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问题导学”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15-04-21张伏家

关键词:问题导学生物探究

张伏家

摘要:“问题导学”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针对性、新颖性、层次性、启发性,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导学;生物;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1-051-1

如何实施问题导学,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在课堂设计问题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即提问的设计应遵循教与学的实际需要而定,针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环境及学生的阶段特征和认知水平进行。

从教学角度说,每节课都有一个中心内容,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问的设计应围绕其展开,抓住教学的重点内容层层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相互呼应。抓住教学的难点设问,平中出奇、浅中见深、理清头绪、化难为易。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从学生角度说,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某一年龄阶段都会出现一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并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认知方式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准备来设计问题。此外,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在学习心理、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诸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个性特征需要来进行,设计问题的深度和难度要求应有所不同。

第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问题一定要注意新颖性和层次性,问题要有思考价值和可探索的余地,多设“为什么”和“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少问简单的“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以让学生通过问题激发思维或让学生动脑思考、讨论,要鼓励、诱导学生的求异思维。

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问题要遵循启发性原则。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思路的诱导,必须使问题的设计具有思考的余地和思考的价值,教师不能向学生提供现有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应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同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思维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在进行“DNA粗提取”内容教学时,在实验操作之前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提问:

(1)制备鸡血细胞液时,为什么要加入0.1g/ml的柠檬酸钠?(2)步骤2和步骤4中都需要加入蒸馏水,两次加入蒸馏水的作用相同吗?若不同,分别是什么?(3)如果要进一步纯化上述含有杂质的DNA,应该怎样做?为什么?(4)如果没有鸡血,还可从材料猪血、猪肝、菠菜中选用什么材料提取DNA?前面三问学生看教材后能回答得非常好,而最后一个是个较为开放的问题,答案不唯一。接着可将学生分组实验,每三组一种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并给与一定的指导。实验结果显示,猪血中没能提取出DNA,猪肝和鸡血效果较明显,菠菜组有DNA,但效果不佳。此实验结果,师生一起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启发式提问,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实验原理,从而对实验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容易把握,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同时,对实验替代材料的实验思考,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从多方探究思索,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创设问题情境,逐步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精心设计可以进行创造活动的生物学问题,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尽可能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相互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思维潜能。

例如,在进行“根对水分吸收”原理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农民给农作物施农肥后为什么会出现“烧苗”现象?护士为什么只能给病人注射0.9%的生理盐水?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开始讨论起来,充满了疑惑和对新知识的渴求。接着通过演示“高锰酸钾扩散”实验和“渗透作用”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为什么长颈漏斗管内的液面升高了?这一现象究竟与那些过程有关呢?然后让学生猜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们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漏斗溶液里的浓度和烧杯里溶液的浓度不一样,也就是说有浓度差,这样才能吸水;有的学生认为烧杯里装的是水而漏斗里装的是蔗糖溶液,两种溶液的性质不一样引起吸水;就此,可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最后,得出渗透作用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要有一层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要有浓度差。在掌握根吸收作用原理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解释导课时未解决的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深化,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上课的重点不应局限于让学生“学会”,更要着眼于使学生“会学”。而问题是产生学习的动因,是学习的工具,也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的学习只能是表层和被动的,难以诱发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下几点:(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2)教师是学习的辅导者或引导者;(3)问题是解决问题技能发展的载体;(4)问题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5)学习发生在小组中;(6)新信息是学生自己获得的。总之,“问题导学”是有效促进学生思维活动和探究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实施问题导学,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和谐发展,把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生物探究
生物多样性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第12话 完美生物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