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参与 促进发展
2015-04-29梁芳
梁芳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行,语文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教师已经开始转变观念,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然而,我们也不难看到:“灌、抱、喂”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普遍存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尚难以落实,学生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要实现真正的教育改革,师生关系应当成为一种协调的、合理的、有利于充分发展的关系,学生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语文课堂 参与 生命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41-01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参与意识
(一)建立平等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既承担着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重任,也同时担当着家长的角色。还要求老师像朋友一样,可以和学生做下来聊天,还可以为某一不同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从而促使教师走下讲台,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了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同时,激活了语文课堂。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爱屋及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二)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艺术性
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心情舒畅,兴趣盎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习效果肯定不同,一定会事半功倍。教师应像艺术家一样,充分施展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才能,创造出生动、和谐、多彩的教学情境和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以此来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参与热情
(一)创设情境
教学中我们可用形象、直观的板画简化、美化抽象、概括的文字,增强学习情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如《登鹳雀楼》一课,根据古诗内容画出水、楼阁,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还可以把书本知识生活化、实践化。如《燕子妈妈笑了》一课,学生分角色扮演,在朗读、评价、感悟中,体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去听,认真去看,认真去完成每一件工作。
(二)鼓励竞赛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有了活动的动力,并能参与活动过程,才有可能对某种活动产生兴趣,然后才能激发其旺盛的求知欲,培养其毅力和性格。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应当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一种有效手段。比如,课上读课文时,可以开展向同学挑战读,小组比赛读,师生比赛读等。小组讨论时,比一比哪组讨论的问题最有价值。这一系列的竞赛活动,足以使一节沉闷的语文课变得丰富多彩,活灵活现。
三、开展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提高参与能力
(一)提供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有利于形成人人参与,团结协作的教学局面。如教学《春天的手》一课,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各小组合作画一幅描写春天景色的图画,还可以写上一句想说的话。比一比,哪组图花最美丽,句子写得最完美。这种小组间的竞争,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同时,也拓展了教学空间,增加了学生表现的机会,更帮助了后进生,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课堂,人人享受成功。
(二)创造讨论的时机
课堂讨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也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不断深入理解问题,从而修正自己片面的理解。如教学《啄木鸟》一课,在讨论猫头鹰、喜鹊、啄木鸟三种小动物谁的本领大时,有的学生认为啄木鸟最厉害,猫头鹰、喜鹊太笨了,有的学生认为三种动物都厉害,只是他们特长不同,还有的认为……在一次又一次激烈的讨论中答案逐渐分晓,使学生创造性地理解了课文内涵,并学到了不少知识。
(三)提供求异的空间
在平时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我总是潜心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着创新潜质的关键点,精心研究设计,使这些求异的思维点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创新的亮点。如:《想飞的乌龟》中,我启发学生想一想,小乌龟摔下来后,他是怎么想的?你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让小乌龟飞起来?如《草船借箭》,我们可以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三天之内江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呢?草船靠近曹军水寨时,如果曹军出来反攻,又会怎样呢?教师如这样为学生铺设求异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我相信,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天性,努力发展学生个性,大胆激发学生参与性,就会使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的生命绽放出一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