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作文多样化教学策略研究
2015-04-29刘兰
刘兰
摘 要:要想改变农村学生被认定为写作“困难户”的现状,需要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写作质量,如多观察、多记录、多阅读等。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之人,多方面落实到位,能让学生的写作兴趣及能力有所提升,对其以后人生中的写作之旅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农村生活;写作素材;方法提取;赏识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3-0082-01
陶行知先生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言下之意即是教育应极其广阔自由,就如让一只只鸟儿告别鸟笼的束缚,给其一片自由的林子。教育者应该考虑的是怎样创建一片“树林”能够让鸟儿们自由自在地飞翔?怎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和它无处不在的魅力?如何使学生尽情释放写作热情,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改变农村学生写作难的现状,会有很多种方式。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营造写作氛围。
一、增强观察意识,用一双慧眼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学科是一个内涵及外延极其广泛的学科。在生活中,语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事实上,学生们被困在狭隘的课堂教学的牢笼里,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正逐步减弱,对待生活也少有热情,更别提用一颗热情之心、观察之眼去对待生活了。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之人,激发学生多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首先,应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带领学生走进生活,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增强体验,丰富情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而且也能让学生有感可发。例如,平时启发他们观察家养小动物的特征、习性;观察各类植物的形态、生长特点;季节交替时,提醒他们观察周围景色的变化;逢年过节,及时了解相关的民风习俗、来源、意义……在生活中,鼓励学生们用心与大自然的一切进行交流,与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成为“交心的朋友”。其次,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每位教师都会有相同的感受,在课间、在体育课上,似乎总能看到学生们的另外一面,或者说,能看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只有在活动中他们才能放开学习的包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参与的活动中,才能提高他们感受生活、展现自我和创造精彩的能力。教师要多鼓励为学生参与到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中去,不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学校生活,只要能让学生们用心观察、用心发现,这就必将成为他们心目中永恒的记忆。
二、定格情感瞬间,将生活热情倾注于写作之中
对于或是旧情旧思的重温、或是新情新思的萌生,如果不能及时把这些思想与感情定格下来,它们就会一一成为历史陈迹,越来越缥缈,以至于趋向于无。及时定格这些瞬间感受,让学生用文字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则将形成丰厚的文章题材,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促使学生们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这样他们会把每天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例如:考试取得优异成绩,心情愉快;受到老师或家长批评,心情低落;与同学间的互动,让你若有所悟;在家人的呵护下,内心涌起的爱的涟漪;有人不礼貌的关门声引起了你的不快,有人突然哈哈大笑让你感到很奇怪……诸如此类,都可以写进日记,一方面是在练笔,更主要的是为真正写作做了思想感情的充分准备。其次,要勤写读书笔记。教师要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就是说在读书时手里就一定要拿着笔,发现有好的词语、优美的语句或者段落,第一时间标注在书上,并随即附上一段心语。这样养成了及时捕捉思想感情的好习惯,就能使很多内容定格在纸上,对提高写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积累。
三、营造阅读氛围,在作品熏陶中丰富语言积累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材料的兴趣。”由此可以得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向师性”是每个学生共有特点。因此,我很喜欢利用读书课,跟学生们一同阅读。考虑到中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仍有限,我常采用范读方式给他们讲读文本,很多学生在我流利的朗读过程中被书本中的精彩内容深深吸引,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阅读兴趣。正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感叹道:“我最喜欢听老师为我们朗读《亲近母语》了,每每到了这时候,同学们总是抑制住内心的兴奋,凝神倾听着老师的生动朗读。”我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他们选择阅读书籍。阅读前,我除了将课程标准中的推荐书目向学生详细介绍外,还听取学生建议,将学生反映的精品列入推荐书目。这样,既做到了因材施教,同时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内在欲望。
四、结束语
总之,只要恰当合理地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素材,在文学作品熏陶中丰富语言积累,再加上教师巧妙地引导和赏识性评价,就能使学生真正地自由表达、自主作文,写出真实的生活化作文。身为教育者,要时刻秉持着生活教育的理念,让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在老师耐心、细心的引导之下,在写作的生活中快乐成长,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周萍萍.以学生生活为基点的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研究[D].延边大学,2010.
[2]张晓芬.多元识读视野下小学习作教学的行动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
[3]安杨柳.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4]赵东阳.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