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在信息技术课的运用探究
2015-04-29孙美芬
孙美芬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多地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内容及知识,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文章就一节展示课的教学方法及内容所引起的争论进行探讨,以寻求适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教材;软件;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3-0056-01
2014年,经过精心准备,为学生们讲授了借助“梦想之巅屏保制作”软件制作电子相册的过程。这节课在教师们中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的教师认为这不是教材上的内容,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而有的教师则认为软件学习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使他们能举一反三,用同样的思路去学习其他的信息技术知识。我也曾进行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不讲教材上的内容,这么做可行不可行?在教研员及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决心进行一次新的尝试,以更好地完成讲授展示课的任务。
一、展示课内容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展示课的教学,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精心的选择,确定将借助“梦想之颠屏保制作”这一工具软件来制作学生们的电子相册作为主要课堂内容。在教学素材的准备方面,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将学生自己喜欢的生活照片一张一张地扫描到电脑中,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素材文件夹,并精心设计了完善的教学方案。在完成了上述准备工作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进行了必要的试讲。经过试讲,发现全班学生都对这节课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学生们的小手不停地按动鼠标,电脑中显现出了的优美画面和美妙音乐,他们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涨。看到这一幕,我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
二、展示课的教学
在具体讲课过程中,我刻意设计了详细的教学步骤,试图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让他们掌握学习工具软件的方法。在学习工具软件的使用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认识软件主界面、各功能按钮、相应功能下的具体操作按钮。然后,再逐步渗透学习软件的方法:要进行哪项操作,就要先点击相应的功能按钮切换到那个界面,再点击具体的操作按钮。同时,在每一项功能的具体学习过程中,采用竞争机制穿插了新颖灵活的教学活动。并给学生留下继续学习、探索的空间,在课上不讲,留待学生课后自己探讨。短暂的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铃声再度响起时,我看到学生们那一张张因完成作品而兴奋的笑脸,也看到了他们那恋恋不舍的神情。“老师,我可以把我的作品拷走吗?”“老师,我能把这个软件拷回家做吗?”看着他们那企盼的眼神,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三、新的尝试,新的启发
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老师转,教师按着教材一成不变地讲。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而新课程下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所需为所学,以学定教,所以新课标赋予了教师调整、修改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权利。不按教材照本宣科,并对现教材进行新内容及知识的拓展,并不是放弃教材,而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更好地完善教材内容,丰富教材的使用方法,以更好地达到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及取得的显著效果,充分说明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按照教材教,还是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只要是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就应该值得去尝试,值得去实践。
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师而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远比教知识更为重要。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目的就是为了一个,提高学生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让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像海绵吸水那样具有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工具软件的教学,可以使我们认识到:(1)我们学习软件只是一条途径,一种方法。学习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计算机更好地为我们服务,用它来丰富、美化我们的生活。比如,在完成本课的学习以后,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照片。(2)通过软件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学,本节课力求通过工具软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后如果碰到问题,可以借助相应的工具软件来解决,让计算机发挥更大作用。(3)通过软件学习,达到知识扩充和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学生家里都购置了电脑,今天的学生可以多渠道地获得最前沿的、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与学生相比,我们教师有时明显感到知识的存储不足,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地位正在发生动摇。在本节课的最后,我有意识地告诉学生:“其实老师这个软件也是无意中从网上看到的,同学们如果从图书、杂志或网上看到过好的软件或技巧,可以带到学校来教给大家,咱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五、结束语
知识在于积累,成功在于勤奋。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而知识的空间是无限的。我们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应用新知识,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把知识用于自身的生活中、学习中,让信息技术为素质教育的提高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小萍.新课改下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的方法与途径[J].中小学电教,2013(01).
[2]李洁.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几点教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