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文本资源“创”教学优质环境

2015-04-21程建霞

关键词:课堂情境本真创设

程建霞

摘要:教材是最重要的文本资源,是教学的重要凭借和依据。教师如果能巧借文本资源,就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感悟与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力。

关键词:文本资源;创设;课堂情境;本真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1-019-1

一、“借”文本资源,“创”优美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语言文字清新优美,读来令人赏心悦目的篇章。小学生的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为了使处于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激发朗读热情,朗读时配以贴切的音乐,读起来就能声情并茂,使读者、听者、作者和文中人物的情感融于一体。音乐能够通过改变身体、大脑的物理和化学状态调节情绪,某些音乐能够让大脑为特定的工作做好准备。

一首悦耳的音乐,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次表演情感的体验……都是学生在“境”中生“情”的互动中产生的,促成了教学完美预设与目标的生成。

二、“借”文本资源,“创”真实生活情境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本与学生生活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以便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其求知的欲望。如课文《水》是一篇关于严重缺水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它描绘了村里人吃水要到十公里外小泉眼里去挑,还要排上一个多小时的长队才能挑上一担的画面。课文第二段写了人们建水窖盼雨、储水、洗澡的经历。对大多数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这种生活体验,课文的吸引力就很小了。为了让学生体味作者那缺水童年,在课堂上,笔者让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自己的童年干渴的趣事说起,并通过视频向学生叙说北方一带的风土人情和干旱生活的轶闻趣事,这样大家说得有劲、听得有味,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节水的思想情感中。

三、“借”文本资源,“创”角色表演情境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文本内容的真谛。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更有效地激活大脑,把枯燥的事实变得多姿多彩。教与学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参与程度越高,接受程度越高。因为人在活动中听觉所发挥的作用仅占15%左右,视觉占25%左右,而你动手做过的却占70%左右。如《螳螂捕蝉》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寓言故事。学生对内容大都比较熟悉,且大多数看过由此改编过来的一些动画片。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剔除了机械的讲解过程,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合作将它改编成剧本,让学生与少年展开心灵的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再以“少年美在哪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探讨,受到人格的熏陶。

四、“借”文本资源,“创”思维拓展情境

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会利用精彩的板书来内化文本内涵,但千篇一律的文字板书已经让很多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在课堂上,笔者自行创作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耳目一新这是笔者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在黑板上的一次板书,这是一条游览线路图。一路上有地名,还有重要的参观景点外洞——孔隙——内洞,根据课文介绍,设计了各自的形状大小,还用不同色彩的粉笔精心标识。

笔者的最大感受是,学生喜欢笔者的画图方式,它比较直观、形象,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自己画,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笔者根据学生的理解以及课文的思路,画出上面的思维导图,随着思维导图的引入,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的锻炼,学习的兴趣也得到培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为透彻。其实笔者发现思维导图也不难画,寥寥几笔,却让课堂变得异常生动活泼。

后来笔者想如果能让学生用他们喜爱的方式自主创新的设计思维导图,其实这不也是一种自主强化巩固训练的过程吗?如教学《爱之链》一文后,笔者就让学生自行画下对课文的认识。有学生设计用了个“心”型,周围用线条连接而成,符合文题和中心——《爱之链》,不难看出学生独具匠心的思维。这样的形式学生不仅乐意去完成,还能反映出每个学生对课文不同的理解程度,我们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一路追踪,也好及时加以补充以及进行合理评价,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将时间当成自己的专利,还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给于学生,尤其是在升华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用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各章节之间正确做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就极易发现课文的脉络,不仅进行思维的整理与记忆,还对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进行了有效拓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借”文本资源,“创”美好想象环境

在学习课文《第一次拥抱母亲》时,在上课开始,笔者播放了一段乐曲《这就是娘》,孩子们被生动的歌词,悠扬的歌声,一幅幅的生活画面,一个个鲜活的娘的形象所感动。接着笔者又让学生听配乐朗诵《母亲》,在凄婉的音乐中笔者用低沉的语调读着……,笔者看到了孩子湿润的眼眶,顺势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趴在桌上,让他们想一想此时此刻最想对母亲表达些什么?然后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形式不限。只见不到30分钟,大多数学生写好,再看他们所写的内容个个饱含深情,爱心无限,这是以前作文中没有出现过的高效率。

无疑,这是一堂享有充分自由和快乐的教学,它给学生的印象是深刻的,教学的智慧实在没有什么奥妙可言,只要能将教学作为一种快乐来努力追求的话,就能激活学习的驱动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幸福。

猜你喜欢

课堂情境本真创设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从《雨霖铃》课堂实例看信息化的运用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基于口语能力培养的英语教学要点分析
英语课堂情境创设的行与思
新年的6个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