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语文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2015-04-21王勇龙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误区对策

王勇龙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体现了课改精神,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教学存在着活动中缺少必要的教师指导,课堂表面“热闹化”;活动过程中全体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有“独角戏”现象;重课堂“效果”轻课前准备的三个误区。因此教师要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寻找好的对策,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1-023-1

一、活动中缺少必要的教师指导,课堂表面“热闹化”

每次语文综合性活动虽说有了活动的主题、大方案,但大多没有细致的操作性强的过程计划。我们在组织时,活动的主题一般容易确定。例如,人教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的一套教材中,每册都有六次的综合性活动的主题编排。问题是,有了主题后,学生的综合性活动需要老师的指导。我们知道,中学生尤其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的阶段,知识结构并不完善,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在大量的信息中,很难筛选出有价值的材料,由此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此时老师只做一个旁观者,单纯地追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育学生探索精神,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流于一种形式。活动的主题要有了,但在操作上教师更要适当引导。

【对策】 教师要重视课前指导。学科之间是有关联的,要告诉学生找到学科间的契合点。比如,语文与历史的契合点就有成语故事、详实科学的有关史料、社会文化积淀等;语文和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契合点就有人文、方言、生态系统的保护等;物理数学等学科的一些说明性内容以及逻辑推理则是语文学科说明文教学,特别是语言的归纳概括、根据已知信息推断新信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同思想政治学科的道德提升自我完善又有共同之处。由此可见,找到合适的“契合点”是学科间整合的前提和基础,它也直接影响着我们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另外,课前指导还要告诉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式也应该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尝试多种开展活动的途径。

针对具体的主题特点和当时的具体情况,可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常见的方式有:组织辩论会,如“网络利用利弊谈”这一主题可以以此种方式为主;撰写调查报告或科技小论文,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与与生物、地理、历史、化学等学科有密切联系的主题,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说不尽的桥”;知识竞赛,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很符合学生活泼而好强的天性,比较受学生欢迎,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探究成果展览,围绕某个主题,学生搜集材料,利用各学科知识,选定角度,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合作下解决问题,形成研究成果,最后进行成果展示,汇报交流,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过程中全体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有“独角戏”现象

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倡学生人人参与,让不同的个体能在综合性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既展示自己的特长,又在合作和探索中发展自己的学识、胆识。但是综合性活动由于它本身活动的特性,是一个灵活、开放的活动。我们看到的课堂往往是许多同学由于缺少老师的督促,常会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或者干脆直接越过活动的准备探究阶段。有的活动问题往往只是几个“好生”在回答,或者教师用幻灯片打出来,没有真正让“大部分”动起来,难以保证开展活动的质量。我们在综合性活动中一般应采取的是小组合作的形式,事先综合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兴趣、合作、责任心等),然后让每小组尽量由不同个性和不同层次的同学组成,以便在展开活动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同时,每一小组,明确分工,确立责任人,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

【对策】 教师要根据综合性学习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学习小组,组员好中差搭配,认真选好小组长。同时对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有具体的不同的学习任务,注意任务分配的层次性,对后进生的要求要低一些,只要他们懂起来,就有收获。小组长要监督,及时将过程完成情况报告老师,教师要及时指导督促,确保每个组员真正动起来。在课堂上,教师做好组织和引导,尽量让中等生和后进生发言,并对发言的质量和参与度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优秀学生和优秀小组,给他们树立自信心和增强荣誉感。

三、重课堂“效果”,轻课前准备

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对综合性活动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课堂,而对活动前的准备、资料收集与探究阶段重视得不够。每次定了一个主题,师生表面上忙忙碌碌、轰轰烈烈地去图书馆、阅览室找资料,回来把这些资料一剪一贴(如墙报展出)就算了事。有些干脆从网上下载,剪贴一下就算是自己的活动成绩。汇报起来洋洋洒洒,殊不知这些都是“舶来品”。有些综合活动需走出课堂、学校,大家却嫌携带物资、联络的麻烦,索性在家闭门造车,只求能应付表面的检查,实质上忽略了活动过程的意义。

【对策】 综合性活动主旨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学习的活力。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开始选题时,就应体现学生自主的特点,但是也离不开课前精心准备。

教师根据《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事先早作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如初一“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是进入初中的学生的第一次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把握单元要求,设计出具体的问题和学习要求。如对于“搜集家庭、校园、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标语牌、宣传栏、广告、商店名、地方语、网络用语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语言运用情况,包括正确使用汉字,从而理解我国语言的丰富性和鲜活性。为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须事先指导。提前一周时间,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确定组长,利用课余或周末走上街头、校园,网上搜索等,分别完成不同形式的用语情况。课上小组进行交流、展示,教师作评价。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真正参与实践,印象深,有收获,真正实现本单元学习的任务,去表面的“热闹化”。

准备的关键就是在于计划的实施,教师要关注小组的完成情况,加强过程监督,同时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误区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冬季洗澡的误区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