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引导探究体验活动过程
2015-04-17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平海中心小学林德成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平海中心小学 林德成
注重引导探究体验活动过程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平海中心小学林德成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独揽课堂,而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考,要在活动中积累并丰富他们的活动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在合作交流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数学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数学。
引导探究;数学思考;合作探究;体验过程
传统的讲解式教学在很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但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求知意识,影响了学生在数学探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大问题,让学生在强烈的认知冲突中产生探究欲望,从而主动参与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探”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一、引导经历探究,启发数学思考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合作交流的机会,创造交流合作的平台,让学生经历数学探究的过程,在交流中主动学习,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培养有序的数学思考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教师出示例题:在一条长24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一棵,需要几棵树?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回答是6棵,有的学生马上反驳,认为是7棵。有了不同的声音,教师适时地放手,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把想法表示出来,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交流。有的学生认为假如这条小路的两头有障碍物(可能是石头或电杆等)不能种,那就只能种5棵;有的学生认为如果一头有障碍物不能种,那就只能种6棵;这时候,教师质疑:如果这条小路的两头都种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7棵。
正是有了充分的探究时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有了更深的理解,然后启发学生深层地数学思考:你们能否找出植树问题的规律呢?引导学生互动交流,从而探究蕴含其中的数学规律“棵树=段数+1,棵树=段数,棵树=段数-1”的植树问题模型。在活动交流中,虽然产生了不同的思路,但基本的数学模型是相通的。这样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并在交流中学会了解决生活问题要具体分析,形成了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
二、引导自主探究,积累活动经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业”的教学模式,将目光聚焦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搭设自主探究的平台,赋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例如,教学“圆的认识”,在学生了解圆规及其作用后,让学生动手尝试画圆,初步体验画圆的基本方法。教师先让学生在草稿纸上自己用圆规任意画一个圆,边画边思考画圆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使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体验到:画圆时圆规的针尖中心点不能移动,针尖的位置变了就画不成圆。画的过程中圆规叉开的角度不能变,角度变了也画不成圆。即在画圆的过程中,圆心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才能画好圆。有了第一次的画圆经验,当教师让学生再次画一个圆时,学生画出的圆更美观、更合理。最后展示学生先后画的两个圆,引导对比两个圆,“你们有什么发现?”(两次画的圆大小不一样。)原因是什么?(两脚之间的距离不一样。)还发现了什么?(中心点变了,也就是圆的位置变了。)学生两次自主尝试画圆的过程中,积累了良好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不但掌握了画圆的基本方法,而且也在画圆中体验到先后两次画出的圆大小不一样的原因,从而理解了圆规的针脚(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两脚之间的距离(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在探究中不断丰富对圆的感知和理解,使获得的知识记忆更深刻,并积累了探究活动经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引导合作探究,体验成功乐趣
数学课堂上的合作探究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思想的交流,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在合作探究中营造民主探究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展开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把握好合作探究的时机,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在知识的重、难点处,在运用概念、性质或定律等解决问题之时,给学生提供发言、讨论、交流思想的机会,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他们在合作中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意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从而形成浓厚的合作探究氛围,培养合作精神。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准备好实验器材后,要求学生按照活动的要求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提出:在操作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操作、思考、讨论。在交流汇报中有三个小组都能发现:用圆锥装满沙后倒入圆柱中,三次刚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即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此时,另一组持反对意见,他们操作的方法与其他三组相同,结果却与其他三组不同,且当场演示他们的结果,需四次才能装满。奇怪啦?同学们都感到疑惑。这正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圈套”,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当该小组学生再次合作探究时,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讨论,终于发现了其他小组的圆锥和圆柱都是等底等高,而他们的不是。然后他们取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再倒了一次,发现了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1/3。这样的合作探究,既加深了学生对“等底等高”的认识,也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圆锥体积公式的过程,对公式的由来有了更多的体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责任编辑:陈志华)