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筝曲的意境美

2015-04-29李鑫

北方音乐 2015年2期
关键词:古筝曲古筝演奏者

李鑫

【摘要】中国筝曲的意境美是西方音乐文化中所没有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思想发展的结果,对于这种中国音乐文化所特有的意境美来说,主要包括气韵美和声韵美这两方面。那么,在筝曲的演奏中,如何表现出这种意境美呢?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对筝的思想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意境美在我国思想文化中发展时间较长,成为我国审美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民族艺术风格的重要标志。在意境美的追求过程中,作者不断与大自然进行交流,通过情感的沟通不断追求真实的自然美对于意境美的表达,通常是在诗或画中,同时,诗和画所追求的意境美同样也可以表现在筝曲里。

【关键词】筝曲;意境美

一,古筝曲音乐意境

(一)旋律织体的丰富化

对于古筝演奏来说,中国传统技法是右手取音,左手做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技法得到不断的改进,以单声部旋律为主的特点也被打破,这主要是说的建国以来到匕十年代末,这一时期,对于古筝的改进较多,比如,左手参与到右手的取音,打破了传统,为旋律伴奏的声部出现。随着对演奏技法的不断深入,左手取音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到了八十年代以后尤为明显,西方的作曲技法也运用到古筝乐曲的创作中来,这对于古筝乐曲的创作影响是非常大的,使古筝和声效果较以前更加的饱满,比如在八十年代前的演奏技法中,双手摇指和双手轮指是不可能做到的,只能通过右手摇指的的单一旋律来进行表达,而八十年代之后,双手摇指和双手轮指的运用使在音乐巾可以出现两个声部的长音同步进行,在表现长线条音乐时有更多的音乐表现空问,这对于音乐的表现来说,使其更加富有逻辑的力量和色彩,这相当于完成一架筝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单手演奏多声部技法来说,使得音乐中出现三个声部甚至四个声部成为可能。对于这些变化来说,都丰富了音乐旋律织体,加强和声感和立体感,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特殊音响的多样化

八十年代这是一个分界点,对于特殊音响来说,八十年代前和八十年代后有着较大的不同,虽然八十年代前,就有特殊音响的尝试,然而并没有突破传统技法的限制,而到了八十年代以后,对于古筝的特殊音效的尝试更为大胆和新颖,并且突破传统技法的限制,呈多元化创新的局面,音乐家和创作者都对古筝的各个部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尽可能的将古筝的各个部位的作用都发挥出来,从而模仿出各种特殊音响,比如鼓声,木鱼声,锣声,金属声等等,这些声音可以运用到音乐的创作巾,对于在音乐创作巾所需要的声音,可以轻松地表现出来,这样一来,就会使音乐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形象,通过这些特殊的音响,模仿各种场景,让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音乐形象的表达更加直接,对于听众来说,更是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能够直接的体会剑乐曲所表现的意蕴。这些特殊音效能够激发演奏者和欣赏者的想象力。古筝音乐中特殊音效的发展,不仪对乐曲本身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使音乐不断的向前发展。

(三)取音能力运指速度的提高

在八十年代以前,不管是取音能力,还是运指速度,都是比较差的,提及演奏技法,则是比较单一的,都是通过大指、巾指和食指二个指头来完成,这样单一的组合方式,指序的组合形式比较的少,这样也就使得弹奏的旋律和音型变化较少,对于手指来说,也容易疲劳,演奏的速度和节奏较慢,无疑就会受到各方面的束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筝乐创作中,音乐技法也得到较大的创新,旋律形态逐渐呈现多样化,音型逐渐复杂化,速度也在不断地提高,这样的创新对于现代筝乐创作来说,是起到推动的作用的,音乐的意蕴表达更加多样化,对于原有的指序组合方式来说,已经比较落后了,现代筝乐创作需要的是新的演奏技法,相对于原来的技法来说,不管是在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对于指序的创新,改变了原来指序组合单一的问题,使得音乐的表现更加流畅,提高了演奏速度,便利了音阶演奏,音乐表现上的完整性得到提高。另外,也拓宽了古筝在音型方面的弹奏范围,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和变化音阶等这样的快速旋律也能较流畅的弹奏下来,演奏范围更大,涉及范围更广,使得古筝音乐的表现力更强,促进了古筝由色彩乐器向旋律乐器的迈进。

(四)视觉效果的新颖化

在八十年代后的新技法巾,对于演奏肢体动作来说,不再是单纯的取音和作韵,这主要是由于制造特殊音响的特殊技法的发展所造成的。演奏者的肢体动作更加丰富,用双手在古筝的各个部位进行拍击,这样的特殊发音就能够达到意想不剑的效果,可以成功的模仿演奏打击乐时的一些动作,使得古筝的演奏更加立体化,演奏古筝的肢体语言也更加的丰富和多样化,随着音乐的的节奏,演奏者身体也进行各种动作,使其更富律动感,一方面,能够满足观众听觉上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观众视觉上的感受,这样,视觉创新与听觉创新相得益彰,听觉与视觉的结合使得音乐的表现更加生动形象,音乐的形象得以诠释,舞台效果也会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对于欣赏者来说,可以体会到听觉与视觉效果上双重的震撼,使得古筝演奏者的肢体语言一改传统的视觉效果,达到焕然一新的目的,增加了古筝音乐的表现力。

二、古筝曲音乐美学思想

在本文中,我们就选择有代表性的的作品《战台风》来进行古筝乐曲美学思想的研究,该曲的作者是王昌元,作于1965年。创作该曲的时候,作者还是一名学生,那时,作者在上海码头体验生活,而这曲《战台风》就是工昌元在那时创作的,作者经历了与台风博斗的过程,看到了工人们在台风面前勇敢面对的大无畏精神之后,有感而发,创作的灵感也随之产生,而创作了这一首筝独奏曲。这本乐曲之所以成为代表之作主要是其融汇了传统与现代多种技巧,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进行改进创新,并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台风来袭时的情景,风强雨急,台风所到之处,所造成破坏之大,造成许多人流离失所,农作物损失殆尽。这本乐曲气势磅礴。该古筝曲生动形象的捕写了码头工人与台风博斗的情景,采用复阋,左右手交替的手法,将战台风的过程表现的淋漓尽致,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工人们不畏坚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该曲在技法方面的成就大大丰富了演奏技巧。

纵观全曲,这是一首现代古筝曲,其中,巾围风格特点比较典型,对于该古筝曲来说,虽然是现代的,但也有着较多的传统音乐的内容,在音乐的素材和调式上等都能体现出来。比如,在该曲中所运用的音阶为中国传统五声音阶,A调式。该曲巾的音乐美学思想也不单单是现代的风格特点,其巾,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也能从中表现出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巾围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其巾,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影响是最大的,所谓影响,包括两个方面,既有积极的影响,如:真美善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统一,崇尚纯朴自然等等。也有消极的影响,如:受礼乐思想影响,为现实的政治、政策、阶级斗争服务等等。

在《战台风》的创作巾,作曲家则很好地摒弃r传统文化消极的方面,继承了中围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战台风》该古筝曲巾可以看出作者缜密的逻辑思维,形象的音乐语言等等,还可以感受剑作者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音乐语言的巧妙结合,从而创作出《战台风》。另外,该古筝曲成功地用筝这个体裁,将战台风的情境生动形象的捕绘出来,气势磅礴、形象鲜明,充分表现力了工人阶级的美和善。在曲中,各种制造台风效果的技法如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刮奏及使用无效区的噪音等等都进行了大胆创新,提高了筝的表现能力,成功的模拟和创造了各种意境。

三、古筝曲传统意韵之美

对于古筝曲来说,意境是其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所谓意境,就是一种艺术境界,包括主观与客观两部分,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相结合,给人营造出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就包括意境,这一艺术辩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而境是形与神的统一。意境美在我国思想文化巾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巾成为我国审美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成为民族艺术风格的重要标志。在意境美的追求过程巾,情理与形神,两者相互渗透、制约。作者不断与大自然进行交流,通过情感的沟通不断追求真实的自然美。这些都是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古筝音乐也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追求真实的自然美,在中国传统文化巾,可以通过对典型的塑造,情感、心灵与大自然形象来达到对意境的表达。通常,对于意境美的表达,是在诗或画中,虽然如此,诗和画所追求的意境美同样也可以表现在筝曲里。

(一)舒适自然的态势

对于习筝者来说,首要掌握的不是技法,而是正确的演奏姿势,我们都知道学习时止确的坐姿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古筝来说,止确的演奏姿势则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关系到演奏者技术的发挥,情感的表达。对于演奏姿势来说,舒适自然的姿势为好。

(二)灵活有序的指法

手指的灵活关系剑演奏水平的高低,演奏者要想弹奏出好的古筝曲,就必须勤练自己的手指,使其灵活,这对于演奏者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演奏者连这一点也做不到的话,那么,要想弹奏出高水平的古筝曲是不可能的。手指在做剑灵活之后,演奏者就要在指法上下功夫了,对于指法来说,要做到有序。所谓有序,顺名思义,在职演奏者演奏时要有秩序,有章法。要想做到指法有序,就要做好预先准备的工作,演奏者要在弹弦时,想着接下来手指的动作,想着接下来要弹弦的手指该放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准备,在弹下一个音符时,做到不慌乱。

(三)顺畅的呼吸

在演奏巾,观众们可以在呼吸巾看出演奏者是否紧张,我们都知道,说话需要呼吸,唱歌需要呼吸,同样,演奏古筝也需要呼吸,这是必然的,也是人人可以做剑的,但是,在演奏古筝的过程中,如何调整呼吸,使得呼吸顺畅,则成为演奏者需要面对的问题,对于呼吸的把握对于古筝演奏来说,是尤为重要的,甚至关系到演奏的是否成功,成为乐曲演绎成败的关键。

对于古筝演奏者来说,要想调整自己的呼吸,使得呼吸顺畅,就要有了过硬的技术,这样的技术保障是前提,一方面,牢同的基础使得演奏者能够自己调整自己的呼吸,保证其顺畅,另一方面,过硬的演奏技术也使得演奏者内心得到安慰,心态也就自然而然的平静下来,呼吸也就顺畅。呼吸是否顺畅,这也是对演奏者心术的历练,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演奏者有着平和的心态,要想达到这样的心态,对于演奏者来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依赖于平时演奏者自身的练习,台下的训练做得够好了,台上就不会紧张。其实,对于台上的演奏者来说,不管是谁,都会多多少少的出现紧张的心理,这样的心理有消极影响,但也有积极的影响,只要演奏者克服过度的紧张,适当的紧张则可以让演奏者谨慎,使演奏者保持适度的张力,从而不出错误,获得成功。

平和稳定的心态是一方面,那么,另一方面就是演奏者如何处理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对于这两者的关系来说,是有着较大的争论的,对于两者关系常见的两种说法:一种是感动他人首先要感动自己,二是要想感动观众自己首先是冷静的、理智的,理智为主。对于演奏者来说,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以上的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

对于意境,这种独特的中国文化范畴来说,最初出现在绘画巾,源于六朝时期的绘画理论,然而,从那以后,意境的运用更加广泛,被人们运用到各种不同的艺术中,并最终演变成为我国审美文化中最独特的一个文化范畴。由此可见,意境在古筝演奏巾的地位是独特的,不仪是传统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在音乐创作巾,都要注重意境的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在音乐的演奏中使音乐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音乐是抽象的,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它不能用文字描绘,而是需要人们用心去感悟。中国的古筝音乐意境美与巾围传统绘画中的意境美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依靠节奏、音色、旋律等因素也能够将意境美完美的表现出来,情与意的结合,使得古筝音乐更具文化气息,也更具意蕴,这就是意境。对于音乐的表达,不仪仪是在技法上,还要看巾在文化上和感情上的表达,这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营造氛围、塑造境界的过程。在评价演奏音乐时,要看的不仪仪是技能,还有境界的高低。

猜你喜欢

古筝曲古筝演奏者
我终于会弹古筝了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第一次弹古筝
民族器乐教学中文化内涵探究的途径分析——以古筝曲《行云流水》的分析为例
古筝
浅谈古筝曲《晓雾》的演奏特点及创作风格
刍议传统古筝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的古筝之旅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论西域曲风在古筝中的运用及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