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政治中的有效应用

2015-04-29陈宜锋

成才之路 2015年33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有效应用高中政治

陈宜锋

摘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经过设置教学情境来导出所学课题,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合作学习,能使学生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政治知识体系。基于此,文章主要对高中政治问题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政治;问题教学法;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3-0009-01

《全日制义务教育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启发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采取研究、探讨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上来。”换句话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不是实现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不断地将所学知识转化成内部能量。

一、教师为主导,提出探究性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要想推行问题教学法,教师就要做好引导工作。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置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掌握知识的内涵。教师设置的教学问题一定要紧扣知识的重难点。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时候,“适度消费”就是一个较难的知识点,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将学生给老师送礼物当作切入点:“学生给老师送礼物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这样的心理?应该怎样正确处理这样的问题?”在学生们讨论以后,教师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所引发的消费”引出来,再适时地将“适度消费的概念、怎样理解适度消费”等问题引出,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教材,并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教材内容的层次安排来进行。又如在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时候,当学习到“公有制”时,教师可以制作课件来展示公有制的相关知识,同时设置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观看课件的同时思考:“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目前,公有制包括哪些内容?”这样,学生在观看完课件以后就会知道:“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还包括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两种类型。”

二、精心设计问题,给予学生启发

政治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它尽管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教材里的知识是对形象生活抽象的结果,这对于高中生来说要想真正掌握会有一些难度。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环节的时候,可以借助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来逐步引入抽象的政治问题,这样学生在知识掌握的时候就会比较轻松。比如在学习“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的时候,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古诗句“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来体现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这样,学生掌握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自主地展开对知识的探讨。高中生虽已具备一定的知识与阅历,但在学习时难免会为表面所迷惑,无法达到本质性的理解,这是学生的思维特点所导致的。要想达到学生的深刻理解就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这个规律性认知,而是要通过问题来开发智力,激活思维,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来达到规律性认知。

三、借助情境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将问题教学法使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不可以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应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再将问题引出,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实现,也可以采取活动的方法来完成。但教师一定要注意设置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引出课题,当课题引出以后,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比如,学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时候,学生对于人民币并不陌生,然而人民币和货币却有本质的区别,在现实生活中人民币就是用来消费的,但是货币是怎样出现的呢?它有怎样的功能呢?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人民币可以干什么?”接着问:“人民币是怎么产生的?”教师这样设置问题,层层推进将货币的特点、职能等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掌握起来就会比较容易了。学生对于货币的产生、货币与纸币之间的不同、商品流通的意义以及纸币发行的潜在规律等都会有明确的认识,学生可以依据教师的指导实现独立自主学习。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采取以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否则直接提出问题学生会没有交流的话题。

四、师生互为载体,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

在高中政治教学的时候可以使用问题教学的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并与学生积极互动。然而,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一些教师提出问题后就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学生讨论中没有及时进行指导,学生讨论后没有引导他们进行总结,使他们在讨论后无法获得结论。这样的讨论从表面来看比较乐观,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成果,对于学生知识的构建没有任何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谈论的监督和指导工作,在学生谈论的过程中随时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比如,在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时候,教师课前将《劳动法》的有关内容展示给学生,并提出问题:“劳动法中,劳动者应该享受怎样的权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会掌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有哪些,教师只要做好引导工作,学生就能将这些知识标记出来并理解记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问题,借助问题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朝着健康、全面的方向进步。

参考文献:

[1]邓永奎.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方法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2]阚先锋.高中政治教学情境创设策略[J].广西教育,2012(38).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有效应用高中政治
激发思维灵感在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应用分析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科学应用白板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和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课的运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