始进入降B大凋,如歌的副主题(降E-F-C)也随之出现。副部主题以延长的音符形态扩大了“告别”动机的旋律转位。加之中声部如同内心波动起伏的伴奏和低声部的大切分节奏,是原来悲痛的情绪转为一次次看似表面上较为平静的内心战栗。自58至61小节为第一个结束主题,随后出现的是第二个主题的结束体现了贝多芬从容不迫的浪漫,如他将降B大凋主和弦巾掺入Ⅱ级三和弦的副格音响,体现了他像浪漫主义过渡的倾向。
不大的展开部(72至11l小节)又回到了忧伤的情绪,右手孤独的全音符“告别”动机与冲动的八分上行音符交替着,和声激动不安的半音进行伴随着高音区哀求的音调。整个展开部在高声部的降A音上结束,在没有根本性变化的再现部后,出现了极富诗意的尾声。
兼具作者当时写作特点的庞大尾声,在严峻的f小调和降e小调后在欢愉的降E大调取得了最终胜利(见谱例二)。
此时“别了!”的动机以响亮的音型为装饰穿过不同的音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而自245小节开始右手如银铃般的内在情感流泻应较慢地倍弱进行离开主音,如同友人愈见愈远的马车,最后,全乐章以几个强有力的响亮和弦中结束了逐渐离去的诗意画面。
三、结语
贝多芬的奏鸣曲如同其精神生活的编年史,而作为“精神上的热忱民主主义者”,他常以抒情的情感颤动来表现对社会风暴的反响。而《告别》奏鸣曲是贝多芬一个比较罕见的标题性作品。虽然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巾与其他许多奏鸣曲一样采用了统一脉动的原则,然而就作品所表达的音乐内容和贯穿其巾的音乐精神而言,它更接近于“浪漫派”的音乐,体现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感情,显现出一种其作品中少有的感情外露。止如钢琴家安·鲁宾斯坦特别评价的那样:“……奏鸣曲是多么富有表情,我对这音乐是如此熟悉,可以在每个小节下面写下言语,可以指出其中所有的感觉,甚至告别时的所有姿势,眼神和拥抱”。而本曲织体及和声上的创新点也将作者先进深刻、向往自由的内心捕绘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