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加减治疗冠心病心阳不振痰气痹阻型70例临床研究
2015-04-26龚弟明
龚弟明
(桃源县第二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700)
中药汤剂加减治疗冠心病心阳不振痰气痹阻型70例临床研究
龚弟明
(桃源县第二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700)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加减治疗冠心病心阳不振痰气痹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冠心病(心阳不振痰气痹阻型)患者采用中药汤剂加减治疗,另取50例冠心病(心阳不振痰气痹阻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脂三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中医辨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适时采用参麦饮、六味地黄汤、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有助于冠心病(心阳不振)患者恢复康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冠心病;心阳不振痰气痹阻型;中药汤剂;临床研究
中医认为,冠心病属“心痛”“胸痹”“厥心痛”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老年心脏病人心阳不足和阴虚阳亢占比高达70%~80%[1]。中医认为,冠心病治则为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治疗上,当予补中寓通,通中寓补,通补兼施。我院采用中药汤剂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伴心阳不振痰气痹阻型患者,均符合1797年全国冠心病诊断标准。中医临床症状:心慌;伴有:动则气喘、气短、乏力、倦怠、畏惧爬坡上楼、脉虚弱苔淡白。70例患者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36~95岁,平均年龄(96.5±21.5)岁,51~60岁者占45.6%;病程4h至18年;合并疾病类型:合并心力衰竭10例,合并糖尿病16例,合并陈旧性心肌梗塞31例,合并高血压13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血压监测、食物疗法、运动疗法等。
观察组70例冠心病伴心阳不振痰气痹阻型者方用:参麦饮、六味地黄汤、四妙勇安汤加减。处方组成:红参15g,麦冬15~20g,五味子(醋制)15~20g;枣皮(醋制)10,淮山20g,生地20g,丹皮5~15g,茯苓15g;泽泻15~20g;银花20g,当归15~20g,元参15~20g,甘草5g。1剂/2日,病重则1剂/日或3次/日,3~5剂/疗程,轻则1个疗程,重则3~5个疗程,以体查正常为停药标准。
辨证加减:①此方疗效佳,针对心阳不足辨证,其疗效尤佳;②阴虚阳亢、加生石决20g、双勾20g、牛夕20g、天麻10g、好转继续上方冶疗;③气滞腹胀加云木香3g;④气短纳差脾胃虚弱加黄芪20g;⑤红参二等品,一等品野山参减量;⑥双下肢水肿加前仁20g;⑦六味地黄汤用生地,剂量补轻泻重。四妙勇安汤小剂量为长期经验之谈,例如,患者李维英,年龄66岁,患有左下肺粘连,胆囊结石,胆囊萎缩。病程:32年以上。经中药汤剂加减治疗(红参15g,五味子15g,麦冬15g;枣皮10g等);均用文火水煎服,1剂/日,3次/日。复诊发现:患者心慌和气短症状好转,坚持上方1剂/2天,半月可轻微劳动;前后加减用药5个月,病情得以好转。另有糖尿病患者,患病20年余年;伴明显心慌气短,患者双下肢水肿严重等症状。经中药汤剂加减治疗,患者心慌气短好转,双下肢水肿减轻。体质弱减去前仁,继续5剂后,用速效救心丸(2~3次/日),半年后持续5~10剂用药预防,现糖尿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血脂等指标控制状况良好。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收缩压、舒张压);比较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糖等生化指标。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s,mmHg)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冠心病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脂三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s)
3 讨论
中医医家认为,冠心病以阳虚寒凝为主,但对痰浊、瘀血以及外邪等也有部分论述。《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寒气入稽迟,泣不行,客于脉外血少,客于脉中气不通,故而卒痛。”[2]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明确胸痹病机为“阳微阴弦”“责其极虚”。今阳虚知于上焦,因而胸痹心痛者[3]。而《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则指出:“心痛有少数属热。冠心病伴心阳不振痰起痹阻,主要病机在于:人老体虚、心气不足;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血行不畅,体虚即肾虚。”[4-5]
心脏病中医分型[6]:①气滞血瘀:刺痛为主、心慌、气短、舌紫暗、脉弦;②阴虚阳亢:头晕痛为主,心慌肢麻、胸闷、,易激动、口干、舌苔红、脉弦有力;③痰饮阻肺:咳痰为主,气短、舌淡苔厚腻脉沉滑;④阳虚阴厥:心慌汗出肢冷为主,气短、面色苍白、有时昏厥、脉沉细无力或结代;⑤心阳不足:心慌、动则气喘为主,乏力、倦怠、脉虚弱苔淡白。笔者认为,本方药对心阳不足效果最好,阴虚阳亢加生石决、双勾、牛夕、天麻,疗效甚佳,其余三类不适合此方药。
中医辨证心阳不足型,均有统一性,可以用上方中药汤剂(参麦饮、六味地黄汤、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方解:参麦饮,补元气、复脉、生津。枣皮、山药、生地补阴凉血,补脾益气。丹皮、泽泻、茯苓清泻肝火、泄肾淡渗脾湿。四妙勇安汤,清解热毒,活血止痛治瘀阻。研究中通过对我院70例冠心病(心阳不振痰气痹阻型)患者采用中药汤剂加减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脂三项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较常规治疗改善更明显(P<0.05)。上述提示,临床心阳不振痰气郁阻病例较多,临床可结合中医辨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适时采用参麦饮、六味地黄汤、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阳不振痰气痹阻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帮助冠心病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霍玉森,刘锦龙.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6):79-80.
[2] 俞潮洋.归脾养心汤加减治疗虚证失眠10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33(5):83-84.
[3] 董淑君,张明雪.“和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4(7):296-2297.
[4] 邓润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0):787-788.
[5] 黄秀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90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7):100.
[6] 刘萍,王平.桂枝甘草药对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12(6):929-931.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5-07-03
龚弟明(1961-),男,湖南省桃源县第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
R256.2
A
1673-2197(2015)23-0105-02
10.11954/ytctyy.2015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