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柳琴戏进入高校活态传承模式研究

2015-04-29李春颖

北方音乐 2015年22期
关键词:模式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是生命的密码,是民族认同感的活态体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融合了民族精神与智慧,体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归属感,无论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是巨大的。而高校作为人类优秀文化聚集、传承、创造的重要基地和平台,在全社会共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程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要秉承其“活态”的特点,将地方戏文化与高校教学、科研、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机制,是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关键词】柳琴戏;高校传承;模式

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10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得到通过,其定义为:“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化和人类创造性的尊重”。2003年中国的古琴和昆曲艺术第一批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进入人们视野,非遗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非遗保护的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文化遗产保护做进一步要求。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2011年6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非遗立法。

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号盛行的当下,柳琴戏目前状况仍旧不景气。柳琴戏是徐州地区优秀的传统地方戏曲,它承载了徐州人民的喜怒哀乐,对柳琴戏的保护体现出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因此,柳琴戏的保护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是上升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民族文化自尊心与自豪感的高度。

一、高校传承徐州柳琴戏的必要性

高校是高素质人才集中的场所,自五四以来,中国的音乐教育以西为主,传统音乐文化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国际国内不同场合公开阐述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达13次之多。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已经被提上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日程。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5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工程。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15第71号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继续鼓励和支持专业文艺团体、非专业的高水平文艺社团有计划地赴高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专家讲学团开设专题美育讲座。聘请艺术家和民间艺人进校园,因地制宜成立相关工作室。这足以表明国家对于支持发展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传统戏曲的决心。

因此,非遗戏曲的传承、保护及研究与高校的结合势在必行,也是地方高校特色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

二、将柳琴戏的传承与高校教学相结合

(一)音乐学院开设戏曲唱腔必修课程

将地方传统戏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材、教案,制定教学大纲、课程计划。设计1+1的课堂教学模式,邀请具有国家认可传承资质的各级传承人或民间艺人进入高校现场表演、现场教唱、现身说法、口传心授,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地方戏曲的魅力。同时,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阵地和教学团队的优势,配备专业师资队伍,运用多媒体的强大支撑,从历史源流和国际研究前沿领域进行纵向深入,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地方高校的学生多为本地或周边地区学生,生活习俗相同、方言相通,经过高考的遴选,在音乐技能、素养和艺术审美方面有先天优势。给这些学生开设戏曲必修课不仅使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专业领域,在孩子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便对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所了解和喜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改变高校以西洋音乐贯穿,阿炳考不上音乐学院的历史问题。

为相应中央号召,积极推进“十三五”高校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已在音乐本科第五学期开设地方戏曲课程,包括徐州柳琴戏、徐州梆子、徐州琴书和铜山丁丁腔的教学,共32课时。聘请有资质的传承人进入课堂,现场教学,口传心授的学习最为纯正的地方戏曲唱腔和表情、身段表演。演员们展示“绝活”,学生们深深被精彩的表演折服,真心喜欢上这些“接地气”的优秀戏曲文化。

(二)美术学院从戏曲传统元素中获得设计灵感

美术、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和动漫专业从自身领域出发,不断从地方戏曲中汲取精髓,吸收能量,将传统戏曲中的服饰、脸谱、纹饰等元素融入设计中,彰显中国特色。如今,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教师作品展中,中国戏曲元素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且成为很时髦的创意。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和运用戏曲元素,设计出具有浓郁中国古典风格的作品,成为设计界新时尚。

(三)人文学院进行剧本编写创作

剧本是戏曲艺术的灵魂,为响应《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和习近平主席在北京《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多出贴近人民生活的好作品。人文专业将地方戏曲融入教学,根据其专业优势对柳琴戏的历史渊源,形成的地域文化特点,其唱腔与地方方言的比较关系等方面做深入科学的研究。另外,人文学院就戏曲剧本创作的研究,组织教师专业团队和剧团作家一起深入生活、植根群众,打造既有生活气息,又有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

(四)外国语学院进行剧本翻译,并在国外网站推广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徐州柳琴戏是华夏无数传统艺术瑰宝中的一个,我们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优质传播媒介和学术平台,将优秀的地方戏曲文化精华传播出去。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外语学院的教学要与传统戏曲结合,深入剧团做好田野考察,将中国的“歌剧”、“音乐剧”翻译成多过文字,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让传统戏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让传统戏曲成为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声音。将高校作为非遗活态传统的新阵地,让非遗教学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

三、将传统戏曲艺术打造成为地方高校的特色

(一)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徐州工程学院在2009年成立“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分别在2009年11月和2011年5月两次举行 “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该论坛由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市文化局共同承办,来自全国120余名“非遗”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进行主题报告、学术研讨交流、学术考察、观看展览并观摩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柳琴戏的展演。研究中心利用高校教学设备及场所,进行广泛的实地调研,整理编辑相关研究资料。发挥高校科研优势,编写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年鉴,形成指导性研究成果。

(二)创办柳琴戏研习所

徐州柳琴戏在高校的传承和保护研究非一朝一夕,设计的学科包括社会学、人类学、文学、音乐学、民俗学等等,高校可创办柳琴戏传习所定期学习、研讨、演出、交流。使高校、剧团、学生、文化主管部门、传承人充分合作,整合资源,在高校这一自由广阔平台上发挥最大能量。

(三)高校图书馆打造大数据库平台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大脑,图书馆以馆藏资源为基础,将徐州柳琴戏的保护、传承与电子文献数据库的开发结合起来。建立高校自主研发的徐州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将传统纸质文字和濒临消亡的老艺术家唱段、绝活、表演转化成录音、录像、电子数据等形式。成为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作者简介:李春颖(1981-),女,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中国传统音乐方向,讲师,就职于徐州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模式
红十字骑士的死亡与再生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从《后窗》看希区柯克作品的人性怀疑论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